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综艺节目的故事化——让综艺“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5-05-07 08:36

电视综艺节目的故事化

《全员加速中》

No.1

引入综艺编剧,引入故事化编创思维

所谓综艺节目的故事化编创思维,是指以真实的人物、素材和事件为基础,借鉴编剧的多种艺术手段进行适度、巧妙的加工处理,从而使节目的故事性更强、节奏更紧凑、情节更生动、人物形象更鲜明。国内综艺节目编剧团队在进行剧情化、故事化设计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首先,只搭建框架不设计具体内容,只规定情境不设计人物的行动,如何表现、发挥完全取决于参加者自己。换言之,虽然有“剧情设定”,但同时也强调即兴表演,因而并未失去真人秀节目最为重要的“真实性”底色。

2、其次,不追求激烈的竞争、冲突,而在于参加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在任务中结构起来的剧情,重在展示特定情境下的真实人性和人格,而不是刻意激发、表现竞争压力之下的人性之恶。

3、再次,多机位拍摄让镜头能够捕捉到大量人物的表情、动作等细节,再通过后期编辑加工,建构出完整流畅、跌宕起伏、妙趣横生的故事。

由专门的综艺编剧进行剧情化、故事化设计,使综艺节目不再是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等艺术形式的“拼盘”或竞赛、游戏的简单组合,而是具有了很强的戏剧性、故事性,大大提升了节目的可看性、趣味性和吸引力。随着这些综艺节目的播出与大受欢迎,剧情化、故事化已成为当前业界进行综艺节目编创的核心策略。

《奔跑吧兄弟》是国内综艺领域首个设置“编剧”职位和实行总编剧中心制的节目;《全员加速中》《七十二层奇楼》甚至还专门邀请知名编剧于正、网络作家南派三叔等出任节目编剧。可以说,作为一个独立、正式而专业的角色,编剧已成为目前各大综艺节目主创团队的“标准配置”与“重要推手”。

《奔跑吧兄弟》

《全员加速中》是湖南卫视引进日本富士电视台综艺节目《全员逃走中》推出的节目。《全员加速中》的“加速队员”必须在一定的时间限制内,在所划定的场地中,躲避“猎人”的追捕并尽可能完成发布的任务,至游戏结束成功逃避追捕即可获得全部胜利币。《全员加速中》是一档“真人RPG节目”,真人角色的扮演成为了节目的一大亮点。游戏的重点在于黑衣猎人与加速队员之间的“猫鼠游戏”,观众的主要看点也在于二者之间的追逃关系。

No.2

综艺节目的故事化编创策略

1、剧情式综艺

剧情式综艺大多通过搞笑的方式,以改编或原创手法进行故事创作,其中的任务或游戏均是建立在故事叙述的基础之上。各种神话、传说、影视剧以及社会热点话题、事件等为故事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极限挑战》就改编了《继承者们》《上海滩》《大时代》《疯狂的石头》《荒岛余生》等多部影视剧中的部分情节。

《极限挑战》

《奔跑吧》则围绕“紧随时代步伐,与时代一起奔跑”的立意,加入具有时代感和地区特色的故事主题,其中既有义乌30年的发展历史,体现高科技发展水平的杭州未来科技城,也有云南大理的秀丽风光、陕北高原的红色文化等

作为原创故事的《七十二层奇楼》则呼应当前大力提倡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民族文化底蕴、重塑文化自信的时代热潮,在冒险探秘的故事中融入大量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凳龙”、中国传统工艺走马灯、昆曲《牡丹亭》、二十八星宿、烽火台等,用电影式的场景开启了综艺节目的文化探险之旅。

在叙事结构方面,剧情式综艺通常会设置一个大的故事主题,在其统摄下,每期节目都有单独的故事和必须完成的目标,既独立成篇,又由于有相同的参与者而具有了形式上的连续性。如《二十四小时》以“郑和七下西洋”为大故事背景,6至7位来自600年前的航海成员穿越时光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每期节目讲述一个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或城市里发生的故事。

除了创作出引人人胜的故事、新奇有趣的游戏任务之外,角色定位及其相互关系设计也同样重要,它决定着剧情式综艺能否吸引观众、产生理想的传播效果。要选择有综艺感、有表现力的嘉宾参与节目,并根据其性格、形象为其设定角色。剧情式综艺还为参与者所扮演的角色精心设计服装造型,在增强画面喜感的同时提升故事的表现力。如《极限挑战》“花样男子”一期中孙红雷饰演的“稻明四”,罗志祥饰演的"朱碧石”,王迅饰演的“花则累”等,夸张搞笑的造型制造了十足的笑点,引发了话题热度。

纵观剧情化真人秀的发展潮流,从兴起到现在,其已由原来的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如歌唱类真人秀节目《蒙面唱将猜猜猜》,最终的歌王是谁显然就是贯穿节目始终的大悬念。但与此同时,该节目的参赛选手外形全覆盖,演唱风格也经过改变和伪装,回答问题时插科打诨,且声音也都经过了电子处理。现场的猜评团成员既帮助大家厘清真相,但又不乏混淆视听的成分,其所提供的信息真假难辨。猜评团由陶晶莹、大张伟、Ella、沈南、王尼玛等知名“段子手”组成,同时又新添了机器人小V,主打逻辑推理,其背后是一个数据库,能够帮助猜评团分析歌手声纹,以缩小身份范围。

《蒙面唱将猜猜猜》

《看见你的声音》、《歌手是谁》、《谁是大歌神》也都将音乐表演结合悬疑推理。

2、文化类综艺

对于文化类综艺节目来说,从源远流长、灿烂深厚的传统文化中萃炼出什么样的主题和故事,采用怎样的形式以及由什么人来讲述、演绎这些故事,是节目编创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朗读者》第一季共播出12期节目,包括遇见、陪伴、选择、礼物、第一次、眼泪、告别、勇气、家、味道、那一天、青春等12个主题词。节目围绕这些主题词来选择、组织经典篇章和最合宜的朗读者。

《朗读者》

致力于“让文物活起来”的《国家宝藏》创造了“纪录式综艺”的节目样态。由故宫博物院携手另外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分别邀请27位明星及普通人守护27件国宝文物,讲述它们的前世今生。

文化类综艺在选择故事的讲述者、演绎者时,相比明星身份,更看重的是他们和主题之间的契合程度。《经典咏流传》中,“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正是历经21年爱情长跑和生死考验的汪明荃、罗家英之间爱情的最佳诠释;而黄绮珊在音乐之路上的追寻、经历,也使她成为“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最合适的传唱人。

No.3

意义

在综艺节目的编创过程中引入并贯穿故事化思维,将故事作为平衡娱乐分寸的点,可以有效提升综艺节目的文化性与娱乐感。

一方面,用故事情节引导游戏任务,不仅能够将相互独立的游戏任务串联起来,使之不再是无为的嬉戏,而变得有情节、有意义,同时也便于融人更多的本土特色和文化元索。另一方面,故事化、剧情化也可以使抽象的有距离感的传统文化变得具象生动、可感可亲,增强观众的代入感。通过故事引导观众的情绪,激活文化记忆,引发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No.1

存在的问题

当前,综艺节目纷纷将故事化思维作为编创中的重要推手,出现了“泛剧情化”的趋势。如有些节目仅仅将故事作为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工具,在剧情表达上用力过猛,一味盯着参赛者的身世、经历或梦想等大做文章,煽情泛滥,引起观众的反感;有的节目过度依赖明星,导致明星片酬一路飙升,天价出场费扰乱了综艺制作格局;有的故事、剧情设计不合理,巧合太多,太离奇,脱离现实生活的逻辑;还有的节目为了增加看点,大肆炒作明星CP,最后出现人设崩塌的尴尬局面,给节目带来负面影响;更有甚者要求参加者按照已有的剧本演出“剧情”,或通过后期编辑重塑剧情走向,过重的"剧本痕迹”、“表演痕迹”降低了节目的真实性。

思考题:

1、结合具体节目,分析视听语言视角下的综艺节目的故事化。

2、综艺节目的字幕(花字)有哪些作用?你有何使用建议?

师姐微信:一航艺术考研:hgyhgdy

艺术类

中传艺术类专硕|学硕:hgyhgdy

公共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电视综艺节目的故事化——让综艺“活起来” https://mxgxt.com/news/view/1029910

相关内容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制作研究.docx
看电视涨知识!暑期档综艺节目越来越有文化(1)
名人讲故事的综艺节目,tvb综艺节目是艺人明星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的!叫什么名字啊?
优秀电视综艺节目 与明星的文化张力
电视综艺节目制作管理分析
网络综艺崛起 文化类综艺节目意外走红
电视综艺节目的危机与救赎
消费文化语境下电视“慢综艺”节目的发展策略
综艺节目排行榜综艺节目排行榜(中国综艺节目排行榜)
综艺节目大搜罗 超高收视率综艺节目推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