知识付费陷僵局 网友:为何要花钱看原本可免费课程?——人民政协网
真正解决问题的知识才会有市场
6月12日,蜻蜓FM推出《矮大紧指北》,一档由高晓松聊“诗与远方”的音频付费节目。
在发布会上,高晓松将知与识拆开,“‘知’很简单,就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个没什么可付费的。但是‘识’是一个人踏遍千山万水寻找的、最终形成体系的东西。当然‘识’是更值得付费的。”
其实,高晓松将“知”与“识”的对比,透露出知识付费市场的焦虑:用户需要什么?什么内容能带来价值?平台的机会在哪里?
郭嘉将目前市场上的付费内容分为三类:一种是短期内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一种是具备结构化、体系化的课程、系列讲座;一种是提供价值观,消费者对价值观有高度的认可。
《矮大紧指北》属于第三种。《晓说》、《晓松奇谈》等节目为高晓松积累了一票粉丝,他已然成为具有号召力的IP。此前,蜻蜓FM上线的高晓松免费音频,累计播放量达9亿。
社交媒体崛起后,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从门户网站转向微博、朋友圈,其原因是人们对大V、对有影响力个人的认同超过对信息本身的渴望。
相继推出蒋勋、高晓松后,郭嘉认为内容付费不仅仅是做知识的梳理,还要有强人格魅力,带有分享者个人品位与审美。
同样在找用户价值的朱峻修瞄准了第一种。什么是刚需?在他看来,一个高中生如何将分数从60分提高到90分,这是可见效果、可衡量的问题。
生活回归日常,无论矛盾大小,最终都会被拆解成一个一个小问题。母亲在哺育期如何喂养,练出一手好字,拥有主播般魅惑声线……朱峻修认为这些问题有方法论可循,可被解决。
同曲凯所思考的一样,“只有这个产品,只有这个行业真的在解决问题,才能长久地存活下去”。
崔书馨认为,知识付费平台的产品重点应该落在:发现知识、知识增值、知识输出,目的是让用户增强黏性。
网址:知识付费陷僵局 网友:为何要花钱看原本可免费课程?——人民政协网 https://mxgxt.com/news/view/1530916
相关内容
知识付费为何是骗局【#知识付费陷阱频现...
卖课第一的知识付费大V透透糖,被人民网点名封号,彻底凉了
人民日报:知识付费不是“割韭菜”的生意
知识付费课程起名规则介绍
别让知识付费变明星周边
互联网教育的创新:知识付费 为有价值的内容买单
物有所值还是炒作噱头 网上知识付费能否行得通——人民政协网
为 “知识” 付费的年轻人
网络知识付费:北大教授1门网课价值近3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