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背后的“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4-12-10 04:45

“今年有位97岁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叫‘足够好’!”“‘隔壁邻居’日本,今年又有科学家获奖了。”尽管“缺氧诱导因子”“物理宇宙学”等专业名词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是自北京时间7日傍晚起揭晓的本年度诺贝尔奖,还是频频占据“热搜榜”前列。

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今年再次与中国无缘,难免有些令人遗憾。不过,诺奖背后,仍有一些“中国故事”。

中国情缘

新老诺奖得主来沪对话

“两位世界顶尖科学家此前应邀,将于10月底来上海参加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加冕诺奖后,他们还有时间成行吗?”这是不少人的疑惑。论坛发起方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给了大家一粒定心丸:201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威廉·凯林和格雷格·塞门扎,在获奖后均明确表示,将如约来沪!

比这两位更早步入诺奖殿堂的挪威夫妇梅·布莱特·莫索尔和爱德华·莫索尔,因发现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的研究被授予2014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接受新民晚报记者采访时,他们“隔空”寄语两位新晋得主:突然之间,诺奖获得者成为了世界科学大使——我们有机会、也有责任,为科学而奋斗,激励下一代人。“但必须提醒的是,他们应该继续从事自己获得成功的日常科学工作。”再过半个多月,新老诺奖得主将在滴水湖畔见面,相信他们的同台对话,会擦出闪亮火花。

和去年相比,金秋十月即将走上临港“星光大道”的科学家阵容,将更加璀璨耀眼——约70位世界顶尖科学家与会,包括4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20多位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图灵奖、麦克阿瑟奖和菲尔兹奖等获得者。

这些全球“最强大脑”将为上海带来一连串惊喜——在今年新设的“莫比乌斯论坛”上,所有顶尖科学家将每人独立发言3分钟,畅想和预判未来20年科学、宇宙和人类的样态;在“国际大科学计划”战略对话中,十余位国内外战略科学家将展开200分钟不间断讨论,重点聚焦国际科技界普遍关注、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影响深远的研究领域;还有全球100余名优秀青年科学家齐聚“青年科学家论坛”,在顶尖大咖面前展开“路演”推介自我,以及8大主题峰会,研讨或将改变人类命运的众多话题……

这么多科学界明星聚集在上海,体现了这座城市对原始创新的尊重、对前沿科学的追逐,更包含了对青年才俊的无限期望。“基础科学和发现,是所有进步的源泉。不要老想着直接解决难题;相反地,我们更应该追求对自然的好奇心,解决方案将随之而来。”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在去年开幕式上如是说。言犹在耳,期待这些科学大家能为年轻人带来更多启发和思考,或让晚辈们为科研“甘坐冷板凳”的志向更坚定些。

中国身影

科研工作奠定获奖基础

获得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曾在2016年斩获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奖项——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格雷格·塞门扎获奖后写了一篇《拉斯克故事》,配图是塞门扎和几位学者的合影,一位黄皮肤的青年人站在正中位置。

他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王广良,现在美国大冢制药公司任职。

在诺贝尔奖网站列出的三位诺奖得主的5篇代表作中,塞门扎代表作的第一作者,正是华人科学家王广良。1992年至1995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塞门扎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他在1995年克隆缺氧诱导因子(HIF-1)的工作,为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成果奠定了重要基础。塞门扎在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有教学任务,还是一位从业医生,要诊治病人,王广良因此承担了大量科研任务。“我是塞门扎先生的第一个博士后,当时整个实验室就只有我们两个人。在寻找HIF-1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我一个人在做具体的科研工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王广良反复实验,终于在第45次的凝胶电泳分析中发现了缺氧诱导因子。随后,他从几百升培养人细胞中分离出几微克的HIF-1蛋白质,对蛋白质片段微测序,进而根据氨基酸序列设计了DNA探针,通过筛选基因库获得并克隆了HIF-1基因。这一里程碑式的发现,开辟了全新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并为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全新途径。在纯化HIF-1转录因子的时候,因为不能让蛋白失活,全程必须保持低温环境。王广良需要长时间待在冷库里,每次都要穿上厚棉衣,实在冷得不行了,才出去短暂暖和一下。

此次与诺奖失之交臂,王广良并没有太多遗憾,反倒觉得这是一个契机,更有利于今后的研究。“缺氧信号通路有很多潜在应用。”王广良说,“例如HIF-1抑制剂可以治疗乳腺癌、前列腺腺癌等实体肿瘤,也能治疗老年黄斑退化等眼底病;HIF-1稳定剂可被用于治疗中风、心肌梗塞、间歇性跛行等心血管疾病。”

一起接受采访的还有浙江大学医学部(肿瘤)生物化学教授骆严。他认为,伟大的发现,往往是从“无用”的研究开始,潜在价值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确定。“我们应该鼓励做‘小科学’而不是‘大项目’。塞门扎的成就,就是从包括王广良在内的一两名博士后开始的。”骆严最后说,期待有一天,能为中国的诺奖得主做点评。

中国跑者

一直在路上已有领先者

两年前,当发展研究冷冻电镜技术的三位杰出贡献者获得诺奖时,大家发现,接过接力棒的是一张张中国面孔,他们所解析的多种原子水平超高分辨率的生物大分子复合体结构,震惊世界。有人评价说,如果今后以冷冻电镜技术的分辨率作为标准,那么诺贝尔化学奖将属于华人。

在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后,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全球首个低氧诱导因子治疗肾性贫血药物“罗沙司他”作为国家1.1类新药已在中国上市。罗沙司他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楠教授团队牵头,开展了8年的大规模全国临床研究。就在近期,相关临床成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陈楠对三名诺奖得主表达了热烈祝贺及衷心感谢,她表示,没有他们的基础性研究发现,也就没有临床研究者沿着这条道路发现临床应用的可能,“这是奠基性的工作,很伟大”。

10月9日诺贝尔化学奖公布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马紫峰教授告诉记者,通向绿色能源是世界各国科学家们共同的征程,其中的“接力队伍”已出现领跑的中国研究者。“磷酸铁锂电池是绿色二次电池,能量密度较高、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将在未来动力与储能电池领域被广泛应用。从电动运输工具到智能电网储能系统等,中国在磷酸铁锂电池应用领域的研发与生产,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

本报记者 郜阳 王蔚 曹刚

网址:诺奖背后的“中国故事” https://mxgxt.com/news/view/117006

相关内容

诺贝尔奖明星成长故事
诺贝尔奖明星成长故事:化学奖
诺贝尔奖明星成长故事·文学奖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第一人,现状如何?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残雪失之交臂,此前曾位列赔率榜首
韩国作家韩江获2024诺贝尔文学奖:首位亚洲女性得主
诺奖为何授予韩江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逝世 | 你迟早会在她的故事里,与自己面对面相遇
她,韩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什么?
揭露黑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没人指责她抹黑国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