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群体的行为方式与行动策略带有时代特征
于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将粉丝群体与社会、经济、文化等视角相结合,并借助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和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等理论,考察粉丝群体的社会、文化与阶级属性。
01
这个时期的研究着重强调迷文化或者亚文化中关于社会、文化等级的复制,此外还指出迷选择的对象和迷消费的实践与人们的日常习惯有关,而这些习惯也能从侧面反映和显示人们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资本。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为粉丝群体的迭代与蜕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三次的研究浪潮就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到来。
这一阶段学者们的研究聚焦于网络空间中粉丝群体的行为方式与行动策略,开始从社交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解读粉丝。
国外学者在《迷文化》中,以美国电视剧《X档案》的网络新闻群组为研究对象,指出在网络空间中的新闻群组为粉丝的身份认同与社群的组织建构提供了存在和访问的通道,并且指出粉丝迷群实践行为的方式与其情感关系相互联系。
还有研究者以MCA环球公司的《公主战士齐娜》的粉丝社群为个案研究对象,说明和传统的粉丝群相比,网络扩大了粉丝群的范围,允许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并展开群体活动。
此外还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路径继续对粉丝群体进行研究,像是关于互联网中的粉丝迷群以及同人小说的相关论著,尝试从同人小说出发来透视和探析迷群体的形成原因。
女性粉丝借助网络创造出了一个属于女性的异托邦,并模糊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从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来看,迷群,是指迷作为群体活动时的称呼,国内一般称个体迷为“粉丝”或“饭”,称迷群为“粉丝圈”或“饭圈”。
在早期粉丝研究的本土化过程中,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粉丝群体的现象呈现以及国外相关理论的引述。
国内研究者从“粉丝与文化消费”、“粉丝的情感与认同”、“粉丝实践中的身份政治”和“粉丝社群与赛博空间”四个角度出发。
探讨了粉丝及粉丝文化的起源、粉丝在追星行动中的心理活动与动机、粉丝文化与身份政治的关系以及虚拟网络空间对粉丝产生的影响等问题。
02
还对追星族的形象及其与明星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并介绍了国外传播学研究的迷理论。把偶像粉丝在网络虚拟社群的聚集看作一种时尚景观,认为其创造出的粉丝“亚文化”最终只能成为消费主义狂欢的噱头。
随后,国内学术界的关于粉丝的研究角度扩展到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也逐渐呈现出跨学科多角度的特色。
有学者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分析和研究粉丝文化形成的心理动因,并提出迷群成员会主动向与自己具有相同或相近偏好的信息靠近,充分肯定了迷群成员的能动性。
还有学者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描述了迷群具有亚文化群体的特征,其对文化身份认同有助于群体的聚合。
粉丝文化是一种生活作风,也是一种年轻的亚文化,其发展并不成熟且潜力巨大,仍需要社会、媒介等多方面的协同工作来构建健康的粉丝群体文化氛围。
研究人员以百度贴吧的反韩星“爆吧” 事件为研究对象,指出导致中韩粉丝产生“摩擦冲突”的原因是由于网民内在的民族认同感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碰撞。
还有研究人员探讨了主流媒体对粉丝群体的亚文化进行解读与分析的策略,并媒介为了获取“新闻价值”而将个体的行为放大。
甚至用个体案例来代表整体,而出于对主流文化的保护与强调,经常会将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想分离。
还有学者从消费主义视角研究粉丝经济与文化产业,在社会化网络时代,粉丝群体衍生的文化经济模式主要有以偶像为核心的明星经济模式、以媒介内容为核心的IP经济模式以及以社群为核心的合伙人模式。
随着粉丝文化的崛起,一种更活跃、自主并富有参与性的文化消费模式正在不断完善,这种模式体现了都市民众寻求认同、团结和社群的社会构型。
近年来,技术的变迁使粉丝形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于是当前国内学者越来越关注互联网语境下的粉丝群体。
03
动漫迷群体通过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形式和在虚拟社区的文化实践,体现的是一种参与式文化。
网络传播对于粉丝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网络使得传授双方突破了时空概念,隐匿于现实世界中的粉丝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出现并聚合成庞大的粉丝群。
同时,网络为粉丝提供了一个展示、参与相关的媒介创作的平台。
迷群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能将想象中的自我与他人的意见进行整合与统一,并通过情感投射、差异化的表达等方式引起共鸣,进而建构自我认同。
另外,国内学者对于 “饭圈”群体的研究视角也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色彩。通过观察“帝吧出征”事件的粉丝社群行为,将聚焦点对准在新媒介商业文化环境中的国族身份生产方式和动员机制。
还将当下的网络民族主义活动与粉丝在互联网环境中的群体行为相联系,提出了“粉丝民族主义”的概念。台湾的学者们则将研究重点放到了粉丝个体,他们更加重视作为个体粉丝的情感体验与关系互动。
迷群和偶像之间的关系除了认同之外,迷群还会将偶像作为商品进行消费,以此来获得心情的共鸣、替代式的满足、心灵解放与转移、愉悦的感觉、对时光的回忆等需要。
以上的研究都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粉丝乃至“饭圈”群体盛行的原因,但却无法全面关照“饭圈”群体为何风靡于社交媒体时代。
“饭圈”不仅仅是单纯粉丝群体的集合,不能简单的解释为具有组织性的群体,具有组织性的群体不计其数,将“饭圈”的巨大争议与影响力单纯归结为互联网的特性与青年群体的心理诉求。
这个解释未免过于浅显,也难以说明“饭圈”群体的内在逻辑与外部互动。
“饭圈”不仅仅是粉丝群体在社交媒体上的简单聚合或是单纯且狂热的偶像崇拜,而是包括情感归属、语言表征与行动逻辑在内的“粉丝加入以明星为标志的亚文化群体, 通过互动参与寻求价值认同”的动态过程。
可以说,“饭圈”是一种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空间里的现代参与性文化。
因此,关于“饭圈”的研究不能是孤立的,偏向对技术的变迁分析或受众的接受研究都会忽略“饭圈”作为一种亚文化群体在社交媒体时代的特殊属性,无法深入研究其完整的传播过程与文化内涵。
04
关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
亚文化的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弥尔顿·戈登率先提出并界定,他将《社会学词典》中的“culture-sub-area”进一步发展,将亚文化一词用于民族文化的再划分。
指代由于种族、经济、宗教和地区等不同社会要素而产生的差异文化。
青年亚文化是亚文化的一个分支,是指在青年群体中存在的与成人文化有一定差距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反叛色彩。
这种反叛往往表现为话语方式、行为方式、想象方式的标新立异,这种文化代表的是青年群体的利益,在社会上处于是次要的、边缘的状态。
它可以被描述为主体是青年,表现方式与主流文化所不同,反映的是青年群体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并居于社会文化系统次要地位的一种文化形式。
国外关于亚文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国芝加哥学派,他们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对犯罪青少年等亚文化群体展开研究,并到60年代形成了“越轨亚文化”研究。
罗伯特·帕克用“社会解组”的概念阐释了亚文化社群产生的根源;阿尔伯特·科恩以“问题解决来解释亚文化群体的形成机制,他认为青少年会面对地位挫败的苦恼,他们解决这个核心问题的方式便是通过青年亚文化。
霍华德·贝克尔提出了“标签理论”,他将越轨亚文化视为是社会强势群体通过制定利于自身的规则并对少数不遵守规则的弱势群体贴标签的行为。
芝加哥学派将边缘人群纳入到研究领域,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网址: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群体的行为方式与行动策略带有时代特征 https://mxgxt.com/news/view/137355
相关内容
《2024年 社交媒体时代明星粉丝群体消费行为探讨》范文传媒行业的社交媒体策略与运营.pptx
论社会化媒体营销时代流量明星口碑营销策略
社交媒体运营方式(成功运作社交媒体的六个策略)
新媒体时代偶像明星粉丝的网络社群文化研究
社交媒体时代下,“饭圈”群体是如何走向狂热的?
明星社交媒体粉丝运营.pptx
明星社交媒体品牌推广
社交媒体时代名人代言的危害
《2024年 基于社群文化的明星粉丝消费行为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