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黄河根脉 推广文创新品——央视主持人海霞团队助力宁夏中卫黄河古瓷出圈

发布时间:2025-05-11 09:43

谷雨时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总台总编室播音员主持人管理中心副主任、主持人海霞来到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长滩村,带大家寻访“被时光凝固”的黄河古村落。镜头中的海霞浅笑嫣然,身上背的黄河瓷扁壶和手冲咖啡黄河瓷在网上“火爆出圈”。这套黄河瓷器出自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安之手。

 主 持人海霞在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长滩村,带大家寻访被时光凝固的黄河古村落。镜头中的海霞浅笑嫣然,身上背的是黄河瓷扁壶。(图片来源 主播海霞视频号截图) 

这段守护黄河根脉、推广文创新品的合作要从2025年2月23日说起。宁夏政协积极牵线搭桥联系海霞团队,助力宁夏文化旅游宣传。宁夏政协办公厅相关负责人会同中卫市委宣传部、中卫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赴京,对接海霞及其团队,就服务中卫市发展、宣传项目,深化宁夏非遗项目、农特产品、特色文旅等宣传推介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滚滚黄河水穿山越峡一路奔腾,流经中卫,孕育积淀了长流水石器遗址、菜园石器遗址、大麦地岩画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众多熠熠生辉的历史文化宝藏中,黄河瓷散发着独有的光彩。

中卫,地处黄河前套之首,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尤其是制作瓷器的黏土矿产极其丰富。古时交通不便,制瓷都是就地取材,必须满足四大要素:煤矿——烧制瓷器的燃料;水源——淘洗矿料,过滤浸泡;黏土——煤矿的伴生土系,制瓷原矿料;沙土——含石英,可玻化釉面,最原始的黑釉之一,也是黄河瓷器最为常用的颜色。

沙坡头区常乐镇下河沿是昔年陶瓷产地,名为老窑沟遗址。老窑沟遗址范围约17公顷,窑址20处,地表遍布碎瓷片、煤渣,在阳光照射下闪烁发光。下河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历朝历代的交通要道,各民族通过河道进行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下河沿窑火千年兴旺燃烧不息。经匠人不懈坚持,这项技艺保留淳朴、狂放、抽象的风格,传承延续至今。

 杨安在制作黄河瓷。 

得益于这些资源,中卫黄河流域的瓷器烧制延续至今,黄河瓷器的制作技艺才能得以保存。1987年出生的杨安是瓷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在沙坡头区黄河瓷制作工坊内,常有杨安与父亲杨立民两人忙碌的身影。洗泥、陈腐、揉泥、拉坯、修坯、粘接、施釉、划刻、烧制,从选材到成型的各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专注于每一次揉压、每一笔刻画,完成一件件瓷器。“从小到大,我一直看着父亲双手沾满泥土,置身于这些瓷器中。有一天父亲告诉我,如果我不做黄河瓷,这项技艺可能就失传了。”杨安说,父亲的话让他突然觉得身上多了一副担子,也让他决定继续传承黄河瓷。

 经过各种工序后烧制好的黄河瓷。 

西北瓷器有粗细之分。粗瓷即胎土未经洗练,胎土中含一定量的砂,胎色泛红,器壁较厚。主要器形有瓮、缸、釜等器。细瓷胎土经洗练,胎质细密,胎色浅黄或灰白,器壁略薄。主要器形为碗、盘、罐、壶、瓶、钩等生活用具及板瓦、滴水等建筑用材。

黄河瓷器釉色主要以黑(褐)、白釉为主,也有少量青、紫、茶叶末及姜黄釉色,以白瓷质量普遍较高。

黄河瓷器品种繁多,其中剔刻釉扁壶、牛头埙独具特色。它们造型设计与党项人的游牧生活密切相关。扁壶从早期到晚期一直生产,产品数量大,制作精美,是西夏瓷器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型器。

 杨安的黄河瓷制作工作室。 

杨安告诉记者,黄河瓷器中90%纹饰为折枝牡丹,折枝花朵较大,左右两侧由花叶衬托,图案构思极具民族特色,表现手法写实性强,更显形态逼真。在花纹的装饰上大量使用开光,利用胎釉间的强烈反差突显花纹立体效果,在开光外布满斜道纹或水波纹,突出党项民族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因此,黄河瓷器是中国陶瓷百花园中最具地域特色和鲜明民族风格的一枝奇葩。

近年来,杨安一直在努力为黄河瓷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扁壶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器,壶口小、颈短、腹扁圆,古人将酒水放入壶中,带系壶附于马背,出游狩猎时携带。为何不将扁壶与现代酒文化结合,打造一款年轻人喜欢的瓷具呢?怀着这样的想法,杨安精心设计、不断尝试,终于成功将传统扁壶缩小,打造出可随身携带的小酒壶。如今,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年轻人都会专门来找杨安购买小酒壶,他们非常喜欢蕴含黄河气息的小酒壶,觉得出去游玩挎着小酒壶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杨安专门为自己设计的小酒壶申请专利,并努力将其推至海外市场。

 黄河瓷扁壶受到明星喜欢。 

不仅如此,杨安还在黄河宿集开设门店与制作体验工坊,与唱演组合“合而为一”合作,让瓷器历史变成歌曲《风吹沙成海》中的词句,让更多人由此知道黄河瓷,加深了对黄河文明的了解。“无论是父亲坚持制作传统黄河瓷,还是我创新黄河瓷具、与艺人团队合作,都是对黄河瓷的一种传承与发展,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黄河瓷、爱上古老文明的黄河文化。”杨安说。

网址:守护黄河根脉 推广文创新品——央视主持人海霞团队助力宁夏中卫黄河古瓷出圈 https://mxgxt.com/news/view/1118553

相关内容

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在宁夏举办
活力宁夏丨黄河边上的非遗传承
河南卫视“文化IP产业”何以火爆出圈?
央视专访《蜀锦人家》《清明上河图密码》主创,优酷剧集展现传统文化之美
央视主持人名单,央视新闻直播主持人名单出炉
河北卫视
黄河——中华文化的璀璨明星与母亲河
“农耕”二十年,乡愁载十省,李文杰和他的黄梅戏民营剧团背着帐篷守护戏曲根脉
2024年黄河流域非遗创意大赛在银川举办 四川荣县土陶《石笋山居图》夺得“转化推广奖”
浅议河南卫视晚会爆红背后的媒体创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