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文化
饭圈文化,是一个文化术语,指的是粉丝群体自发组织起来,为支持的偶像进行应援和推广的现象。 [1]“粉丝”英译“fans”,谐音一转,“饭圈”由此而来,通常是指由一群对特定偶像支持和喜爱的人组成的社群,凭借高度的组织化、强大的执行力、强烈的情感共鸣,经常成为热搜的常客、刷屏的存在。 [22]通常所说的“饭圈”指的是围绕特定偶像形成的粉丝社群。这个概念本身是中性的,积极方面看,它有助于推动粉丝经济和文化产业链的发展。 [14]
饭圈文化涉及粉丝群体围绕喜爱的艺人或节目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其中粉丝们不仅支持偶像,还进行交流、分享和组织活动。 [10]
饭圈文化起源于娱乐领域,涉及粉丝团体通过打榜、应援等方式积极推广偶像,以提升其商业价值。随着饭圈文化的发展,饭圈变了味,粉丝不计成本疯狂打榜,和其他粉丝群体互撕对骂超越道德下限,为了流量不顾法律红线恶意营销或造谣。自从饭圈文化开始拓展到体育圈,这些饭圈乱象也层出不穷。 [11]
古代的饭圈文化
"饭圈文化",古代也有类似现象,但表现形式和现代有所不同。古代的粉丝文化往往体现在对文人墨客的崇拜和追捧上,如对苏轼的追捧,甚至有粉丝通过赠送礼物来获取偶像的墨宝。 [15]
现代饭圈文化
起源
饭圈文化起源于欧美,最初随着流行文化的传播而兴起,如迈克尔·杰克逊等明星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狂热粉丝。这些粉丝群体有组织地支持偶像,进行各种活动。韩国娱乐业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文化,使其在吸引粉丝和培养忠实支持者方面更为系统化。在中国,饭圈文化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16
]
发展
“饭圈”是粉丝因明星偶像而产生,并以明星偶像为中心,依托各种网络社交媒体建构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以“追星”和“造星”为核心、具有鲜明集体特征的“饭圈文化”。 [17
]
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消费社会的兴起,粉丝文化研究开始关注消费者行为,伯明翰学派对消费主义的研究标志着重心从生产转向消费。80年代,随着港台和中国内地文娱明星的兴起,中国开始出现追星现象,这时候粉丝与偶像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 [18]
进入90年代,受布尔迪厄和鲍德里亚等理论影响,学者们开始探讨粉丝群体的社会文化属性,粉丝文化仍被视为亚文化。千禧年后,随着选秀节目的流行,如《超级女声》,粉丝文化开始与商业利益紧密相连,粉丝经济初现端倪。 [18]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平台的发展,粉丝能够更便捷地与偶像互动,粉丝经济进一步发展,粉丝不仅消费作品本身,还大量购买周边产品。粉丝群体的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提高,形成了所谓的“饭圈经济”。娱乐公司通过“造星”策略大量推出流量明星,粉丝团体在维护偶像形象和扩大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8]
现状
近年来,“饭圈”文化频繁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有时引发争议。这种文化现象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极端和不理智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也给相关领域带来了负面影响。 [19-20]
饭圈文化
积极影响
情感共鸣与共同文化参与
互联网时代的深度发展以及偶像文化的盛行,使得以饭圈文化为代表的圈层化现象成为当代许多年轻人的主流生活方式。粉丝圈形成了一个空间,这个空间的定义方式是对俗世价值和行为的拒绝它宣扬了深藏的情感并热情地拥抱了乐趣。不难发现,饭圈文化中,粉丝对偶像的选择与追随,都反映着其自身的价值认同,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 [21
]
偶像对于粉丝来说,既是情感寄托,也是自我理想的投射。粉丝们通过各式各样的应援方式表达对偶像的支持与喜爱,也通过这些方式确立自己在群体内部的地位,与偶像以及饭圈其他成员之间建立独特的情感联系,获得群体认同。 [21
]
形成专业化产业链
“圈层化”拥有强大的集中优势。互联网作为催化剂,极大加速了圈层化的进程,饭圈也展现出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的新面貌。如今的“饭圈”不再仅仅是喜爱同一个偶像明星的粉丝群体的简单聚集,而是形成了纪律严明、分工明确、组织严密、行动力超强的专业化产业链。 [23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饭圈群体依靠其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短时间内筹集大量物资与善款,其筹款金额、办事效率以及资金的透明度都得到了无数圈外人的称赞。 [23
]
实现自我价值认同
饭圈群体与乱港分子的斗争,社会各界也开始改变对饭圈的负面认知。饭圈成员基于最初对偶像的维护心理,将自己的圈层与整体社会相连,实现了与主流价值的有效融合,使“饭圈女孩” 的正能量形象开始深入人心。 [23
]
消极影响
情绪宣泄激化社会矛盾
在资本的操纵下,偶像“idol”流水线般大批量生产,从业务能力到道德素养都参差不齐,“塌房”“爬墙”情况时有发生。个体粉丝很容易被“饭圈”中偏激的非理性意识裹挟,粉丝基于保护心理,偏袒自家偶像而展开骂战,导致群体极化,滋生网络暴力,从谩骂到人肉,无数网民深受其害。公共讨论缺乏底线逻辑和制度规制,甚至走向“为反对而反对”的观点混战,中间的声音几乎消失。与此同时,骂战中也参杂着个人情绪宣泄的因素。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社会成员的压力与日俱增,且在现实的生活圈子中无处发泄,部分个体利用网络的匿名性特征,将自己隐藏在情绪高昂的人群中,趁机泄愤,宣泄个人情绪,导致骂战由维护偶像上升到人身攻击,甚至从网络延伸到现实,极大激化了社会矛盾。 [24
]
影响社会价值认同
“饭圈”中的成员,长期生活在“粉头”“大V”等营造的拟态环境中,对偶像形成了盲目的崇拜,缺乏理性全面的了解与认知,“饭圈”中的意见领袖可以轻易地掀起“民意巨浪”,不同意见的表达风险极高。基于对优势意见的屈从心理,粉丝会迅速且坚定的接受群体的共同认知,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念。 [25
]
在“沉默的螺旋”机制的作用下,饭圈也变成了禁锢粉丝群体的一座“牢笼”。对饭圈文化深信不疑的个体时常将饭圈中的相处逻辑从线上带到线下,处理事情往往情绪先行、张扬个性、漠视规则,拒绝复杂的深度思考,因而更难以获得批判性思维和理性处理问题的能力,影响了其正常的现实生活与社会交往。同时,饭圈文化的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排他性、极端化等特征的饭圈文化侵占了主流价值观的场域,主流文化面临着被解构的困境。大量社会资源与注意力从国计民生等重大领域转向娱乐行业,亚文化话语下的个性表达冲击着原有的社会认知,“娱乐至死”的时代表征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的价值认同。 [25
]
加剧现实孤独
饭圈内的许多成员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社交空间,有些还借互联网技术之便成为了群体内部的“意见领袖”,生活重心极大倾斜于为其偶像的打榜应援和饭圈秩序维护上,忽略甚至刻意回避现实的社会交往。特定的文化和理念在饭圈内部不断凝聚,又因无法突破的“次元壁”使其思想得不到更新,文化排他性现象日益加剧,群体成员与现实社会越来越疏离。 [25
]
饭圈乱象
2024年8月3日晚,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后,部分网民发表攻击诋毁运动员的言论,其中,某网民8月4日凌晨发帖诋毁相关运动员和教练员,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面对这种在以往奥运会很少出现的新问题,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迅速展开调查,并依法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打击。这种及时行动不仅有效维护了网络的正常秩序,也体现出保护运动员合法权益的坚决态度。同时,这类事件也提醒人们,需要进一步关注并遏制体育界“饭圈”乱象。 [5]
2024年8月13日,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区分局发布警方通报,近日,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一女子在网络社交平台辱骂、诋毁中国国家队运动员和教练员,现其已被刑拘。经查,王某(女,38岁,居住地:广州市番禺区)自2024年5月以来,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多次发表辱骂、诋毁中国国家队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言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其行为已涉嫌扰乱网络秩序和公然侮辱、诋毁他人。目前,嫌疑人王某已被广州番禺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6]
2024年8月3日晚,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后,部分网民发布攻击诋毁言论,其中,某网民8月4日2时12分发帖诋毁相关运动员和教练员,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公安部网安局对此高度重视,迅速开展工作并部署北京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对其核查调查、依法处置。 [3]
2024年8月6日,北京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贺某某(女,29岁)抓获归案,其对在网上发泄情绪,发表诋毁相关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言论供认不讳。北京公安机关已依法将其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3]
2024年8月,小红书、B站等多平台集中整治体育饭圈,六千多个账号被处置。截至8月6日,小红书发布6期治理公告,清理相关违规信息1.9万余条,下线违规话题24个、对“梦里啥都有”“两百万”等749个违规账号进行禁言处置。哔哩哔哩清理跟评、弹幕等违规互动信息58652条,对1639个违规稿件采取管控措施,封禁4553个违规账号。虎扑清理相关违规内容18323条,对946个账号根据违规程度予以阶梯封禁、永久禁言处理。咪咕视频处置违规互动信息77万余条,对“雒***雷”“平***音”“淘*夕”等24个违规账号予以禁言处置。 [4]
2024年8月13日,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区分局发布警方通报,王某(女,38岁,居住地:广州市番禺区)自2024年5月以来,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多次发表辱骂、诋毁中国国家队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言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其行为已涉嫌扰乱网络秩序和公然侮辱、诋毁他人。嫌疑人王某已被广州番禺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7]
2024年8月28日,体育总局召开整治体育领域“饭圈”乱象专题工作会。体育总局局长、党组书记高志丹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把整治“饭圈”乱象纳入体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范畴,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坚决遏制体育“饭圈化”愈演愈烈态势,坚决铲除畸形“饭圈文化”在体育领域滋生滋长的土壤和条件,为体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实现营造稳定有利发展环境。 [9]
饭圈乱象治理
要把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的意识和要求,融入运动员选拔、培养、输送、安置的全过程,融入体育赛事活动组织、服务、监管的全过程,并在思想教育、宣传引导、风险防控等多个方面采取有力有效举措,推动形成多部门协同配合、全系统聚焦发力的共治格局。要清醒认识到,“饭圈”乱象对运动员身心健康成长、运动队为国争光能力、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都极为不利。体育不应该、也不允许成为畸形“饭圈文化”继续滋生的“引线”和“温床”。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全国体育系统必须高度警惕、快速行动。(国家体育总局 评) [2]
“饭圈”乱象已经严重干扰中国乒乓球队的正常训练和比赛,对运动员、教练员与管理人员的工作、生活、家庭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更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中国乒协坚决支持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依法打击整治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行为,并强烈谴责任何违法犯罪行为。(中国乒协 评) [8]
比起氪金、时间精力投入等,更可怕的是“饭圈文化”具有高度排他性和攻击性,形成了以二元对立与群体极化为特征的“饭圈逻辑”。原本圈小的时候是“我们家好”,圈大了变成了“只有我们家好”,再后来演变成“别人家都坏”。他们只有对立、没有是非;他们为了偶像“愿与全世界为敌”,对别的“爱豆”搞阴谋论、泼脏水;他们只相信“我认为”的结果,对不同的声音围攻、举报。这算是喜爱吗?不,这是偏执,是疯狂,是戾气,是画地为牢,更是作茧自缚。长此以往,只会在网络狂欢中加剧现实孤独,在娱乐至死中变得更加精神贫瘠。(南方日报 评) [12]
说回饭圈文化。有的粉丝表示感到“身不由己”,那为什么不彻底跳出饭圈的种种怪圈?如果明星看重昂贵礼物而轻视手写信件,这种人值得被喜爱被追随吗?如果明星反而要靠粉丝的力量才能“成器”,粉丝为何要下这么大力气栽培一个无亲无故的陌生人?事实上,粉丝群体越是用力应援,越会让饭圈的局外人觉得明星没什么真本事,只能凭宣传来造势,只能靠贿赂博出位,反而会让明星长久地困在“流量明星”的小格局当中。粉丝之爱明星,也该为之计深远。(中工网 评) [13]
网址:饭圈文化 https://mxgxt.com/news/view/111959
相关内容
什么是饭圈文化饭圈文化:一种独特的粉丝文化现象
粉丝文化与饭圈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娱乐圈饭圈文化是什么意思
探究饭圈文化,独特群体文化现象解析
“饭圈”文化的引导与规约
泛谈中国“饭圈文化”(上)
饭圈文化的故事,,
“饭圈” 文化:疯狂与理性的边界
饭圈文化的定义和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