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们如何生活?

发布时间:2025-05-06 07:48

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我们认识了许多伟大的作曲家,喜爱于聆听他们的作品、阅读相关的音乐史,或者把他们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甚至期待自己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那么,你是否有幻想过,如果你穿越回18世纪成为了一名作曲家,你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古典三杰”的真实生活状况,了解18世纪的“音乐赞助制”。

古典三杰

01

音乐赞助制——音乐家生活的来源

什么是音乐赞助制?这是西方音乐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在当时作曲家们从事艺术工作,很难通过出版作品获得足够的经济收入,只能依靠艺术赞助人的资助维持生活。音乐赞助制的形式与细节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发生演变。

从中世纪开始,欧洲的作曲家就开始为教堂或王侯服务,接受他们给予的赞助。文艺复兴时,这种赞助制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作曲家与贵族赞助者的私人关系十分紧密。到了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受宗教保护的同时,又受宫廷的君主、贵族保护。

而我们所来到的18世纪,正处于古典主义时期,这个时期,赞助制度发展到了非常复杂化的阶段。由于启蒙运动带来了人们思想上的解放,市民阶层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文化艺术领域得到了巨大的新发展空间,对音乐的审美性追求超过了功用性的追求,音乐赞助制也发生了转型,呈下坡趋势。这时的音乐家开始不再完全依靠赞助人,而是走出了教堂与宫廷,进入公众的视野。

02

作曲家们的生活状况到底是怎样的?

我们不妨以“古典主义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人为代表,看看当时作曲家的生活状况。

0 1

海顿(1732-1809)

出身农民家庭的海顿在儿时就被会演奏竖琴的父亲发现了音乐天赋,八岁开始海顿进入教堂唱诗班,不久便担任领唱,然而在他17岁的冬天,因为变声而被开除。之后,海顿一边靠教课和去小夜曲场子演奏挣钱,一边用所有的闲暇时间自学音乐。

到了1759年,27岁的海顿接受了人生第一个任命:为莫尔金伯爵担任音乐主管,然而不到12个月乐队就被迫解散,海顿又一次失业。此后海顿得以进入艾斯特哈齐宫廷,担任副乐长。根据契约,海顿除了创作乐曲以外,还要面对如维修乐器、培训乐队、任命管理人员、调停抱怨等琐事,还要遵循一系列约束性的繁文缛节,如必须以身作则、谨言慎行,对着装和发饰也有严格要求。当时的作曲家和赞助人仍保留着一种主仆关系。

1780后,随着作品在欧洲名声渐起,海顿开始对负担的职责和仆役的身份感到疲惫,但他仍然忠诚地为亲王工作与服务。海顿的一生都作为一个旧式赞助制度下的作曲家而度过,但也开始寻求变化。

0 2

莫扎特(1756-1791)

莫扎特童年跟随父亲四处给宫廷贵族表演,自小养成了桀骜不驯、蔑视权贵的性格,因此莫扎特更看重委约这种与传统宫廷不同的赞助制度,委约类似于今天的约稿,作者可以不用完全根据赞助人的音乐口味创作,不过更大的自由度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

在萨尔兹堡的莫扎特虽然有一个稳定的职位,也在闲暇时间完成了许多委约创作,但是和大主教的矛盾日益凸显,莫扎特不满于大主教禁止他参与公众音乐会的命令,同时对仆人的身份也十分反感,因此最终与大主教决裂,离开了萨尔兹堡,定居在维也纳。

在维也纳,莫扎特全身心投入收入颇丰的市场委托定制的音乐创作,还举办音乐会和招收学生赚取收入。莫扎特的收入保持在中上水平,有时也不稳定,在初到维也纳时,莫扎特仍然得依靠贵族的支持。虽然不愿甘为奴仆,但他从未放弃对稳定职位的谋求,然而一生未果。

0 3

贝多芬(1770-1827)

贝多芬见证了一系列欧洲政治经济巨变的风暴,他曾为科隆选帝侯的宫廷私人教堂工作,名义上有薪水,实则没有一分钱入账。

布朗宁伯爵夫人的引荐拯救了最艰难时刻的贝多芬,在她的引荐下,贝多芬凭借创作获得了各界的欢迎。在这个时期,贵族们慢慢不再豢养作曲家和大批的乐手,而是转向对音乐家个人和委约作品、订购乐曲等。贝多芬的三位主要赞助人对贝多芬没有强制性的契约。

贝多芬的生存状态体现出他对平等地位的重视,他可以尽心尽力教授亲王演奏和作曲,态度恭敬地为亲王题献作品,如著名的《第八“悲枪”奏鸣曲》;也可以在认为被损害了个性的时候打碎亲王雕像夺门而出,他充满感激,但这种感激并不授权任何人干涉他的自由。从贝多芬开始,真正的自由作曲家开始出现了。

贝多芬手稿

通过这些作曲家的经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赞助制度在音乐史中的发展。尽管他们的人生道路的走向也存在性格上和个人选择的因素,他们不同的生活状态折射出了时代与社会的演进中音乐活动和音乐家地位的改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重回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们如何生活? https://mxgxt.com/news/view/1007046

相关内容

刘慈欣与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三)
巴洛克,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各自有什么特点?各列举一个代表人物 爱问知识人
画家王建红:重彩写意中回归传统古典
古典音乐如何从巴洛克走来丨《极简音乐史》选载(三)
“作曲家用什么开始创作;从哪里开始创作?”、“你作曲时用不用钢琴?”
明清时期:中国古典文化总汇期
古代时期的艺人生活也如同现在吗
俞兆平:梁实秋的古典主义文学理论体系
盘点十大经典曲目,让我们重新认识水木年华
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古籍焕新,文化续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