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群体抑郁焦虑问题日渐显著

发布时间:2025-05-04 13:08

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近几年国际科研工作关注的热点。过去一般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呈轻微正相关,也就是说,收入更高、学历更高、职业更稳定、职业声誉更好的人,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更好。但是近两三年来的国际研究揭示,近40%的博士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高学历的人才是我国未来科研的主要力量,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值得关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

2019年,陈祉妍带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对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撰写的专题报告《2019年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被收录进今年三月出版的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

近两三年来的国际研究揭示,近40%的博士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高学历的人才是我国未来科研的主要力量,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值得关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说。

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女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均高于男生。博士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显著高于硕士生。导致如此高比例的抑郁、焦虑水平,学业压力和就业前景是主要的压力源。

除学业负担重之外,就业前景不理想和不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也是研究生主要的压力源。陈祉妍告诉记者,此次调查显示,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研究生。“这其实是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叠加。

尤其是博士生,在毕业阶段,一方面要担心论文能否顺利通过——博士论文要求很严格,能否顺利通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论文没有达到标准,学生就需要花很大精力去修改,甚至需要重新答辩;另一方面要担心就业问题,找工作也是一件充满不确定的事。所以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也是叠加的。

沉重的学业压力导致了研究生群体过长的工作时间,而过长的工作时间对心理健康有着负面影响。研究认为,工作时间越长,抑郁、焦虑的风险越高,当日常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就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因此,日常工作时长控制在10个小时以内可能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本文由潇湘小助发表,如您想了解更多,请来“清培商领院”如您有任何相关疑问,我们老师将竭诚为您答疑解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我国研究生群体抑郁焦虑问题日渐显著 https://mxgxt.com/news/view/972723

相关内容

研究生群体抑郁焦虑状况:女生的抑郁、焦虑水平高于男生
研究显示:我国研究生群体抑郁焦虑问题显著
1/4抑郁、1/2焦虑!万名科技工作者心理调查结果出炉
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发布:你的焦虑和抑郁从何而来?
养宠物与抑郁症的悲伤真相:30项研究揭示了宠物对抑郁症的影响
疫情冲击美民众心理健康 出现焦虑抑郁相关症状人数增加
最新研究:导师这两类行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伤害最大—新闻—科学网
头颅CT或MRI变化与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
中国青少年2020年抑郁检出率达24.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
明星的焦虑抑郁症怎么好的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