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崇拜可以让青少年释放压力、愉悦心灵,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发布时间:2024-12-11 07:28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途径、对象具有虚拟性,青少年崇拜偶像的途径大多具有虚拟性。虚拟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实时性的特点实现了对现实性的延伸和超越,实现了信息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向多向交互式传播、滞后性传播向即时性传播的转变,青少年理想中的偶像通过网络平台以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呈现在大众面前。

与此同时,虚拟网络的发展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和交往范围,使得跨地域的交流瞬间得以实现,为青少年提供了亲近偶像的平台,他们得以通过网络密切关注偶像,了解、搜集偶像的相关信息。

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在新媒体平台上与偶像进行互动,并在网络平台上与其他“志同道合”的粉丝分享信息、交流情感、形成群体,在虚拟世界中建立真实的联系,形成了与现实社会并存的社会关系体系。

其二,有些青少年崇拜的对象具有虚拟性。虚拟偶像是二次元亚文化和数字技术相融合的产物,以其独有的魅力和特点深受年轻人喜爱,成为青少年遵循内心意愿自主选择的新的崇拜对象,如初音未来、洛天依、言和以及动漫人物等,他们不仅有自己的代表作,还拥有具有一定规模的粉丝群体。

一是科学技术创造了虚拟偶像的形象,其优美、有趣的外形设计和出众的专业能力符合青少年的审美趣味,符合青少年理想中的完美偶像形象,使得虚拟偶像深得青少年青睐。

二是在技术支持下,虚拟偶像可以与真人偶像的同台演出,实现了二次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接轨,创新了表演的艺术形式,打造出震撼的舞台效果,他们举办的演唱会和艺术作品受到青少年的热烈追捧和一致好评,满足了青少年追求时尚、追求潮流的需求。

三是虚拟偶像具有超越现实的可塑性、完美性和理想性,其本身所赋有的积极品质为青少年提供了情感寄托和精神动力。

新时代青少年理性偶像崇拜的价值意义:偶像崇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其中蕴含着许多积极因素,青少年可以借此释放压力、愉悦心灵,或是寻找精神支柱,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利于青少年追求真善美,丰富内在精神世界:求真: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求真在于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在于敢于探索、追求真理。孟子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在现实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对于偶像的喜爱和迷恋大多是出于洗涤精神、净化心灵的纯粹需求。

一方面,青少年可以学习偶像身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宝贵精神,坚持以科学的观点看问题,以理性的态度选择、判断和把握事物,培育自己的理性精神。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与自主选择的能力,这是热爱真理、追求真理的前提,在崇拜偶像时不仅要有崇敬之心,还要有怀疑之心,敢于质疑偶像的不足之处,明辨偶像的优点与缺点,取偶像之长补己之短,在实际行动向偶像看齐。

崇善:见德思齐,学习美好品质。善是对事物价值性的判断,崇善是指注重善行,完善人格。

优秀偶像的精神内涵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诸如仁爱、非攻、厚德、孝慈、忠诚,或是果敢的英勇无畏、筚路蓝缕的坚苦卓绝、机敏决断的聪明才智,亦或是深厚的爱国情怀、崇高的精神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等等。

这些优良品质在中国传统文明的积淀与传承中而来,在牺牲的奉献中而来,在改革、建设的辛劳中而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为了实现的不断奋斗中而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些精神与品质是一种德,不仅是个人的德,还是一个国家与一个社会的德,可以使青少年弃旧图新,从而更好的完善自己。“明德”、“亲民”、“至善”是青少年成人之学与君子之学的重要纲领。

青少年需要在偶像身上挖掘其内涵着的优秀精神品质,并加以认同、效仿和学习,这些重要品质最终都会沉淀为人格的一部分,化为青少年不断前行的力量支撑。

尚美:提高审美标准,培养高雅趣向。尚美从感性和情感出发是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马克思曾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人类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不仅改造着自然和人类社会,还创造着美。“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算得上是美,只有人才可以算美”。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偶像,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向往,每个人都有向往美好的期待和权利。

人们对美的欣赏是一种修养、一种品质,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良好的审美品味可以驱动青少年追求美好,创造美好,从而促使自身成为更优秀的人。

青少年对流量明星的追逐和热捧不能简单的归为审美的肤浅或价值观的扭曲,流量与人气是时代的重要表征,青少年不仅要发现偶像身上表层的“美”。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偶像的光环,发现偶像的才华和付出的努力,真正认识偶像的优秀品质,增强对偶像身上“美”的特质的认同,并以此为方向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自我意识觉醒,建立自我认同感:其一,偶像崇拜促进青少年自我意识觉醒。“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个体发展的一个动力系统,它由知、情、意三方面组成”。

自我意识不是独立完成的,它是随着个体的发展而发展、在现实社会交往中实现的,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逐渐趋于成熟的阶段,也是心理自我得到巨大发展的时期。

急剧的身体成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人际关系的扩大使得青年把注意力逐渐转移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去,越来越多的发现自我、关注自我。

一方面,粉丝及其粉丝效应具有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其行为对偶像的发展产生反作用力。

青少年在明星投票、拉票等环节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在短时间实现明星身份的巨大转变,青少年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自我选择和自我表达的机会。

另一方面,偶像的构成具有多样性、广泛性和多层次性,为具有个体差异性的青少年提供了广阔的选择范围和参照标准。

积极的偶像形象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助推剂,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引领、指导作用,有助于青少年借助于崇拜的偶像完成向内的自我交往、自我对话,促使青少年从自我确认的迷茫和拖延中走出来,从而实现自我意识的发展。

其二,青少年对偶像的认同成为其自我确认的重要手段。偶像崇拜使青少年在精神上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使青少年在对杰出偶像的认同和依恋中肯定自我的价值。

认识自我才能发展自我,青少年在偶像崇拜时逐渐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偶像所代表的人格符号产生认同,同时也对内心世界所建构的理想自我产生认同。

激励着青少年以此为目标不断前进,从而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完成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因而偶像崇拜成为青少年自我确认的重要手段。

融入集体,推进社会化进程:其一,从个体视角度上来看,偶像崇拜促进了青少年于己于人的社会交往。

一方面,青少年往往会出现“青春期自我中心”的心理现象,过分夸大自我的意识和想法,新时代的青少年借助发达的新媒体平台使群体的交往方式变得多样化、时尚化、便捷化。

他们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参加偶像的应援、打卡等社会活动,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和实践活动中与社会的关系愈加密切,使自己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得到协调与平衡,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误区。

另一方面,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过程也是其内心世界自我沟通、自我对话和自我建构的过程,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自我社会化。

其二,从社会角度上来看,偶像崇拜推动了偶像对青少年的社会教化。偶像是青少年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对其个体社会化进程和人格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被大众所认可的偶像在价值观念、生活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与社会所推崇的主流文化相吻合,这些包涵着优秀品质在内的规范与准则通过歌曲、影视、演讲等方式传递给青少年。

他们对偶像的认同即是对这些社会规则、公共道德、政事制度的接受,他们把偶像的理想人格符号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与行动指南。

再以偶像为榜样进行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习得被人们普遍认同和遵守的社会知识、行为规范,确立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推动了青少年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个体社会化进程。

网址:偶像崇拜可以让青少年释放压力、愉悦心灵,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https://mxgxt.com/news/view/146408

相关内容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学与社会学分析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的社会学分析.pdf
偶像崇拜
《青春有你》有的不只是淡黄的长裙|偶像崇拜
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原因剖析.doc
透过偶像崇拜问题分析当代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社会变迁
心理问题偶像崇拜
光芒背后的阴霾:偶像崇拜的心理学解释
当代偶像崇拜现象的社会学分析.doc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