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偶像崇拜价值观对青少年群体积极的引导作用?

发布时间:2024-12-11 00:22

偶像崇拜作为一种在社会中普遍流行的现象,已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广泛渗透了,对我国现今社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01

同时,也对人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

偶像崇拜的大潮使青少年在这种相互激荡、纷繁复杂的多元价值面前,缺乏理性、难以判断。

研究人员本着利用偶像崇拜的积极因素,规避其消极因素的原则,从对偶像塑造的优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对大众媒介的管理三个角度进行策略探讨。

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发挥偶像崇拜价值观引导作用的方法。

偶像崇拜是当今青少年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流传速度飞快的时代,崇拜者与偶像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与密切。

与偶像相关的许多因素都充斥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对于偶像崇拜对象的选择也越来越丰富、偶像崇拜的娱乐性质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都将娱乐明星看作是自己的偶像。

而娱乐圈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在发展过程中,每个偶像所传达的价值观信息的不同,使得青少年的价值观逐渐面临着复杂的挑战,因而必须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这一行为予以高度重视。

我们以周杰伦粉丝群体为研究对象,发现他们是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粉丝群体, 周杰伦作为一个在娱乐圈发展多年的明星偶像,无论是在粉丝规模、作品数量还是影响力方面都比较突出。

研究者从中分析了对周杰伦的偶像崇拜对粉丝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具体内容。

从偶像塑造的优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及大众媒介的管理三个角度来分析对策,试图能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不论是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还是对于青少年自觉承担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和对国家的责任,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之所以会出现偶像崇拜这个现象,是因为有学者认为人类最原始的崇拜行为是性本能。

这种本能是个体脱离了对父母的崇拜以后,进入的下一个崇拜阶段,这个崇拜行为脱离了实际,是对幻想对象的崇拜。

偶像崇拜的对象是人们对幻想中的优秀人物,而偶像崇拜的心理,是人们对这些人物的一种依恋。

而依恋所达到的程度,就是人们参与偶像崇拜时的个人态度,而在这个崇拜过程中,过于理想化和过于看重崇拜对象的完美程度,就可能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执行为。

02

再次,在偶像崇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同一性的心理,之所以会出现偶像崇拜的现象,是因为人从儿童阶段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迈入成长阶段中,受到对父母的依恋心理影响,将情感转移到异性对象身上,这种依恋带有爱慕情感。

由此可知,爱慕式依恋是个体希望能够与偶像亲密接触,发展成恋人或者爱人的关系。认同式依恋是个体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偶像那样的杰出人才。

不同的个体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成长发展后,最初形成的依赖是近距离对象的依赖,发展成远距离对象的依赖,最终转变成自我肯定、自我认同的心理。

这种心理变化过程是个体在寻觅同一性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也带来了风险。

所以在变化过程中个体经历的相关教育十分重要,通过教育的引导力量,促使个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促使最终的心理变化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借助于崇拜对象的精神引导力量,个体可以提高自我要求,对未来的发展有一个初步规划。

偶像崇拜的对象,即是在公众中同时具备讨论热度以及娱乐性的人物,研究人员将这类人群看作是明星。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崇拜对象大部分是明星。

与此同时,国外学者认为崇拜对象中有一部分是正能量人物,有部分人群将他们看作是榜样,能够发挥示范性作用。

基于此,大部分国外学者有一个共性的观念,在他们看来孩子的第一个榜样就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举止深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而且是孩子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示范对象。

因为在孩子成长环境中,无时无刻的都会受到其父母行为和语言的影响,并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进行模仿,最终形成了孩子的最初性格。

如果孩子的父母语言水平较高,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所接触到正确语言的概率会更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孩子的语言水平,并且树立了正确的认知,使孩子能够在优秀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03

对于青少年来说,榜样可以发挥出他们的引导力量,让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要求,成为青少年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正能量。

如果缺失了榜样的力量,那么在成长过程中就没有可供模仿的优秀对象了。

对于国外学者的研究工作来说,他们将替代学习理论看作是榜样偶像认知,简而言之,是除了父母以外对其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学习,提升相关技能并提升精神世界发展的水平。

从这个角度上说,模仿就是认同,但有些学者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模仿和认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对于青少年来说,模仿更能促使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国外的文献资料可知,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工作立足于心理层面,并且在国外的研究资料中,偶像和榜样紧密相连,但从理论上来描述,榜样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并且具备完全正面的特征。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偶像越来越具有多元性和自主选择性,偶像这一对象比榜样分析起来要复杂得多。

之所以会出现偶像崇拜的情感,是因为个体对喜欢的人物产生了情感依赖,也产生了社会认同感,可以看作是个体对偶像的学习和依恋。

我们可以将偶像崇拜看作是价值观体现方式的一种,可以通过偶像崇拜体现出在青少年时期产生的价值观内容。偶像崇拜体现了价值观,也可以将它看作是一种信仰。

对于现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偶像崇拜心理正处于变化状态中。

最初的崇拜对象是以政治人物为主,可以将这类崇拜对象看作是生产型偶像,现在的崇拜对象以文化人物为主,可以将这类崇拜对象看作是消费型偶像。

人类最初的崇拜对象是神话人物,发展至今崇拜对象变成了文化人物。最初的崇拜是单一的崇拜,现如今已经发展成多元崇拜,也包括了其他思想层面的转变。

处于青少年时期,人类的心理建设程度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他们看来,青少年偶像崇拜容易出现盲目模仿的行为,没有体现精神偶像的作用。

04

有学者立足于社会学的角度开展分析,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偶像崇拜的现象,原因可以分为两方面内容,一方面,青少年受到了人际吸引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偶像崇拜的现象。

另一方面,在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产生了偶像崇拜的心理。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需要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需要一个渠道来宣泄内心的感情,需要一个媒体来寄托感情,最终形成了偶像崇拜的情感。

青少年群体容易出现偶像崇拜的现象,并且这个现象的发展历史由来已久,可以说是青少年群体必须经历的情感阶段。

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文化内容和价值观都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受到偶像魅力的吸引,最终形成了偶像崇拜现象,并且身边的伙伴的行为对青少年也会产生影响。

研究者针对偶像崇拜与思政教育开展了研究,描述了前者对后者的正面影响以及负面影响。

他们认为过度的偶像崇拜心理,体现了青少年精神层面的缺失问题,过度的崇拜行为也会给思政教育带来不良影响。

例如青少年的审美严重受到偶像的影响,现如今审美观朝着不良方向发展,体现了庸俗化特点。

并且不利于青少年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他们很难产生独立的见解以及独立的人格精神,这会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树立。

反之,理性且适度的偶像崇拜行为会具有较高的德育价值,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促使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较为丰富,促使他们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

另一方面可以促使青少年正确认知自我,借助于偶像的引导力量,让偶像来激励青少年成长,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寄托。

网址:如何发挥偶像崇拜价值观对青少年群体积极的引导作用? https://mxgxt.com/news/view/136846

相关内容

娱乐明星偶像崇拜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
“90后”青年偶像崇拜现象与价值观演变解析
透过偶像崇拜问题分析当代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社会变迁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的社会学分析.pdf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学与社会学分析
偶像崇拜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高中生和中师生的偶像崇拜调查分析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心理原因剖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