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文心】三评“理性追星”之一:破解饭圈底层思维 培养独立健全人格
作者:许 莹
应援打榜、私生代拍、刷量控评、互撕谩骂、反黑拉踩……近年来,关于青少年非理性追星的事件不在少数,“被追者”更是苦不堪言,不仅其个人生活受到较大影响,与之相关的业缘关系也被迫卷入粉丝争战:剧中CP无辜躺枪、资方被迫出面道歉、活动卷入排位战,本应是最该互相关照、彼此成全的关系,却被盲目追星者自导自演为“我愿意为了你与全世界为敌”的闹剧。严密窒息的爱,是画地为牢,更是作茧自缚,“饭圈”思维裹挟下,明星所带来的巨大“声量”也会成为合作者不得不时刻警惕的一块“心病”。
2021年,中央网信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制定了取消明星艺人榜单、严禁呈现互撕信息、不得诱导粉丝消费、规范应援集资行为等十项措施,对饭圈乱象进行了严厉整治。此后,文娱产业中饭圈文化的失范行为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但我们也应当警惕,“饭圈”思维大有变体、蔓延、外溢之势——乒乓球运动员王楚钦在机场被跟拍、全红婵粉丝质疑“裁判压分”的论断不绝于耳,甚至衍生出对陈芋汐和陈芋汐家人的攻击……这些文娱产业中似曾相识的常见“把戏”又在体育界公开上演。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表示,全国体育系统将全过程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对体育领域的侵蚀。要把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的意识和要求,融入运动员选拔、培养、输送、安置的全过程,融入体育赛事活动组织、服务、监管的全过程,并在思想教育、宣传引导、风险防控等多个方面采取有力有效举措,推动形成多部门协同配合、全系统聚焦发力的共治格局。
不只是在影视演出、体育竞技等方面,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饭圈”思维裹挟下滋生的“引线”和“温床”还有很多,比如在社会公职人员、高校教师、学术研究者中弥漫着“造星式”的炒作方式,饭圈文化侵入网络直播间进行谩骂攻击、绑架平台决定,疯狂跟踪、偷窥、曝光公众人物的个人隐私,粉丝通过有组织的“养号”行为,对作品进行高分“控评”……“饭圈”在各个平台抢夺话语权,这些意见表达不在于是好是坏、是贬损还是过誉,而在于脱离本体的虚假声音污染了真实讨论与客观评价环境,而气势汹汹的集体性力量,无异于一场线上霸凌。尤为值得警惕的是,相关自媒体看热闹、蹭流量、挑事端的做法无异于吃“血馒头”,为畸形饭圈文化提供了话语土壤,在多重煽动力量中,不光彩的拉踩诋毁,毁人之誉、得己之利,利用畸形饭圈文化令他者雪上加霜,最终只能带来对行业的整体性伤害,无人能逃其反噬。
畸形饭圈文化具有显著的低龄化、极端化特点。就低龄化而言,“95后”“00后”“05后”为主体的广大青少年儿童是此类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代人盲目追星的表现方式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过去是粉丝个体对偶像在现实生活中的极端情感投射,最典型的案例是刘德华粉丝杨丽娟逼父跳海追星事件。而如今,饭圈文化中的个体聚集为群体,具有了明显的组织力量和朋辈效应。在心理学中,朋辈效应对人的影响十分重要。2000年前后出生的孩子可以被视作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他们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独享父母的宠爱,却鲜有兄弟姐妹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关爱。现代家庭的人员结构使得孩子在家中缺乏同伴对话,而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对于父母时时刻刻的监护,接受意愿度又很低;走出家庭,学生在假期忙于应对各种单向传播模式的学习培训,进一步降低了他们与同龄人互动联结、培养关系的机会。事实上,积极的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看待自我、发展健全人格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关系有助于青少年儿童的社会化,从而满足青少年儿童的三种基本需求,即归属、认同和尊重。然而,现实生活中同伴关系的缺位,导致青少年儿童转战网络虚拟空间衍生而来的饭圈组织以获得此种心理补偿。
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无论从社会层面还是家庭层面,想方设法扩大孩子们的“朋友圈”,多为孩子提供参与各类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的机会,帮助孩子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培养积极向上、健康稳定的同辈关系,让孩子从中汲取成长所必须的精神养分,才是疏导追星行为更为合理的方式。对于青少年群体所喜爱的影视明星等,家长也可用平等对话的姿态介入,例如通过影视游学等方式,让明星成为调动青少年儿童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就极端化而言,以二元对立与群体极化为特征的“饭圈逻辑”,正在使辩证思考的独立精神日渐萎靡,而这种对于精神家园的戕害比氪金、时间精力的大量投入等更值得人警惕。“我偶像一定没有错”“我偶像讨厌的人做什么都不对”的饭圈思维导致立场先行、情绪主导、党同伐异,理性沟通的渠道被封闭了,利用强大的组织能力强行让每一个人闭嘴,最终也会带来反噬,要知道,饭圈文化本身也会被人用作挑唆矛盾、制造事端、收割流量的工具,引战、热搜等都可以成为利益链条上明码标价的因素,不断升级的互撕互骂声中,没有人是真正的赢家,而都将成为内耗成本,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将为脱离事实的个人好恶与群体争战而买单。
全社会都有责任为青少年儿童营造理性、平和、包容、尊重的对话空间,而与粉丝紧密相关的“明星”也应在极端化追星行为发生时积极发声、正确引导,不做沉默的羔羊,以身作则为青少年儿童树立保持个人气节、独立辩证思考的优秀榜样。
(作者系文艺评论家,北京评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责编:刘冰雅 ]
网址:【四海文心】三评“理性追星”之一:破解饭圈底层思维 培养独立健全人格 https://mxgxt.com/news/view/130279
相关内容
探究饭圈文化,独特群体文化现象解析饭圈文化
饭圈乱象如何休?浙江政协委员:破流量崇拜 对明星艺人综合评价
[原创评论] 加强饭圈治理,营造健康精神家园
追星族呈现低龄化趋势 莫让“饭圈”变怪圈
人民日报评论:反思“吴亦凡事件” 不良粉丝文化该凉凉了
“饭圈” 文化:疯狂与理性的边界
吕鹏、张原: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
娱乐圈的四大未解之谜,既是圈子的底线,也是对明星人格的尊重
饭圈乱象整治迎来大动作!微博宣布下线“明星势力榜”,倡导粉丝理智追星→十大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