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杨紫凭借其爆发力十足的哭戏以8.9的豆瓣高分一跃登上热搜时,另一条颇具荒诞感的热搜也悄然升温——“孙俪瞪眼式查案”。在视频中,42岁的孙俪穿着明显不合身的警服,突然在审讯室内瞪大眼睛,举起某品牌手机自拍,背景中的“执法记录”四字和屏幕上飘过的“vivoX100限时优惠”显得格外诡异。这并非一场荒诞剧的拍摄花絮,而是孙俪时隔三年回归的《乌云之上》中的一幕。一部以“硬核悬疑”为卖点的短剧,却硬生生变成了一个移动广告的展示会。
相比于演技上的争议,观众更震惊的却是资本操控的无所顾忌。有网友逐帧分析发现,在前六集的节目里,某矿泉水的特写镜头竟然出现了27次。当孙俪蹲在抛尸现场凝视着瓶身反光陷入沉思时,弹幕纷纷调侃:“建议凶手投案时带两箱矿泉水,或许能减刑。”这种黑色幽默甚至渗透到现实中——该品牌的电商旗舰店连夜推出“孙俪同款刑侦水”,并配上文案:“喝一口,洞察真相。”当艺术创作沦为广告商的傀儡,所谓的悬疑剧早已提前剧透——真正的幕后操盘手,原来是那些投资方。
在杭州某影视公司会议室的一面墙上,赫然挂着《乌云之上》2.3亿的投资回报分析表。这家注册在萧山区的制作公司,其法人代表是邓超。与剧中漏洞百出的刑侦手法相比,现实中的资本运作显然更加“专业”——通过将60%的制作费用转化为孙俪夫妇的联合片酬,再以“平台定制剧”的名义锁定播出渠道,即便口碑崩塌,也能确保丰厚收益。这样的明星夫妻店模式,已经在钱塘江畔得到了批量复制:杨幂的嘉行传媒、黄晓明的明嘉资本……当演员们变成了商人,镜头背后的算盘声已经盖过了台词的声音。
宁波老外滩的一家咖啡馆老板至今记得剧组包场拍摄的那个雨夜:“他们说要用我们这里的民国风情拍一场重要戏,结果在电视里就闪过了三秒。”这种魔幻般的现实,在浙江的影视圈早已司空见惯——横店某道具仓库里,《乌云之上》的警局布景正在被改造成另一部都市剧的办公室隔间。比起这些迅速风化的塑料场景,更值得铭记的是那些被明星片酬挤压消失的创作诚意。当孙俪举着手机在审讯室带货时,或许导演早已忘记,十二年前,《甄嬛传》剧组曾在湖州影视城,真实地重建了整座紫禁城。
孙俪的“养生人设”崩塌,带着更为深刻的讽刺意味。杭州胡庆余堂的老中医在直播中摇头说:“每天喝黄芪水反而耗气,娘娘该换个养生顾问了。”这不禁让人回想起《安家》里那个啃着包子忙碌的房似锦,当时的孙俪,能够演绎打工人眼中的辛酸血丝;然而,如今在五星级保姆车里研读《黄帝内经》的她,恐怕早已找不到接地气的角色切口。当48岁的李小冉在片场捧着Switch等戏时,42岁的孙俪正在对着镜子练习“抗衰老表情管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状态在屏幕上的错位,反映的不仅是演员们的困境,更是整个行业的焦虑。
资本的洪流让观众开始用脚投票。当《乌云之上》的播放量停滞在1.2亿时,旁边的《承欢记》却凭借杨紫一场情感爆发的哭戏轻松收获了8亿流量。这并非偶然——这些95后女演员依托北电、中戏的扎实基础,稳扎稳打地在现实主义题材中崭露头角;而曾经的电视剧女王,却在资本迷宫中逐渐失去了与观众之间的共鸣。值得一提的是,邓超最近被拍到出现在某综艺录制现场,每次喊出“We are伐木累”时,弹幕里飞过的,不再是笑声,而是“超哥,你《烈日灼心》里的阴郁眼神去哪儿了?”
在这场全民审判中,最为刺眼的,并非是明星光环的褪色,而是行业底线的消失。当编剧被迫在杀人现场插入奶粉广告,当导演的取景框必须包含赞助商的logo时,所谓的影视创作早已堕落为一个大型广告招标会。而那些在宁波三江口熬夜等戏的群演,那些在萧山影视基地流水线上组装布景的工人们,他们所打磨的,从来不是艺术,而是明星夫妻店账本上的数字游戏。
深夜,西湖边的某直播间突然出现了《乌云之上》的周边清仓链接。39.9元包邮的“刑侦同款保温杯”下方,一条评论获得了最高点赞:“当年《玉观音》里的安心,会用这个杯子泡枸杞吗?”这个问题注定没有答案。就像没人注意到,孙俪微博中的那束邓超送的白玉兰,花瓣的边缘,已经悄然泛起了黄色的斑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