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徐峥接受学生记者采访
编者按:看到徐峥,觉得比想象中要微胖一点,很年轻,眼睛炯炯有神,和挂在一旁的戏服倒相得益彰,总之一看就是功力不凡。习惯了他屏幕上的“�态”,本以为这次采访也会特别无厘头,但荧幕后的徐峥,有一种淡定,谈笑间都能感觉到充满了故事。采访中,当他谈到许多关于他在上戏求学时的经历,脸上会不自觉的露出微笑。徐铮比较健谈,也特别照顾人,采访过程中知道我们是学生记者,他就一直侃侃而谈,让我们本来兴奋和紧张的心情得到了平复。他把自己读书时的心路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为我校学生提出了期望和建议。
问:徐峥老师,您是我们90级的师哥,从上戏毕业已经22年了。在这22年里,你的事业不断发展,我们学校也在不断建设,您觉得读书时期的上戏和回来看到的上戏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吗?
答:当然校园的面貌都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感觉学校一直在搞建设,整个大学四年内没有看到一个特别完整的上戏。现在看到的是一个已经建设成熟的校园,会感叹现在的学生更加幸福了。当然学校的人、分科面向、会的触角也更多了,人员也就更杂了。学校在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许日新月异的发展会让人更怀念那个走在校园里面所有的人都认识的校园。
问:您最怀念上戏的哪个角落?曾经留下什么样的回忆呢?
答:我最怀念的上戏角落,有很多。特别是端钧剧场隔壁的房子,原来大形体教室就在那里,我有一个舞美系的大姐,她和她的先生就住在上面的小阁楼。那时我们经常约了舞美系、导演系、表演系志同道合的朋友,去那儿聚会。大家坐一起聊戏剧、聊电影、聊艺术,我觉得这对我的成长还是特别有纪念意义的,因为这种看似随性的聊天,其实是对整个上戏学习成果的复习和实践、论证,对人的成长特别有帮助。我的世界观、艺术观,也都是在那些时候形成的。
问:在上戏,有很多的大一新生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从前没有的演出机会。当年您作为一个从中学开始就接触话剧,考入表演系后表演机会更是络绎不绝的大一新生时,是如何面对这些机遇的?
答:我比较幸运,从小学三年级时有个机会就开始演戏了,那时在少年宫都有演出过,然后高中时就读的中学,它对面就是上海人艺,我也经常到上海人艺去演出。所以我在进上戏之前已经有了很多接触戏剧的机会,这个是自己探索艺术教育的过程。后来进入上戏,开始接受系统和专业的戏剧训练。
我特别想纠正的一种看法是,大一进校时很多学生都没有看过戏,他对戏剧也并无了解,他就是抱着一个明星梦进来的,看到别人红了,向往明星的光环,他就来考上戏了。这种认识其实有误区。我觉得学艺术的学生来到这里,还是应该以学习艺术作为基础的目标。因为成为明星是存在很多机遇的,但是作为未来的产业来讲,不管是电影、电视、戏剧,它都需要很多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我觉得大家必须认识到,不管台前幕后,在各方面都有成为人才的可能性,这样学习的心态才会比较平和。大一新生的生活其实很简单,我们那时候读大一,屏蔽了一切外在的干扰因素,完全都在学习。因此,对师弟师妹们,我想说,在学校学习最重要的事情是视野,通过学习扩大视野,尽量地去多看演出、参与戏剧节、电影。不是影迷、戏剧迷,怎么会成为好演员呢?
问:您的许多喜剧作品都已载入中国电影史,票房反响非常好。您也说“�是可以一直说下去的故事”,是否会有下一部“�途”呈现给观众呢?
答:电影史……也谈不上,我做的就是很本分的工作。“�”呢,我不希望让观众出现审美疲劳,加上我自己的想法其实也在发展,我也想拍一些不是“�”的电影,给观众一些更新的东西。
问:心花路放和港�具备了一定文艺片的感觉,我很想知道您是怎么处理商业和文艺之间的关系?或者放大了说,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答:我特别不希望艺术院校的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一种文艺,因为真正的艺术家不会这样的。当然,当你进到一个体系里面,比如你的目标就是要做一个很商业的东西,会有一系列困难和法则,需要去遵守。文艺也是这样。在我看来如果纯粹做艺术的、个性化的作品其实更容易,你只需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现就行,不用考虑太多非我因素。但大众需要的也许并不是一部单纯的文艺作品,我认为一个技艺高超的制作人应该能够适应各种观众对各种类型的需求。
问:您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演员,转型做了导演之后也收获了巨大成功。做导演之后您对电影有了哪些新的体会?
答:整个电影创作的过程其实是很长的,从有了一个概念,去做剧本,然后整个制作完成,就像马拉松一样。中国电影和国外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在做的时候其实也在不断地学习。
问:作为导演,您今后感兴趣的拍摄题材和倚重方向是什么?还会是喜剧类型吗?
答:如果是作为演员来说,其实我对所有类型都感兴趣。我更愿意把点落到人物上去,是不是鲜活、有意思,整体的构架是不是好的。但做导演的话,我还是更接近喜剧,因为喜剧一直是大家对我的认可,在这个形式下面,我希望更多地加入自己的思考,植入主题,传递一些价值观。
问:近些年,你参与了不少真人秀节目,您参加真人秀的初衷是什么?你认为获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参加真人秀就是为了挣钱嘛。(笑)真人秀节目的娱乐成分比较多,还是具有一些商业性。因为真人秀嘛,所以和拍戏有区别的,没有什么压力,整个就是比较放松。对每一个行业我都有探索的好奇心,例如:舞台剧、电影等。真人秀主要还是集中在电视这一块,电视的属性是什么样的,我想要去了解,虽然会很辛苦,但我很好奇。
问:您曾提到很喜欢一个“讲人在绝境,和死亡有关,带一点黑色的探讨人性的故事”,随着功力的成熟,未来我们会看到一个将黑色故事的徐峥吗?
答:其实不存在黑色红色,都是人生嘛。因为说实话我们国家对现实题材的电影还有很多限制,所以从这个维度来讲,我更愿意回来,回到人的自身,讲人的经历和成长。
问:最后,请您给所有新生、上戏人一些鼓励和寄语吧!
答:其实我前面也说到了,很多人是抱着对光环的渴望来到这里,想成为明星,成为某种精英,但现在我国艺术的教育道路其实任重道远。上戏人一定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要尽量去拓宽视野,去融入多种艺术流派,要多了解戏剧真正的样子,戏剧和观众的关联是什么,剧场是什么样的。最终找到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文:学生记者 冯洋、周旋 图、编辑: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