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著名调音师佐鑫:音乐对我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5-05-05 09:49

人物介绍 |PROFILE

佐鑫,中国著名调音师 / 混音师

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参与制作现场扩声,从最初的会议扩声系统到大型的现场演唱会扩声系统,具有丰富的现场扩声经验

曾参与众多音乐节目录制、演唱会、音乐会等大型演出,负责系统制作与主调音等工作,包括:近百场CCTV《同一首歌》栏目、数十场《精彩中国》和近50场中国教育电视台《青春万岁》大型歌会等

合作过的明星艺人包括:那英、孙楠、张碧晨、羽泉、凤凰传奇、毛阿敏、郝云乐队、木马乐队等

前言

2023年,中国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的成绩单是惊人的。经过了三年漫长的等待,23年演出市场终于迎来了全面复苏,歌手“倾巢而出”,演出遍布全国各地。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演唱会的门票依然一票难求,上架秒空,场场爆满。为了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更是大有人在,“演艺+旅游”成为文旅融合的新模式。北京青年报也曾评价道:2023年演出市场生机勃勃的同时,演出市场与旅游市场的融合也空前和谐,对旅游消费的带动效应显著。

随着观众对于演出现场体验要求的逐渐提高,23年演出活动持续“火爆”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声音,相信这也为我们演艺行业从业者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方向。借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邀请了 著名调音师佐鑫老师,倾听他忙碌的2023工作故事,与他一起探讨疫情前后对演出行业带来的变化,浅聊关于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最后,佐老师也给在疫情影响下的“年轻人”一些建议,看到最后,也许对你会有所帮助。

@RAC:

23年您主要在忙什么呢?

其实我每年的工作都差不多,没有非常特别。上半年跟艺人录一些音综,周末演一些音乐节,下半年就是一些演唱会

@RAC:

疫情前后,您在心态上是否有发生变化,有哪些变化,为什么?

我觉得疫情对每个人的心态应该都会有一定的变化。纵观这几十年,有三个非常时期对我们行业来说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第一个是“非典时期”,第二个是“演出演艺管理时期”,再到“新冠时期”,每一次的非常时期对我们行业的冲击力都是巨大的。然而,竞争是激烈且残酷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每一次的冲击都会对我们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大洗牌。我相信能坚持下来的人都是行业的精英。

现在疫情后,看到满场不戴口罩的观众跟着音乐尽情释放自己,我的心情其实是前所未有的激动。

@RAC:

如今演唱会被称为“行走的GDP”,您觉得24年演出还会延续23年的火爆吗?或将有什么不一样的变化?

这个其实谁都无法预测。演出肯定会一直演,但上座率就很难预测了。但就从2024开年来看,各地的文旅部门都铆足了劲,我觉得对于那些有实力、有口碑的音乐节应该会越来越好;而个唱方面,也听说今年会有一些外国大牌乐队来国内巡演的计划,我们看看反响吧。

@RAC:

疫情前后,您认为行业有在发生变化吗?

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变化就是大家都越来越专业,但这个跟疫情没太大关系,是我们对自身要求提高了,不管是艺人本身、还是制作团队,或者是观众审美都在不断进步。

另外一个变化,那就是线上演出变多了。各大短视频平台也都开始制作线上演唱会了,观众的反响也挺不错,这对艺人和调音师的专业水平更加看重了。

@RAC:

在23年有个别关于现场演出听音体验的负面消息传出,您对此的看法是?

这个其实很简单,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从演出制作方面来看,一场几万人的大型演出,不管是从舞台舞美、硬件设备还是团队人员配备等各个方面都跟预算息息相关。

另外,现场演出内场和看台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想要达到观感体验一致,并不现实。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想要尝试将两者都做得更好。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内外思想的碰撞接轨、大家在声音制作上要求的提高,以及如今音频技术也在逐渐提升,我们也开始应用延时塔。延时塔的应用可以让开阔的体育场内整体的声场均匀度和覆盖率大大提升,使得即使是看台或后区的观众都拥有比以往更好的观演体验,把整个场地声音的品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在张碧晨的巡回演出当中也有所应用,得到的反馈都非常不错。说到底,我认为高品质的设备和专业的团队人员对演出的质量非常重要,当然这也是需要更多考虑到预算方面的问题,肯定相对来说预算越多是好事。

@RAC:

如今在现场演出工作中,分工越来越细,您觉得一个好的系统是否还是需要专业的人处理,对于我司23年实行的“付费技术支持”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这个非常有必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23年张碧晨的巡回演出,我一直都让华汇音响的轩诗颂老师来负责系统方面的工作,包括从前期开会定音箱位置,到系统的调试,以及在演出中对系统的调整把控等工作。轩老师的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由他来做这个事情我们都很放心。这样一来,可以很好地把调音师解放出来专心去搞创作。对于这么重要的位置,我认为收费是应该的。

@RAC:

您也是L-Acoustics和DiGiCo的老用户了,简单谈一下对它们使用感受。

两个字:好用!无论什么情况下,L-Acoustics和DiGiCo都是我的首选,在创作和演出中,你能想到的想法几乎在DiGiCo上都能实现。

入行的故事

入行的故事

{音乐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从小我除了对电工原理这方面知识非常感兴趣之外,还很喜欢音乐,音乐对我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他说,记得在小学的时候,费翔刚发行了第一张专辑《冬天里的一把火》,当时父亲给他买了一台双卡录音机,他用这台录音机听了很多不同的音乐,从那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音乐。到了初中,母亲给他买了一把吉他,在学习吉他的过程中,渐渐地又迷上了摇滚音乐。到后来,还去了孙老师的明升技术学校学习了调音知识。

聊起入行的故事,他表示自己算是比较幸运的。跟许多标准的80后一样,读书、毕业、然后再开始找工作。毕业后的他是在会展公司从事同传工作,参加了许多活动相关的工作,慢慢地才接触到了这个行业。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也遇到了许多贵人,包括金少刚老师、夏杰老师、邵勇老师、马昕老师等等,也正因为遇到这些比较好的机遇,他才决定真正进入这个音频行业。

工作和生活

工作和生活

{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与大部分音频工作者一样,面对繁忙的工作,不管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他经常都会在外地工作,这时候很需要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他说:“我能这么安心在外打拼,这一切都离不开家人的支持,我心里还是对他们挺内疚的。平常一有空,我也会争取呆在家里陪伴家人,尽量把工作、生活和家庭调到最舒适的状态。”

张碧晨巡回演出工作现场

从左到右:佐鑫、李国清、李禹辉、房健彪

其实在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小编曾有幸采访过佐鑫老师。当时的演出市场及周边行业都受到比较严重的打击,处在一个比较低迷的状态。当时在谈到对未来几年的规划时,他曾表示:“不会过度放松,还是会严格要求自己,苦练内功,待疫情结束后重新出发。”几年过去,可以看出他的坚持和努力并没有白费,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演出。

@RAC:

谈谈关于24年的展望。

就在我接受采访的时候,我刚好看到华汇同事发了DiGiCo Quantum852调音台国内的开箱视频,我24年非常希望早点能用上Quantum852。

脚踏实地

脚踏实地

{是热爱、是机遇、更是努力}

也许热爱不一定能实现梦想,往往前进路上还是需要一些机遇,然而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当机遇来临前,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机遇和大环境并不是我们个人能控制的事情,只有努力是我们唯一能把握在自己手里的。正如佐鑫老师说的:“想要进入我们这个行业就要吃得了苦,你看到所有的光鲜亮丽都是大家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吃苦耐劳是成为一个音频从业者的必要因素之一。从业那么多年,遇到很多年轻人一上来就想去控台子,我认为是非常不可取,一定要脚踏实地!”

网址:对话著名调音师佐鑫:音乐对我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https://mxgxt.com/news/view/990284

相关内容

著名音乐制作人(多位艺人的音乐制作人)
中国著名音乐家都有谁
两岸音乐名师对话 畅谈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
邓丽君,华语音乐历史中不可替代的巨星
十大香港乐坛著名音乐人 港乐十大音乐人 香港著名音乐人有哪些→买购网
《中国好声音》廖昌永代替那英成为导师,他为什么代替那英?
动漫音乐的著名制作人有谁
「有关音乐名人故事」音乐界的名人故事
郎朗:分享与享受音乐对我来说同样重要
周立波和余隆的音乐对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