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解析系列 之一
这是今年的联考题,前面很多省都出过,后面改编了一下出在了陕西。
【单选】如今,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科普方式层出不穷。浅阅读、视频直播以及游戏互动等方式,使得如今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门槛也越来越低。研究者认为,尽管“互联网+科普”令科学知识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不是对科普传播的一种颠覆,而是显示了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研究者的观点?
A. 新闻应用、微博等资讯类媒体是用户了解科学热点事件的最主要渠道
B. 在许多科学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公众很难见到权威科学家的身影
C. 数据表明,用户普遍乐于通过图文资讯这样轻松愉悦的形式获取知识
D. 比起明星八卦,在社交媒体转发科普内容更能为转发者本人形象加分
【多选】如今,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科普方式层出不穷。浅阅读、视频直播以及游戏互动等方式,使得如今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门槛也越来越低。研究者认为,尽管“互联网+科普”令科学知识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不是对科普传播的一种颠覆,而是显示了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以下各项如果为真,能够质疑研究者观点的有( )
A. 新闻应用、微博等资讯类媒体是用户了解科学热点事件的主要渠道
B. 在许多科学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公众往往曲解合理的科学解释
C. 数据表明,用户普遍乐于通过图文资讯这样轻松愉悦的形式获取知识
D. 比起明星八卦,在社交媒体转发科普内容更能为转发者本人形象加分
首先排除A选项和C选项
A选项说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方式
C选项说的是科学知识的获取方式
两个选项支持的是“‘互联网+科普’令科学知识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严丝合缝的支持研究者“但是”之前的默认观点
不是质疑,故排除。
其次用命题心理逆向推测
有一个大概率的假设:
命同一道题时,由单选题改编多选题时,
一般没有冲动把正确选项改来改去改成另一个样子的正确选项。
但是有冲动把一个错误选项改成正确选项,变成两个正确答案。
上面红色部分是修改过的选项,基于上面的假设可以得到:
单选题中B选项大概率是错的;多选题中B选项很有可能是对的。
也就是单选题选D,多选题选BD。
同样的逻辑还适合这道题
【单选】多数家长的投入对子女学业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家长投入程度随子女学段升高而降低,同时多数家长更注重在家辅导的投入,对子女参与社区及学校活动的投入较欠缺。而家长自主支持或控制的教养风格在家长投入与子女学业投入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且部分通过子女学业心理需要的满足这一中介变量产生作用。
由此可以推出:
A.家长的投入、教养风格必然会对子女的学业投入产生影响
B.多数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减少,意味着子女学段的升高
C.家中学习环境的创设、形成和学校、社区间的联系呈反比关系
D.子女学业心理需要的满足是影响其学业投入的内驱和首要因素
【答案】A
【多选】多数家长的投入对子女学业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家长投入程度随子女学段升高而降低,同时多数家长更注重在家辅导的投入,对子女参与社区及学校活动的投入较欠缺。而家长自主支持或控制的教养风格在家长投入与子女学业投入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且部分通过子女学业心理需要的满足这一中介变量产生作用。
由此可以推出:
A. 家长的投入,教养风格必然会对子女的学业投入产生影响
B. 子女学段的升高意味着多数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减少
C. 子女学业心理需要的满足是影响其学业投入的直接因素
D. 家中还学习环境的创设、形成和学校、社区间的联系成反比关系
【答案】AB
详细解析戳:
最后当然要用逻辑论证
“在许多科学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公众很难见到权威科学家的身影。”说明的是科学家的缺位,是媒体平台与科研机构的联动问题,不是公民科学素养问题,不能质疑研究者观点;
“在许多科学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公众往往曲解合理的科学解释。”说明的是公民科学素养不高,属于质疑研究者观点;
“比起明星八卦,在社交媒体转发科普内容更能为转发者本人形象加分。“说明的是公民并非因为素质提升而传播科普知识,只是为了“社交形象加分”,就好像上衣兜插根钢笔并不代表有文化一样,属于质疑研究者观点。
综上所述:
单选题选D.“比起明星八卦,在社交媒体转发科普内容更能为转发者本人形象加分。”
多选题选B.“在许多科学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公众往往曲解合理的科学解释。”和D
.“比起明星八卦,在社交媒体转发科普内容更能为转发者本人形象加分。”
关于原文
原文观点是:”‘互联网+科普’无疑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
题干观点是:“‘互联网+科普’显示了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原文,互联网+科普是因,公民科学素养是果;
题干,公民科学素养是因,互联网+科普是果。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被采访者语言描述观点是一层逻辑;
科技文章作者梳理被采访者观点后成文是第二层逻辑;
命制题目时梳理科技文章观点后命题是第三层逻辑。
每一层间都可能出现基于逻辑瑕疵和自身认知的修正。
“科研论文”比“科技新闻”在这上面就好的多,未来会成为值得重视的题源取材的资料。
同时,历年还可找出若干题目支持观点“科技文章做素材,逻辑瑕疵应修正”。
【这届命题待提高1】“少写点歧义句行吗?”
未完待续
今年值得吐槽的题
论证比推理更多
言语定义都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