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吴秀波成为澳大旅游大使后不久,易烊千玺担任丹麦旅游形象大使又火速蹿升至微博头条。人气明星渐成为旅游圈新宠,粉丝经济在高频产品圈所展现的神奇效果,放在低频的旅游业能否奏效?
目的地加码明星代言成热潮
事实上,各大旅游目的地找明星代言并非鲜事,明星自带流量的属性高效促进了目的地的推广进程,长兴未衰。不少当地旅游局邀请当红明星担任形象大使,邀请他们前往拍摄宣传海报、微电影、甚至直播旅行。
外旅局热衷于借明星代言达到迅速拓展本地市场的目的:去年4月,瑞士国家旅游局正式任命黄轩为其首位形象代言人;去年6月,胡歌担任英国旅游局“友好大使”;去年11月,刘烨出任以色列旅游形象大使......
偶像光环为目的地品牌赋能
旅游目的地纷纷选择在明星代言上烧钱,抢流量的背后,出于哪些考虑?
提升曝光率,抢夺眼球
在泛娱乐时代,明星可以极大增强旅游广告的吸引力,从而提升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比较非典型的如:鹿晗无意间与外滩的一个而邮筒合影,其粉丝竟为了“和偶像近一点”,在邮筒前排队至深夜。可想而知,目的地选择了合适的代言人,为品牌引来关注和话题,进而产生流量变现更不在话下。
提炼目的地整体形象,塑造品牌差异化
有网友指出,目前目的地不是缺乏特色,而是特色太多,反而难以游客印象深刻。明星代言本质上是将目的地拟人化,借以充分向消费者展示其定位与调性。从目的地众多特色中提炼出一个具体的形象,可以迅速将其从千篇一律的同侪中脱颖而出,塑造品牌的差异化。非典型的如:亚洲首席“小鲜肉”熊本为日本熊本县代言。
迎合目的地消费主力军人群
近几年各大旅游报告显示,在旅游消费市场中,二三线年轻人逐渐崛起,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力量群。他们特有的“追星”文化与说走就走的旅行态度,是部分目的地通过明星代言想锁定的精准消费人群。
请明星代言是否是饮鸩止渴?
明星代言虽然能速度吸引眼球,增强目的地品牌的分享率与知名度。但是否只是一时光鲜,不能持续发力?这需要考量以下几点:
明星与目的地的契合度
明星代言并非万能,当所请明星偏离品牌定位时,会让品牌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反之,则事半功倍。如胡歌担任中英旅游友好大使,协助推广英国这一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不论是其绅士气质,亦或他的“多面才情”,与“非凡英国”的定位都十分贴合。
传播策略与目的地品牌的统一
目的地宣传服务于品牌与产品,因此如何设置明星代言的宣传策略与传播渠道,都应优先考虑目的地的定位与传播策略,否则明星很可能“喧宾夺主”,稀释目的地品牌的自身价值。比较成功的例子如:高晓松与新西兰旅游局合作推出《晓说:中土世界新西兰》特辑,在高晓松系列视频节目的深刻解读下,新西兰的历史文化魅力大放异彩。
粉丝是否买单
利用明星效应将目的地拉入消费人群的视野中,最终促成粉丝消费才是企业商业运作能力的最终评判标准。那么能否促成粉丝消费?首先要考虑的是该明星的粉丝是否是目的地品牌的目标受众。其次,相对于与偶像“同框”,他们更注重目的地的整体体验。“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噱头的背后应是日益完善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否则看似热闹的明星代言终将沦为昙花一现。
写在最后
吸引眼球可以有,实力圈粉不可缺。相较于明星代言,口碑营销、全民代言更酷。同时,不论是明星代言,亦或近几年兴起的网红直播,如何持续跟进热度,将明星效应转化为目的地资源,都是难点重点。小鲜肉能否撬起旅游圈的一角江山,我们且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目的地营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