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时代下怎样发挥积极迷群文化作用,营造良好的粉丝文化?

发布时间:2024-12-11 07:37

偶像迷群作为新媒介技术最早、最积极的使用者,对大众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01

针对偶像迷群以偶像个体为核心,各司其职进行符号、文本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活动进行研究,有利于充分发挥偶像迷群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文本生产与社会化互动,不断丰富互联网新兴文化,促使大众流行文化的繁荣发展。

发挥偶像迷群文化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空间

自偶像迷群进入大众视野以来,各种污名化的声音充斥网络空间,粉群被称为“着魔的独狼”、“歇斯底里的群众”。

粉丝群体被视为缺乏理智的病态象征,一般网络受众与偶像迷群之间壁垒深厚。

与此同时,身处偶像迷群中心的成员却大呼不平,表示偶像迷群被大众媒体妖魔化、污名化,认为粉群有着独特的理性的运作体系与组织规范,并非大众所认为的病态粉都。

双方各执一词,因此,作为当今社交媒体环境中数量庞大的群体,偶像迷群究竟是“歇斯底里的群众”还是“为爱发电的创作者”便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问题。

充分了解偶像迷群的性质与文化建构方式,对其行为进行客观、公正评估,有利于为大众呈现出全面、理性、客观的偶像迷群。

与此同时,偶像迷群作为一个复杂的多面体,积极的方面值得肯定,但缺乏理智、逻辑混乱的部分仍不容忽视。

近年来,偶像迷群爆发的极端事件层出不穷,粉群中意见领袖出于各种原因恶意引导言论,导致整个粉群丧失思考能力,呈现群体极化的特征。

饭圈规则渗透进其他领域,网民言论自由被限制,网络空间自由度大大降低。

02

偶像迷群整日致力于排除异己、党同伐异,进而引发网络骂战,导致网络空间乌烟瘴气;饭圈内部等级森严,存在强迫制度性消费、强行灌输规则等问题。

作为互联网空间中占比较高且活跃度极强的受众群体,偶像迷群理性与否深刻影响着网络空间的宁静与舆论空间的有序。

因此,对于偶像迷群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及其文化传播的治理不容忽视。

对偶像迷群文化认同建构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影响充斥网络空间,迷群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基于对现实生活的基本认识,迷文化研究不断深入。

现场追星活动难以满足当前偶像迷群的追星需求,社交媒体平台成为当前偶像迷群施展追星行为、获取偶像咨讯并与偶像建立情感联结的重要空间。

迷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以往所谓的“偶像崇拜现象”,它也是热门现代生活的情绪出口、社交话题、生活调剂品和经济活动。

粉丝作为一个个体,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粉丝作为一个群体,其传播仪式的意义,就是通过借助各种符号表征方式,凝聚粉丝加强集体内部团结。

在建构粉丝文化中发掘更多正面健康积极的意义,从而获得外部世界更多接纳和认同。

与偶像迷群认同建构的研究多关注于偶像迷群自身,研究人员重点着眼于其个体认同与群体认同。

将其心理机制与社会语境纳入考察范围,指出偶像迷群的认同建构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与社会多维度交织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将对偶像迷群的文化认同与建构进行探究,同时将偶像本体纳入研究范围,分析偶像迷群的心理动因与文化建构方式。

03

奇观/展演范式的提出与相关概念

传播学受众研究作为从西方现代发展而来的研究领域,发展大致经历了从实证主义与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到受众研究的多元范式阶段。

早期实证主义的受众研究强调传播的效果极其产生的影响,批判主义则将媒介置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背景之下考察,包括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研究学派和政治经济学派等。

在受众早期研究中,受众被认为是绝对被动的,媒体对大众社会中裸露的个体影响是直接且无中介的,信息就像皮下注射一样灌输进受众之中。

随着媒体效应研究的发展,媒体早期简单公式化与模型化的刻板传播印象被打破,格伯纳将媒体信息的内容分析与受众研究的调查方法相结合。

接着“使用与满足”理论提出打破了效果研究关注媒体产生影响的倾向,充分考虑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抵抗作用,拓展了受众研究的领域。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体技术为传播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传播学者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受众研究进行了探索与补充,受众研究的范式更为多元。

其中,奇观/展演范式对于目前新媒体时代受众研究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指导意义。

奇观/展演范式最早是由英国社会学者阿伯克龙比与朗赫斯特在1998年提出。

奇观/展演范式将消费、认同概念引入受众研究,指出作为表演者的受众对于媒介提供的信息不再被动接受,而是通过从媒介景观中获取的资料来建构想象并完成对媒介景象的构建。

同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媒介消费行为进行自我认同构建,其中呈现出表演、自恋等心理特征。

奇观/展演范式研究框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媒介渗透、日常生活、表演与观展/表演循环。

随着媒介技术延伸与发展,媒介影像激增,社会景象逐渐被媒介影像渗透,人们得以从“媒介”这面镜子照见自我所欲的景象。

媒介渗透进日常生活,促成讨论、互动并引燃情绪,形成媒介迷与迷群;进而受众通过表演来吸引迷与迷群认同。

04

最后,观展/表演进行循环,受众融入媒介景象展演的欲望愈加强烈。

奇观/展演范式的核心概念为扩散受众、观展、自恋与想象,认为媒介景观不断提供观展与凝视的机会,人人直接或间接成为受众。

媒介提供的影像成为投射自身欲望的中介,以想象作为维持机制,在自恋心理的触发下观展与表演产生循环。

受众在媒介景观中进行自我想象与自我转换,进而完成自我建构与集体建构。

表演观展

表演是一种活动,在这场活动中,表演者在他人的监督下强调自身的行为。大众媒介的创造过程极大程度改变了表演的概念,表演在时间与空间上被拉长,并被不断分割,表演美学开始发挥作用。

大众传播的普及将世界呈现为奇观,世界社会奇观化的过程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一现代社会特征密切相关。

随着日常生活愈加审美化,艺术变得越来越像日常生活。

正如费瑟斯通提到的,高雅文化和流行文化之间的界限正在淡化,艺术不再只存在于博物馆和美术馆,也可以在日常生活的实践和文化中被发现。

而图像扩散是促进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核心因素。当代社会充斥着社会日常生活结构的符号和图像的快速流动,受众被媒介图像充斥与轰炸,开始混淆图像与真实之间的界限。

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表演的局限性大幅度减弱,观众和表演者在身体上分离的情况愈加明显。

表演不仅仅像现场表演那样在有限的物理空间中进行,仅仅发生在公共或私人空间,而是逐渐呈现出本地化或全球化的特征。

观众可以在观看演出时,情感和思想高度集中,试图从演出中提炼出某种意义,不同的表演模式以及不同类型的观众会产生相异的建构内容。

自恋

自恋的概念体现这样一种观点,即人们的行为就像被人观看着一样,他们是真实或想象中的观众关注的中心。自恋包括在他人面前想象的表演,这些人构成了专注自我的观众。

因此,自恋和表演密不可分。受众在向别人展示自己时想象别人会如何看待自己,在想象中进行对自我的反思,从而完成自我认同的构建。

因此在奇观世界中,人们为想象中的观众表演,而自恋提供了细节和动机。为了 使世界变成奇观,人们必须被视为奇观的对象,被激励去参与表演。

正如阿伯克龙比所说,奇观和自恋实质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是被别人观看的表演者,自恋是将自我视为奇观。在奇观——自恋的循环中,事件、经验和感知会不断流动。

网址:新媒介时代下怎样发挥积极迷群文化作用,营造良好的粉丝文化? https://mxgxt.com/news/view/146653

相关内容

新媒体时代偶像明星粉丝的网络社群文化研究
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
人民时评: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
粉丝文化与媒介迭代
人民日报: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营造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
娱乐时代的“粉丝”文化解析
粉丝文化流变:媒介变迁背景下中国粉丝的成长简史
人民日报谈粉丝文化:商业潜能巨大,应发挥正向作用
人民日报谈粉丝文化:“粉”什么、怎么“粉”是关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