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捧,但可别捧杀

发布时间:2025-05-19 06:27

图片

奥运激战正酣,坊间谈论正欢。巴黎奥运会开幕以来,赛事话题和赛场趣事,几乎每天都成为舆论焦点,特别是亿万国人关注的明星运动员,俨然成为当下顶流。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海量关注背后,虽多数都是点赞之誉,但其中夹杂着些许不和谐声音,更值得深思: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态度,来关注这些身披五星红旗的运动员?

图片

8月3日,孙颖莎(上)、陈梦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从乒乓球女单赛场近乎一边倒的拥趸,到孙颖莎无缘金牌后的各种异样言论,再到某知名品牌押宝其夺金后的宣传物料曝光引发争议,甚至网络上还出现了歪曲事实的剪辑和到运动员、教练员个人社交平台上的指责、谩骂。探寻事件根源,她也只是输了一场相对重要,奥运会的决赛,而对手还是同样优秀且励志的中国运动员。

郑钦文突破历史的夺冠后,点燃了国民的激情与热情,更触发了众多商业合作品牌竞相庆祝的浪潮,更有广大网友甚至是官方媒体开始替其算起了收入账,拿下这块奥运金牌后,能带来多少代言收入?她在收入上赶超前辈李娜需要多久?而真正关注网球、关注网球郑钦文的球迷,则开始聚焦在她在四大满贯公开赛未来的前景,毕竟这才是网球这项运动中最顶尖的赛事。

图片8月3日,郑钦文庆祝夺冠。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随着运动大众化普及和商业资本的注入,明星运动员的参与公众活动、商业代言甚至娱乐节目层出不穷,从娱乐圈兴起的“饭圈文化”大有向体育圈蔓延之势。一时间,体育精神和竞技水平,似乎成了公众关注的次要焦点。

相对于娱乐明星的关注度与曝光度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体育明星从来都是以成绩作为其知名度的根本支撑。对于这些勇攀新高、为国争光的体育明星,我们理应追捧,但莫要捧杀。

今年22岁的郑钦文和24岁的孙颖莎,竞技体育的职业生涯仍处于上升期,未来还有洛杉矶奥运会甚至是布里斯班奥运会在等待着她们,同样还有世乒赛和大满贯公开赛等重要赛事在召唤着她们。

透过本届奥运会,我们也欣喜看到了国内运动员灵动一面。以“00后”为主要群体的年轻运动员,在奥运赛场内外,拉满了松弛度和正能量。

潘展乐那句霸气的“冠军是我们了,不满意的应该是别人”;

全红婵在镜头之下毫不掩饰地给自己偶像送上亲吻;

张雨霏一边擦拭眼泪,一边礼貌地向观众致意;

何冰娇在领奖仪式上手持西班牙奥委会的徽章站上领奖台,致敬因伤退赛的对手……

图片

8月4日,中国队选手潘展乐(右)在最后阶段冲刺。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让人会心一笑的画面背后,是这届“小孩哥”“小孩姐”实力与心智同频闪耀在奥运赛场上,也给了关注奥运、关注体育的公众更多期许。这一幕幕或惊艳或暖心场景,是中国运动员用实力支撑的底气,是中国新一代年轻人更清晰且正向的价值观,是包容开放的中国与奥林匹克精神更深更广的融合传承。

本条微信由大观新编辑制作

文字:李元臣

编辑:小雨

美编:张强

校对:王涛

责编:秋菊

主编:李元臣

监制:穆军、宋伟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可以捧,但可别捧杀 https://mxgxt.com/news/view/1277293

相关内容

王智远:捧杀思维。
吴彤你把我儿子骗来,就好好对他,别搞捧杀这一套
被陈可辛捧红的明星
这样的“互相吹捧”可以多来点
总说我捧杀赵今麦,但实际上杨幂都爱上了她
难道说得不对吗?人民日报评论:莫让“胖东来们”陷入到“棒杀”与“捧杀”泥潭
50岁何炅以“捧杀战术”在《向往的生活》证明了社交高手的魅力!
相爱相杀!于正将她从小角色捧成大明星,这个夏天又用新人秒杀她
何炅“捧杀”黄磊,完美人设瞬间崩塌!
偶像可以平庸,但别“摆烂”好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