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偶像之光成为教育之殇

发布时间:2025-05-09 07:45

莫让偶像之光成为教育之殇

来源:红网 编辑:吴海刚 2025-05-08 22:21:22

□李一叶(北京联合大学)

5月2日,陈丽君为推广《我的大观园》,受邀录制《文化十分》节目。在节目中,她称“贾宝玉为贾府的长子长孙”的这一错误表述被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指出。他强调,经典作品的传播需要严谨。然而,这一指正行为却遭到了陈丽君部分粉丝的激烈回应,他们对苗怀明的网暴行为甚至在陈丽君本人公开道歉后愈演愈烈。(5月8日 澎湃新闻)

本是一件学者指出常识性错误的小事,何以上升到网暴的程度?归根究底与陈丽君的演员身份有关。出于粉丝对偶像的维护心理,陈丽君的粉丝群体不容许自己心目中的偶像被贴上“没有文学素养”的标签。事态不断发酵的过程中,甚至有一些极端粉丝在社交媒体平台撰文辩解,称陈丽君的解读有着自身对原著的深刻理解,并试图将一场有关于文化和教育的学术讨论上升为“抹黑偶像”。

陈丽君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在一档传播传统文化的节目中是不能够出现常识性错误的,但她意识到错误后诚恳道歉的这一行为却也值得肯定,然而部分粉丝的盲目“护主”、一味网暴学者的行为却使整件事情上升到极难挽回的地步。极端粉丝的网暴行为在极大程度上不仅对学者本人造成了伤害,同样干扰了学界正常学术讨论秩序。

教育本身就是极为严肃、不能有半点差池的,学者教书育人、传递正确的知识和价值观也是其应尽的义务之一。在这一事件中,苗怀明教授无疑体现出自身应有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储备,体现出教育的“应有之义”。盲目追逐偶像的粉丝群体却将此行为过度扭曲为饭圈的抹黑事件,他们过度肯定和扩大自家偶像身上的明星光环,却忽视了教育是要“传道、授业、解惑”的真相。粉丝对偶像的喜爱本身无可厚非,但应当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护短,使得“舆论场”偏离公平与理性的轨道。

这一事件同样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教育应当是纯粹的、理性的,塑造一个健康理性的教育文化环境更是重中之重。在饭圈文化不断氤氲与滋养之下,明星效应对于年轻人所产生的影响愈发之大,怎样更好平衡明星“光环效应”和教育理性之间的天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明星需要以身作则,身为文化传播者,在舞台上更应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传播更为严谨的内容。其次,也需要教育工作者的负责对待,不放过任何一处微小的错误与纰漏,不畏强权与资本的打压,从而使整个社会树立起正确的文化导向。由于粉丝群体众多,明星更应当发挥正能量,他们身上的偶像光环应当为社会带来良好的导向,不应成为教育之殇。

来源:红网

作者:李一叶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9/90/14941056.html

网址:莫让偶像之光成为教育之殇 https://mxgxt.com/news/view/1075328

相关内容

中超成韩国教练之殇 铁帅夺冠曾遭解聘 如今全北教父凄惨离任
徐明浩:从偶像出道到艺术教育的跨界之路
从星光传媒旗下艺人看当红偶像的成长之路,背后的故事让人动容!
《佛教:律藏之光,超越偶像的智慧之路》
体育明星偶像化是体育发展之幸一辩稿
祖长云:教导主任“陪酒死亡”折射了谁之殇
体育偶像“破圈”之思
体育“饭圈化”之殇|谁开启了潘多拉魔盒?
肖战现象:娱乐圈的喧嚣与反思——偶像文化之殇
开辟体育应援之路:让偶像明星来燃烧小宇宙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