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青少年崇拜偶像,其实是对理想化自我的追求

发布时间:2024-12-11 07:28

偶像崇拜(idolatry),既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青少年时期尤为明显。发展心理学认为,青年阶段是我们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此间的偶像崇拜又有一些个体差异性,但大多是对理想化自我的一种追求,如何理解呢?


结合文献《青年研究》以及精神分析相关理论,对于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我有三点总结。

一、崇拜是个体对自我的期望

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对偶像的崇拜是人们把自己理想化的幻想在现实社会的一种投射,这种心理在青年时期会被放大。

在社会活动中,幼年时期的依附对象往往是父母,我们在父母身上获得安全感,受到父母人格的熏陶,所以,我们一直说,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塑造影响巨大。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差异性需求快速增长,每个人都渴望找到理想中的自己,而这种期望最终被大部分人被投射到偶像的身上,但根据个体的家庭教育和自身对生活的希冀,所得到的最终效果也随之不同。

这种需求并不能脱离当下的物质情况,简单来说,偶像的生活和成就更像是他们在具有独立生活能力之后的为自己规划的蓝图。这种期望根据个体的不同,具有差异性,一般分为样貌、职业、事迹等多角度事物。


另一种崇拜则是对当下生活的不满以及对新生活的向往,他们渴望改变,又因为自我当下的弱小,无法完成。

他们能做的是将这种无助感暂存在内心,把丰富的精神生活寄托在他们认为已经拥有自己想要的一切的偶像之中。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人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重建,对个体的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二、崇拜是安全感缺乏的另一种体现

青年时期的孩子们往往已经脱离了父母的庇护,进入到学校这个微型社会之中。

但是,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还是渴望外界可以给予自己一些安全感。

所以,找到与自己喜欢的,而又十分耀眼的偶像们是他们情感寄托的最好方式。


晕轮效应(Halo Effect)指出,当人们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定性认知后,会继续按照此认知推断这个人的其他方面,典型的局部影响整体,属于一种主观上的认知偏差。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偶像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他们没有父母那么严厉,又表现出对大众亲近,而且,相比较于将情感寄托于父母,寄托给优质的偶像更有助于他们对自己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所以,越是在家庭环境中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往往对偶像的痴迷程度就会越高。我国上世纪80、90年代的曾经掀起过一阵的追星热潮。

在改革开放初期,外国的潮流文化对当时的年轻人起到不小的震撼,很多青少年对时尚文化的狂热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一方面是因为文化的冲击,一方面是父母对多个孩子无法达到足够的情感交流,导致很多人在成长时期存在安全感缺失的现象。所以,孩子疯狂痴迷偶像,侧面反映了家庭环境存在不合理。


三、崇拜心理对个体的两面性

许多人在青年时期以自己的偶像为目标,以此激励自己,达到更高的成就。

为备战北京奥运会,菲尔普斯在新加坡训练,期间一个名叫斯库林的小男孩专程到训练馆去看他,菲尔普斯是他的偶像,他也如愿在训练馆和偶像合照。

很多人或许没有记住这个小孩,直到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斯库林不再只是菲尔普斯的粉丝,更是他的对手,斯库林最终在100米蝶泳对决中中击败了他的偶像,也为自己的国家摘得该项目的历史首金。


自我期待

对偶像的崇拜会让人们充满无限的力量,会让我们感受到了自我的潜力,并产生“自我期待”。

心理学上认为,“自我期待”是自我成长的最大动力,借助自我期待,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成就。

这个过程中,对偶像的崇拜可以化作自我塑造的动力,当我们满怀这种动力和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就是偶像给我们最好的启示。


另一方面,盲目追星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严重影响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业,还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价值观错误。很多年轻人将偶像看成是自我生活的唯一目标,每天精神恍惚,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

更有甚者只是看见了一些公众人物在荧幕前的光鲜亮丽,却丝毫没有考虑努力和成就之间的必然联系,认为成功是轻而易举的事,直接造成了自我心理素质的薄弱化。

盲目追星酿成惨案的例子比比皆是,疯狂追星女杨丽娟曾经在社会上引起一场风波,她疯狂迷恋刘德华,致使家庭背上沉重的债务问题,杨丽娟对于偶像的痴迷程度达到了癫狂的程度,并直接导致了其父的自杀。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崇拜偶像心理的积极层面是为了让人们对自我的期望可以进行实体化,但痴迷于偶像则是一种病态的迷恋,是情感空虚的直接表现。

崇拜偶像是否可以为个体达到优质理想的结果,在心理学角度来说,需要个体客观、深入的进行选择,可以说,如果用一种带有批判客观的眼光来看的话,大多是有益的。

偶像的意义并不单只被其优美的歌声,华丽的舞蹈,亦或是精致的容颜。这些外部条件对于一般的青少年来说都是短时间难以达到的,其结果往往导致他们脱离当下的生活。


集百家之长,完善自我

偶像存在的意义往往是在精神层面体现的,偶像们自己积极的方式对待世界,以此激励青少年如何成长。

我们所定义的偶像并不是狭隘的全指明星,我们的朋友,父母,师长,或是仅仅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都可以被定性为偶像。

我们可以忽略他们的缺点,向他们的闪光点进行学习,就已经达到了我们对自我期望蓝图的构想,所谓一字之师,即是如此。从精神分析角度看,集百家之长,完善自我,就是对偶像心理的集中概括。

虽然许多年轻人并不能严格把控崇拜偶像的程度,但我们始终相信,这只是他们人生经历的一段插曲,是必不可少的人生经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个体对理想化自我的期望值有多大,他们就会有多尊重自己的偶像,也就会有多努力。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

《青年研究》

网址:心理学:青少年崇拜偶像,其实是对理想化自我的追求 https://mxgxt.com/news/view/146406

相关内容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学与社会学分析
心理问题偶像崇拜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的社会学分析.pdf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心理原因剖析
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原因剖析.doc
偶像崇拜
透过偶像崇拜问题分析当代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社会变迁
娱乐明星偶像崇拜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
为什么我们总是为爱豆疯狂?揭示偶像崇拜心理背后的秘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