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韵世界”缘起及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发布时间:2024-12-11 09:51

`

光韵世界的缘起

“光韵”(Aura)是本雅明提出的一个艺术概念,在他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书中主要围绕此词展开论述。(因翻译的不同,Aura也被译为“光晕”“灵韵”“韵味”“灵光”等。)

什么是光韵?

他在文中这样描述光韵: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显现。

要阐明这句话的全部意义需费尽周折,但我们若用极其简略粗疏的方式来解释这句话,则可以这样理解:

在一定距离之外 = 距离感

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 = 膜拜价值

独一无二的显现 = 原真性

例如:用以上三个标准来看待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即只有王羲之所写那幅才具有其光韵特质。因为今天看到的《兰亭集序》必定是不具有原真性的,当人们拥有了临摹本或是下载的图片,便消解了与原作的距离,使其膜拜价值转变为展示价值。所以机械复制时代必然造成光韵的消失。

但假如我们重新定义光韵这个词,将“原真性”变为“独特性”;“膜拜价值”变为“欣赏价值”;“距离感”变为“铭感”。那么我们就有更大的空间找到作品的意义,用更多作品的光韵照亮黯淡的人生。此刻便可以说:我们身在一个光韵的世界。

由此我们将以个人的印象、理解、感想来阐释各类艺术作品中的光韵——当然,是重新定义后的光韵。

个人的局限在于目光的短浅、思想的褊狭、理解的偏颇、学识的遗误、表达的不足……这样列下去仿佛没有尽头。这些都可能成为光韵世界的弊病,但也有可能成为魅力的所在。或者容我更放肆地说,这本就是所有艺术的魅力所在。

文艺批评太学究,评论太乏味,解析太局限,凡此种种都不是我们理想中的表现方式。

最终会以何种方式来点亮光韵,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所以无法给它下定义,只好先用“感悟随笔”的名义与大家见面。

在如今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我们无法预知光韵世界能否给人们带来兴趣。倘若各位看官能像对待幽径中的野花一样,对光韵世界也稍加眷顾,或许那微鄙的生命也就不负痴痴流转的日霞星光。

敬请读者只需像本雅明在书中所说,不要用对待艺术的专注凝视,而只是带着消遣的心情,漫不经心地阅读光韵世界,对此将不胜感激。

既然“光韵世界”源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那么我们将从这本书开始讲起。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作者:瓦尔特·本雅明【德】 (1892-1940)

译者:王才勇

这是一本不太大众的文化批评理论著作。

这是一册一天内读完一生思考的短篇哲文。

这是一部描写现代的哲理性史诗,它没有告诉我们最终目的,而只是引我们看到一个发生了的过程,指给我们一个未知的方向。

前言

  关于本书学术论文的数量,已是汗牛充栋的同时还在逐日增累。学者专家们从作者片段化的论述中拼凑出较为完整的结构体系出来,将本雅明那电光火石的思想能量汇聚起来,铸造起一道道晦涩的、厚笃的智慧高墙。

  然而那些高墙也只有后来的专家学者们去瞻仰,且大部分将会被杂草所淹没。对于大众来说,我们只需碎片化地理解和思考就已足够,因为这种后结构主义的方式,本就是本雅明用来接受世界和表达思想的惯用方式。

光韵

一、文字的凝练

  本雅明的大多数著作都不见长篇大论。可能是因为爱收集格言引语,而忍受不了连篇累牍的废话;也可能是因为忍受不了废话,而去收集那些格言引语。在作品中则表现在对概念高度提取后,用简练的文字精准地表述出来。

如前文所引这句:

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显现。(引自第4节)

  用三个特征概念来定义“光韵”的这句话,看起来如此浅显,如此平易近人,但这背后的复杂含义及哲学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是深奥的、混沌的、让人们难以靠近的。他像一个语言的炼金术士,在杂乱冗余的思想中反复提炼出那一句精粹的哲言。

又如:

人们把自我否定作为第一流的审美享受去体验。 (引自第19节)

  这句话的适用性几乎是全社会的。当我们打开手机刷短视频、影视作品中的人,或是抬眼看看周围的人,再或者反观我们自己时,都会看到我们已经不觉间走向不同程度的异化(自我否定即是异化的一种表现)。

  异化后为什么我们不自知呢?

  因为我们已将它作为一种自我认同去接受。去接受还不够,还要“作为第一流的审美享受去体验”,也就是说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一句话浓缩了问题、原因、批判性等诸多方面的思考,凝结了自我意义、对象意义、社会意义的综合反思精神。这种能力便是作诗的能力,但本雅明不写诗,亦或说他将诗写成了哲学,哲学也就变成了诗。

二、诗意的表达 

  要在诗中表达哲学或是哲学中呈现诗意,如果不是徒劳的,至少是极其困难的。诗的性质是不容置疑的(人们不会去置疑飞流直下到底有没有三千尺),哲学是从怀疑开始的(如果用中式哲学倒是可以写出有禅意的诗)。诗是把真实感受尽可能地表现出来,要富有表现力就必定存在着虚构;哲学是从假定到求真的过程,最终目的是走向真。好像按此论述得不到答案,好在我们还不知道问题是什么……

  我们不难看到本雅明在此书中深奥而犀利的思想,明晰而跳跃的文风。除此之外,在他独特的抽象概念的表述中显现出的诗意,亦是不可忽视的魅力。只不过他的诗不是由情绪迸发的,而是理性力量的传达。

习俗的东西就是被人不带批判性地欣赏的,而对于真正创新的东西,人们则往往带着反感去加以批判。(引自第15节)

  他在书中多处指出受工业文化影响而无法避免的现实性问题,但从来不会有说教的陈词。在那些世人不曾重视之地,他撒下思想的果实,他日果实又变为种子,激励着人们满怀的希望与勇气。他做了很多诗人应该做但没有做的事。

大众寻求着消遣,而艺术却要求按受者凝视专注。(引自第18节)

  他给予大众在艺术趣味与审美理想中的另一种可能性,即并不一定在于艺术本身或是生活环境。纵观整部作品,每一处思想的倾注,都伴着那一以贯之的诗性。书中思想对我们的启发和诗意引起的美感都同样令我们愉悦。

三、独特的思想

  一部学术著作,其思想价值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雅明的独特之处在于:在论断中留有一定的余地,使那一部分空间变为一个新的问题。这个新的问题在脑中不断撞击着你,撼动着你,最后在强烈的震颤中归于平静。

如书中第1节前言所述:

资本主义不仅越来越增强了对无产者的剥削,而且最终还创造出消灭资本主义本身的条件。(引自第1节)

  一般性的理解即:无产阶级忍受不了资产阶级的压迫从而推翻资产阶级。

  但在后面一大段的论述中,其中的意义好像并不仅仅停留在这一阶级对立的层面上。

  当然,各个学者们有各自的理解和阐述,那些思想和说辞对世界来说很重要,但对你不重要。对你重要的是自己的理解。

  通过他后面的论述加上自己的思索,我的理解是:资本主义创造出消灭自身的条件在于上层建筑的难以转化性而导致的增涨停滞。 在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时代,停滞即代表着灭亡。

  当你读完后,也会有自己的理解。有趣的是,你的理解一定和我不同;若是有相同之处,也是有趣的事。

书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如:

艺术作品在原则上总是可复制的,人所制作的东西总是可被仿造的。学生们在艺术实践中进行仿制,大师们为传播他们的作品而从事复制,最终甚至还由追求赢利的第三种人造出复制品来。然而,对艺术品的机械复制较之于原来的作品还表现出一些创新。这种创新在历史进程中断断续续地被接受,虽要相隔一段时间才有一些创新,但却一次比一次强烈。(引自第2节)

  这段揭示了当今人们常说的“人类本质上都是复读机”的奥义。

也能看到本雅明受马克思的影响之处,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感性认识方式是随着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人类感性认识的组织方式不仅受制于自然条件,而且也受制于历史条件。(引自第4节)

  自然条件=环境 历史条件=文化

  即马克思所说:“意义和观念的一般性生产过程”的依赖条件。

  即意识形态。

更令人们值得深思之处在于书中的预见性启示,如第11节《电影演员》:

在人被机械的再现中,人的自我异化经历了一种高级的创造性运用。(引自第11节)

  在今天看来,演员在影视、综艺节目、真人秀、直播带货、生活等各种场景的转换中,早已异化得面目全非,不知其谁了。或者说变成了一种能够应付于各类逐利游戏的高级工具。

又如:

电影资本所促使的明星崇拜并非单单是保存了早在其商品物质的腐朽暮色中就已存在的那种“名流的魅力”,而是对电影资本的补充,即观众的崇拜同时也促使了大众的堕落心态。(引自第11节)

不仅指出了明星与观众唯一存在的关系是“利益”,而且还让我们看到明星崇拜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的深刻性。其实也不单单在于明星崇拜上,所有崇拜都是以自我堕落为代价的。

全书7万多字,分两版,前后内容相近,所以字数打个对折按3.5万算,即可算得上是能轻松读完的读物。我不是卖书的,也就用不着作什么引导性、推荐性的结语。就此止笔,干脆利落。

作者| 光韵世界 图源 | 网络

网址:“光韵世界”缘起及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https://mxgxt.com/news/view/149609

相关内容

世界文坛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家陈鸣楼
书法艺术的时代引领者:著名书法家王世信先生签约八大艺术机构
“不喜平庸”:北京新展“齐白石的艺术世界”
兰玉时装艺术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时代聚光灯下 90后艺术叙事
用艺术向世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艺术世界】冯志光|兼工带写,水墨色彩均精神
170幅北京地铁壁画艺术作品集中亮相,为近年来首次大规模展出
口腔内参|时代天使收购巴西正畸制造商;七部门为明星代言划红线
口腔内参|时代天使收购巴西正畸制造商;七部门为明星代言“划红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