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追星可能成疾?
一位青年女性患者,家境殷实。家人描述她的唯一症状是坚信某当红人气组合中的少男明星深爱着自己,甚至要求经商的父亲投资该男星所在的经纪公司。
粉丝追星,司空见惯。尤其是综艺真人秀火热的当下,许多明星凭借节目上的优秀“人设”,吸粉无数。但如此执着认为自己“被深爱”、恨不得付出所有的粉丝,算不算精神异常呢?这位青年女性经过系统的精神检查及相关心理测查报告,被初步诊断为“妄想状态”,其坚信被明星深爱的表现被考虑为“钟情妄想”症状。
疯狂追星真的会导致精神疾病吗?还是本身患有精神疾病才导致过激追星行为的出现呢?我们认为,答案是后者。追星只是一个诱因,而脆弱的或早已埋下病根的精神状况才是需要及时辨别和干预的。
1
怎么理解粉丝们的疯狂
追星热古今、中外兼有之。1841年,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在柏林演奏钢琴时,听众如痴如狂。在音乐会现场,一些女粉丝用小玻璃瓶收集他喝剩的咖啡渣,用首饰盒装他抽过的雪茄烟头。1963年,英国披头士乐队到苏格兰等地巡回演出。以十几岁女孩为主的粉丝们大喊大叫,冲破警察的层层封锁,许多人泪流满面,不断有人晕倒在地。
音乐的魅力为何这样大?2001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科学家用核磁共振扫描听音乐者的大脑,发现音乐引发边缘系统、中脑等区域兴奋,意味着产生了愉悦的感受,与美食、毒品、性爱的作用相似。
一般而言,哭泣意味着悲伤,晕倒意味着犯病。为什么粉丝也会有类似表现?近年来神经科学逐渐搞明白粉丝们泪流满面、当场晕倒等奇特现象。美国科普作家、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生乔丹·刘易斯解释,大脑突然遭受强烈的感情冲击,包括快乐或精神紧张后的放松,都会出现这些生理反应。我们的自主神经系统负责控制心跳、出汗、兴奋、冷静、流泪等,是不受我们的主观控制的。当粉丝见到偶像时,经常会流眼泪,就是这种神经兴奋的表现。当自主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突然兴奋,会令血管扩张、心跳减慢,导致血压突然下降,于是就晕倒了。
粉丝的狂热追星行为难以被常人理解,有人认为这是“无聊”、“教育失败”、“歇斯底里发作”等。然而,《英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发表一项研究称,披头士的粉丝在人格心理测验中的癔症(即歇斯底里)得分并不高,也没有发现精神问题的倾向。研究人员认为,追星狂热是一过性的反应,是青少年相互影响的产物,可以满足他们特殊的情感需要。这种狂热被称为“追星病”,其实并未达到心理病态或者精神障碍的程度。但如果粉丝对明星出现了“钟情妄想”等精神症状,就需要到医院接受药物治疗了。
2
“钟情妄想”是一种精神疾病
在精神科的症状标准中,当患者坚信某人深爱着自己,而事实上对方并无此意时,属于“钟情妄想”的范畴。这与一般的单相思不同,通常患者会认为对方的所有言行,甚至一个动作表情,都是对自己的爱的暗示。哪怕对方跟自己素不相识,也不影响患者的这一信念;哪怕对方已成家,也会认为那只是有名无实的“形婚”,对方深爱的还是自己;甚至被对方当面拒绝,依然认定这是对彼此爱情忠贞不渝的考验。
正常的追星族虽然表现得疯狂,但这种行为在粉丝群体中是可以被大家理解、达成共识的。常有粉丝表明,有优质的偶像作为榜样,能让自己充满正能量,更加积极地面对人生。
相较于“疯狂追星族”,“钟情妄想”患者有明显不同。据《精神病理学》描述,妄想有三个特征:病理性坚信、自我卷入、非共享性。
“病理性坚信”是指妄想是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无论现实如何做反证,患者仍坚信不疑,并无法被既往的学识和经历所纠正。也就是说,患上这种精神病性症状,无论是学富五车还是目不识丁的人,都对“妄想”坚信不疑。“自我卷入”是指妄想的内容必须是针对自身的,与自我相关的。“非共享性”是指除患者以外,旁人无法理解和接受这种信念,妄想的内容是患者个人独有的。
“钟情妄想”患者缺乏对于症状的“自知力”。有时,“钟情妄想”会与幻觉症状相伴出现,患者能凭空听到喜爱的明星在耳边或脑海里与其对话。当出现幻觉妄想等一系列精神病性症状时,患者的追星行为就会变得毫无理智,甚至出现极端行为。因此,思维内容荒谬令人无法理解,缺乏现实检验能力及对疾病的自知力,是精神病患者与普通追星族的最大区别。
3
追星反映一些内心渴望
对于家长来说,要理解青少年追星的心理成因。疯狂追星多发生于青少年时期,因为这时的孩子心智还未完全成熟,需要榜样作为精神依托,很容易产生崇拜心理。加之随着社会进步,文化产业塑造出无数“优质偶像”,青少年很容易被明星身上的某种特质所吸引,粉丝团愈发壮大、完善,也增强了人们的从众心理,使追星风潮愈演愈烈。
经纪公司在培养偶像明星的过程中有一套精准的流程,包装出来的偶像往往带有“完美光环”。曾有人反馈了一个奇妙的现象,在一个表演现场,当台上歌手唱着情歌望向自己所处方向时,几乎每个观众都感到这个歌手是在深情凝视自己,只对自己一人歌唱。这种错觉便得益于偶像所受的专业训练,“圈粉”是他们的职业需要。那么,缺乏分辨力的粉丝便会认为偶像是在对自己示爱。但大多数人往往能够跳出这个环境,明白现实是什么。而处于偏执状态,存在钟情妄想的人却深陷其中,无法辨别。
当粉丝选择崇拜某个明星时,背后一定有独特的心理成因。这往往是粉丝在明星身上看到了某种自己渴望的优点,或者是明星的气质及经历令自己钦佩、向往。青春期的青少年容易对周遭现实产生逆反与不满,内心冲突无法调和时,有这样一个完美的存在作为心理寄托,能更轻松地面对现实中所谓的“不完美”。
选择偶像的过程其实也是自我探索的过程。偶像是孩子在生活中发现的,比起父母传统灌输式树立榜样的模式,追星不失为成就孩子的一种方式。由于孩子是自愿的,对于偶像的优点,会主动效仿。
4
家长如何“利用”和引导
家长在追星过程中不应缺位。如果孩子真的喜爱某个明星,家长不妨去了解其“人设”的迷人之处,和孩子一起探究明星身上的成功与不足,帮助孩子总结偶像走向成功的秘诀,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帮助孩子理性追星,还可以让家长和孩子有共同话题,拉近彼此的距离。
但青少年并没有很强的控制力,因此家长要告诉孩子几个要点。第一,追星不能成瘾。不能因为追星而沉迷于网络,昼夜不停。临床上有很多追星过度的例子,比如,为了购买演唱会门票卖血,为了攒钱去看偶像不吃饭而得病入院。这样会使精力和时间过度消耗,甚至伤害身体健康,得不偿失。第二,效仿不能盲目。要知道明星也有自己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不能因为他们不喜欢吃鱼自己就不肯吃鱼。可以学习明星的生活态度,但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刻意模仿他们的发型、衣着、生活习性,完全照搬明星的生活只能损害健康和心智。第三,要理智看待娱乐新闻。现在的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孩子深陷其中会缺乏辨别能力。比如,明星后援会交会费,黄牛卖票,粉丝大战等片面的“娱乐头条”的真实性,孩子无法辨别。这时,家长应告诉孩子娱乐新闻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要保持理智,冷静看待。
总之,追星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不能全盘否定。心理医生建议,理智追星,借偶像的正能量激励自己成长进步。若疯狂追星,导致身体和精神层面受损,或是有偏执观念、钟情妄想等精神症状出现,一定要及时就医,接受正规的精神心理治疗与疏导。
网址:疯狂追星可能成疾? https://mxgxt.com/news/view/104053
相关内容
“疯狂粉丝”频繁骚扰明星 专家:他们大多生活受挫女追男到底能有多疯狂,最后轻松拿下!
我可以疯狂,但我的女人不能
内地追星如此疯狂,而明星在香港却和普通人一样,反差太大
大爷追星也疯狂! 张碧晨来东北录综艺惊现大爷铁粉喊话
刘宇薇评《哲学中的疯狂与死亡》|从辩证法到疯狂史
粉丝追星真的很疯,追星女孩痴迷偶像的心理原因
被气到疯狂输出,伊能静 被我恋6男嘉宾气到疯狂输出
杜海涛吴镇宇范冰冰林志颖王宝强 娱乐圈当红明星追星疯狂事
娱乐圈的粉丝有多疯狂?女明星粉丝可怕,刘德华粉丝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