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理论专题之“粉丝文化”
粉丝
“粉丝”是英文“fans”的音译。学界对于“fans”的研究先是从“迷”一词开始的。如马特·希尔斯在《探究迷文化》一书中对于“迷”所作的定义:“某人专注且着迷于特定的明星、名流、影片、电视机节目、流行乐团;对于着迷的对象,可以说出一大串就算是枝微末节的资讯,对于喜爱的对白、歌词、片段更是琅琅上口、引用无碍”。艾伯柯龙比和朗赫斯特从程度上对“迷”予以界定,认为“迷(对于明星或特定节目、节目类型怀有相当直率、明确的爱慕情感)其实比较接近于狂热者”。
近些年,学界对于“fans”一词更多的使用“粉丝”。大致来看,“粉丝”与“迷”在释义上基本相同,很多时候,二者可以互换通用。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动新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崛起,“粉丝”的含义在“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互联网的属性,更趋近于“媒介迷”的意义。
粉丝文化
乔纳森、科奈尔·桑德沃斯和李·哈林顿在其著作《粉都:媒介世界中的身份认同与沟通》的开篇即声称“大多数人都是指什么东西/什么人的粉丝”。这一提法可以说是长期以来社会对于粉丝定义的一种颠覆。
“粉丝”无论在中国或是西方,很长一段时间被赋予一种消极的意义,甚至被看做是一种社会的病态。他们轻易地沦为大众媒体工业的玩偶,成为文化工业的无条件的接收者。而桑德沃斯和哈林顿两位学者的看法却使“粉丝”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粉丝文化”的实践也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粉丝个人认同形成与表达
消费作为一种认同方式
费瑟斯通将“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快感,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作为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他认为消费文化概念的提出使得研宄的视角和立场有了转变,并为此总结了三种研究视角以说明消费文化的特征。
第一种视角认为消费文化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扩张为前提预设。这可以追溯到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
第二种视角认为人们为了建立社会联系或社会区别,会以不同方式去消费商品。从凡布伦的“弦耀性消费”到布尔迪厄的“趣味消费”,无不是一种生产人们“社会地位”的消费模式。
第三种视角关心的是消费的情感快乐及梦想与欲望等问题。在消费文化影像与审美快感的消费场所中,情感、快乐、梦想、欲望倍受青睐。
后两种视角均涉及到了消费与认同的关系。消费在社会学意义上的重要性之一在于它既是用于建构认同的原材料,又是认同的体现与表达。
粉丝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了现代消费的矛盾力量。一方面,消费为自我认同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符号资源;另一方面,消费又将自我整合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主导秩序之中。就粉丝文化和文化工业生产的关系来看,粉丝文化虽依存于工商业发展而存在,但却也为之提供了一台巨大的“额外市场”。
大众文化呼唤明星崇拜
大众文化本是一种顺应与抵制并存的带有俘论性的政治文化。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沉浸在大众文化所带来的快乐之中,使之出现了去政治化倾向。大众文化的“享乐性”使得人们自由自在的追随喜欢的明星,尽管他们也许丧失了美学高点,也许毫无文化内蕴,但是谁又能说“不”呢?
除了大众文化的世俗化趋势之外,在市民社会尚未充分发育的中国社会中,媒介对人们注意力的因势利导也起了重要作用。粉丝追星并不仅仅为了追求快感,事实上,他们对明星内在品质的推崇,促成了传统价值的回归,也是对大众文化“享乐主义”的有力回击。
粉丝群体与认同
群体认同与自我认同彼此相关,相互映照。如果说“自我认同”是把人们区分为不同的个体;那么“群体认同”则标示出个人是如何与其他人相同的。粉丝加入粉丝群的动机大同小异:或是为了满足自个的倾吐欲望,或是为了得知更多关于偶像的消息,或是仅仅觉得有趣。
当粉丝成为群体一员之后,随着其粉丝身份有了“玉米”、“良民”、“薇迷”、杰迷”等等标签,其身份认同也同时增加了集体的维度。人们开始参与塑造这个群体,更多的时候是为这个群体所塑造。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提出“想象的共同体”这一概念,将之用作群体的描述中。安德森认为,认同是在行动者之间互动的过程中、在具体情景中建构的,它不是预先给定的,也不可能完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而是受到共同规则的制约和导引。不同的共同体之间存在界限,除此之外,粉丝群体还印证着其它主要特征,这在粉丝群的投票打榜运动中尤为明显。
当代中国粉丝文化的现实问题
当代中国粉丝文化的现实问题古斯塔夫·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中指出:“在群体心理中,原本是突出的才智被削弱了,导致群体中每一台人的个性也被削弱了。表现出差别的异质化被同质化吞没了,最终无意识品质决定了群体的智慧。群体只有很普通的品质。群体只有很普通的智慧。群体也只有最基本的智能。群体同时也只具有最低或更低层次的智力”。
近年来,由粉都引发的网络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媒体的介入,在互联网匿名、互动、即时等属性的发酵下,粉丝网络暴力事件不断升级。另外,粉丝网络暴力与一般网络暴力事件不同的是,粉丝网络暴力事件由于涉及商业利益,往往有媒体和商业主体的参与,因此,呈现一定的复杂性。
粉丝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娱乐消遣特征,容易导致粉丝沉浸在感性欲求里,满足于享乐主义,缺乏积极的价值信仰。“就粉丝方面而言,有寻求精神寄托也有自我迷失的原因;从偶像方面来看,有扩大影响也有享受拥戴的原因;在社会文化层面上,有娱乐文化大肆盛行也有商业文化蓄势待发的原因;从媒体层面来看,有看重娱乐也有推波助澜的原因。可以说,粉丝从现象到文化,如果是一种‘病象’,那么,它便是各种力量在当下社会有意无意地合力与合谋的结果”。只有正视其中潜藏的不安定因素,并积极寻求破解这些难题的有效手段,粉丝文化才能在规范的轨道上健康持续地发展。
中国粉丝文化生态的双向疏导
粉丝方面:提升媒介素养,加强粉丝自律
不能否认,青少年群体是粉丝群体的“中坚力量”,他们富有激情和创造精神,同时带有成长时期的叛逆和浮躁,也有时在媒介提供的大量同质化大众文化文本的冲击下成为缺乏个体意识的“群氓”。
其实,青少年粉丝在粉丝文化中所陷入的误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不具备审视、甄别大众文化文本的能力,以及缺乏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意识。媒介化社会中,媒介素养被誉为“是和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相比肩的另一种重要的公民素质”。如果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的普及媒介素养教育,相信会大大的减轻粉丝文化问题的严重性,降低粉丝文化中由粉丝暴力和极端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
媒体方面:培植粉丝偶像精神典范
偶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类塑造的。当下中国的大众文化语境之下,偶像首先应具备传承文化,弘扬价值,和谐社会,净化社会环境的功能,其次才是娱乐大众,带动消费。因此,在偶像的塑造上重视道德人格和理想,是粉丝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媒体在塑造和宣传偶像时,应在责任与利益之间做出权衡,重视偶像道德品质和理想人格的塑造,勇于抵制拜金主义和商品拜物教的诱惑,坚守媒体责任底线,避免将偶像物化、低俗化、恶俗化,引导粉丝文化发展走向积极的方向。
网址:热点理论专题之“粉丝文化” https://mxgxt.com/news/view/137223
相关内容
申论每日一题:评析针对“粉丝文化”的不同观点2018热词丨“粉丝”和“粉丝文化”
文本制造者:从粉圈用语看粉丝心理及粉圈文化
粉丝文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粉丝文化.doc
数字时代的破圈:粉丝文化研究为何热度不减
整治不良粉丝文化乱象要加大平台治理力度
营造清朗健康的明星粉丝文化(专家解读)
【RAIN】09.04.29【新闻】明星粉丝论坛管理人员访谈【rain
网站平台必须强化管理(引导粉丝文化步入健康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