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与林徽因初遇,如何开启故事?

发布时间:2025-05-05 14:46

924年4月12日上午10点,一艘轮船缓缓驶入上海汇山码头。码头上,早早等待的观众终于迎来了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印度诗人泰戈尔,他是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泰戈尔此行是应孙中山先生的热情邀请而来,此次访华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各方给予了他极为盛大的接待。为了确保他在中国的行程顺利,文学界的泰斗徐志摩和素有“民国第一才女”之称的林徽因被指派负责接待工作,并充当泰戈尔的翻译。

两位才俊在与泰戈尔的交流中,默契十足,特别是泰戈尔那流畅优美的英文,他们总是能够将其精准且优雅地翻译成中文。而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两位翻译也做得极为到位,令泰戈尔赞不绝口。在临别之际,泰戈尔留给了林徽因一首诗。

这首只有三行的诗,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被人们解读为揭示了徐志摩命运的暗示。许多人最初误以为诗中所提到的“结局”是指徐志摩英年早逝的命运,然而,实际上,泰戈尔的诗句所表达的,是徐志摩与几位女性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特别是徐志摩和林徽因的关系,早已埋下了不为人知的伏笔。

回溯到1920年,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求学时,偶然拜访了同在欧洲的林长民,林徽因的父亲。在这次拜访中,徐志摩第一次见到了林徽因。16岁的林徽因,身材纤巧,眼睛明亮如星,她的一举一动都流露出优雅与自信。即使面对一群比自己年长的文人,她依旧从容不迫,侃侃而谈,毫不怯场。

徐志摩对这个年轻女子心生倾慕,他决定与她亲近,却没想到,林徽因在见到他时,脱口而出一句:“叔叔。”这一称呼让徐志摩感到些许沮丧,因为自己仅比她大七岁,怎能被称为“叔叔”呢?林徽因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她知道徐志摩是她父亲的朋友,而在她的世界里,父亲的朋友都是长辈。

尽管心中略有不悦,徐志摩还是坚持要求林徽因称呼他为朋友。林徽因见他言辞真诚且年纪相差不多,于是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他们开始一起游览英国名胜,徜徉在波光粼粼的康河边,谈论文学与艺术。徐志摩发现,与林徽因相处时,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每一天与她的交往都成为他心中的美好回忆。

网址:徐志摩与林徽因初遇,如何开启故事? https://mxgxt.com/news/view/994235

相关内容

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感情...
徐志摩和林徽因更般配吗?
林徽因是徐志摩一生的灵魂挚爱
林徽因与徐志摩是什么关系? 爱问知识人
徐志摩和陆小曼闹矛盾,林徽因给徐志摩寄来了,一张生病中的照片
人间清醒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真实关系, 并非如绯闻传言那般
徐志摩和林徽因真正的关系,从林徽因留着的这东西,就能看出来!
徐志摩紧追林徽因身影,有家室却仍爱得疯狂
民国文化娱乐圈最大的两只瓜:徐志摩与金岳霖,谁是真爱林徽因?
徐志摩两次婚姻一位红颜,最爱还是林徽因,林徽因:他爱的不是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