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小时候,除了父母,老师便是我们最信赖的人了。他们共同呵护我们免受伤害,健康成长。长大后,离开父母和老师,我们仍要学会保护自己,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勇敢发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近期,多位明星在微博上发文称“飞行里程被盗”。重大舆情之下,航空公司一句“已关注此事”后便再无下文,让人很是不解。明星发声维权尚且如此,那如果是普通人又会怎样呢?难道,个人信息泛滥时代,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就只能成为口头之谈了吗?
据了解,航空会员里程被盗并非新鲜事,而是已延续多年。2011年,利用职务之便和系统漏洞,成都一家航空公司代售点员工在两个月间盗取了21名乘客的个人信息,通过转卖100余万公里里程获利5万余元。这是我国首起“里程盗窃案”,时隔多年,这样的盗刷里程事件还在不断发生,且变本加厉,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想要从根本上找到原因,我们首先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飞行里程才会被盗刷。
事实上,盗刷里程一般发生在盗刷者获取了航空公司会员信息之后,如账号、密码等信息,这样才能登录会员账户。在登录账户后,用户使用里程兑换机票时需要绑定受益人,受益人需要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性别、关系的信息。绑定受益人有人数的限制,也可以删减。但是,也有航空公司并不需要会员进行多余的身份认证即可完成绑定。
那盗刷者怎样才能获得会员的账号和密码等信息呢?
一般来说,提供机票的各家航空公司、提供航空意外险和延误险的保险公司、票务代理机构和平台和民航管理部门都能掌握乘客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和机票号、航班号、航班时间等在内的信息,所有以上能够接触到个人信息的单位都可能成为信息泄露的漏洞。
另外,不法分子还可能使用外挂等违规软件或采取黑客手段入侵系统来获取旅客信息。只要有用户个人信息,破解密码,绑定其他的手机号码,就能使用。如此这般,损害他人利益,便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
盗用他人航空里程积分用以兑换机票,对于他人财产性权益有非法占有行为,可以认定为属于盗窃罪,最终认定为犯盗窃罪的,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可能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可以认定为具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能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尽管《刑法》早已有规定,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但利益的驱使仍让不少人走向了违法的道路。
目前来看,明星航空里程所盗积分以自用为主,一人主导盗用,再添加多名受益人,明目张胆地“薅羊毛”。其实,暗地里,里程交易早已成为一条黑色产业链。
据报道,一般消费者主要有两条购买机票的渠道,一条是找航空公司直营渠道购买,如航空公司官方APP、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另一条便是通过正规OTA渠道,如携程、去哪儿网、飞猪等。但在部分二手交易平台,已经暗暗滋生出了一条新的购买特价机票渠道。在这里,多个账号被同时出售,每个账户里程用完后,就会使用新的会员账户继续售卖积分。购买里程积分兑换机票,几乎涵盖大部分航空公司,“重灾区”为南航、深航、东航、国航等,价格为每1万里里程400元-500元不等。
针对此次信息泄露事件,葫芦娃集团提醒您:日常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及时登录会员账户完善信息,定期重置会员密码,联系方式发生变更时及时通知航司。账户里程也不要留太多,尽量尽早使用,不给盗刷者可乘之机。如果权益受到损害,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利益。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如果漏洞真实存在,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保护个人信息、处置用户审核不严等问题,则是当务之急。
【版权提示】葫芦娃集团尊重并保护版权。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处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