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夏,芒果新综艺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一开播,便引发热议。让无数新老阿姨重新开启“追星”模式。
“我的青春又回来了”
“怎么还是那么帅”
“他变了,变得好好笑哦”
“让让,让让,大湾区来了”
“他为什么还在,节目组不知道剪掉吗”
节目刚播出两集,反响比《姐姐》好,第一场上中下三集累计播放量达到6.5亿多次。超出节目组的预期,也超出观众的期待,简直不要太好看!
仿佛自己又要成为哥哥们的小粉丝,对着屏幕发出弹幕“加油”、“好帅”、“好好笑”、“好想哭”……
看到这一幕,突然能理解现在年轻人追星时的心情了。
就是把“偶像”当“男朋友”、“老公”、“儿子”来看待,使劲地追捧,用心地呵护,“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毕竟明星们,特别是很多新人,形象都是靠团队打造出来的,很完美、无瑕疵,表面上看上去都很Nice。
不像那些已经在娱乐圈打拼多年的“老”明星,他们的生活与工作早已呈现在公众面前,现实是什么样的人,老粉们都一清二楚。
但凡能存留至今的“明星”,都必须是经得起时间的“打磨和洗礼”。
也就是说,人品有问题的话,他们早就消失在“人海”中了。
粉丝们会自动脱粉,资本也会抛弃他们,“圈子”也不会允许他们继续当“搅屎棍”。
02.
近年来,娱乐圈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洗牌,从早期的范冰冰,到近期的郑爽、吴亦凡、霍尊、张哲瀚。
事实证明,无论流量有多大,践踏道德、法律、民族底线的行为,终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当这些流量明星“出事”之后,我们看到很多粉丝还在帮着“洗白”,觉得挺可笑。
这让我想到,之前看过的一道“公务员题目”。说的是,如果有一天上级突然来检查,发现办公室的人不是在玩手机,就是在闲聊,而你也是其中一员。面对这种情况,你觉得作为上级应该怎么处理?
说实话,当时看到这道题,觉得有点懵,因为脑子里出现了两个矛盾的声音。
一是,“我”也在玩,应该为自己找个开脱的理由,怎么招也要保住这个“饭碗”才行呐;二是,“我”确实是上班时间没在好好工作,应该要接受上级的处罚。
第一种想法,就跟这些粉丝的言论是一样一样的。明知道,他们“偶像”的做法是错的,但就是想方设法要找个为错误言行“开脱”的理由。
“完美”的泡沫被打碎了,不愿走进现实,承认“这次真的错了,必须接受惩罚”。
特别是,有些“处女座”、“完美主义、“王子公主梦””的人,就是无法接受自己追捧的人突然跌下“神坛”。
因为他们总是相信,自己看到的,表面上的“那个人”就是最真实、最纯洁、最善良的。
可明星们“真实的世界”,有几个粉丝又真正了解。
03.
那些“被时间遗忘”、“被市场淘汰”的明星,总是有原因的。
真正有作品且人品好,对自己要求严格、爱岗敬业、家庭幸福的好歌手、好演员,谁又会忘记呢?
就像披荆斩棘舞台上的“哥哥”们,有黑料,也会被挖出来。第一场公演之后,霍尊就退赛了,没再出现第二场公演里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放在娱乐圈里,也同样适用。打铁还要自身硬,外因还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经得起考验才是众望所归。
有“黑料”,就会被扒出来,别逞侥幸心理,以为资本、公关是万能的。
别忘了,群众(网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流量为王的时代,终将敌不过正义的力量。
所以,也想对那些还在苦苦挣扎的粉丝们,说句,醒醒吧,错了就是错了,就该接受惩罚,让你的偶像离开公众视线之前,最后做个有担当的“人”吧。
因为粉丝们越是为自己偶像的错误言行“找理由开脱”,越是令人反感,越会受到各界关注,越会引人重视。
结果就是,正好给娱乐圈立了个“典型”。
04.
明星出事后,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看点,就是该明星粉丝的反应。
脱粉,是正常现象。
说明,这个集体里面,有着正义感、理性思维能力的人还是挺多的。
他们敢于面对现实,能够坦然接受“打击”,并且能很快适应下来 。
有些大粉可能会发表言论,批评指责自己“偶像”的错误言行,加入众网友的“讨伐”大军。
有些小粉就是生气,后悔自己怎么粉了这么一个人,然后脱粉回踩。
有些忙着删文,清理照片,注销账号,着急着与“偶像”脱离干系。
有些无缝链接粉起了其他人,转眼就忘了前偶像。
那些职业粉头呢,当然是直接跑路。因为他们本就不是什么真正的粉丝,平时主要负责带节奏,套路粉丝出钱应援之类的。金主倒下了,他们自然也就离开了。
至于其他一些还在帮助犯错明星“洗地”的人,她们也并不无辜。
她们可能大多数年龄偏小,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大是大非的认知。但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哪怕你是未成年,也应该有所约束。
不能把“不懂事”,作为为所欲为的借口。
05.
作为明星就应该以身作则,传播正能量,树立正面形象,做好广大粉丝,特别是年轻人的榜样。
身为一个公众人物,如果起不到榜样的作用,那么“追星”将变得毫无意义。
当然,作为粉丝,我们自己也应该具备一定的认知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总是被人牵着走。
每个人都有追星的权利,但是方法和目的不一样,这也决定着他们最终收获不同的结果。
追星,这件事本没有什么错,毕竟有的时候,人也需要有个精神寄托。但如果是“疯狂追星”,就要另当别论。
我们知道,大多数粉丝是年轻人,尤其学生偏多,他们的人格发育尚未健全,思想不够成熟,常常把自己的“偶像”作为模仿参考的对象,但是日常生活中又表现得很正常。随着阅历的增长,他们的追星行为可能慢慢得到改善。
有部分粉丝可能会把追捧的明星当成自己的“另一半”,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偶像”付出金钱和时间,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被偶像看见,爱上自己,有点“妄想症”的感觉。这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建议接受心理咨询。
还有一小部分粉丝被称为“私生饭”,他们跟踪、盗取明星隐私,闯入私人住所,甚至威胁,或是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这种行为属于精神疾病,需要就医问诊,配合药物治疗。
当然,后面两种过激行为,并不值得提倡。
06.
明星与粉丝之间有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粉丝寄托的是他们无处安放的情感,而明星得到的是认可与支持。
无论谁离开谁,都会有种不适感。
我们并不反对追星,因为这是你的自由。
但仅仅希望,你追的那个人,能让你遇见光,有光就能有力量。
— THE EN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