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得草
牛得草(1933年一1998年5月30日),男 [3],原名牛俊国,牛得草是艺名,河南省开封市人,一级演员。豫剧丑角牛派艺术创始人 [4]。
1933年出生于河南开封一个贫困的长工家庭。幼年时,他的父亲被国民党无故抓走,冤死狱中。6岁的牛得草在洧川县城街头流浪,经常混进戏院子听戏,饿了就到处讨饭。10岁的牛得草看到家境窘迫,便悄悄离开了洧川,跟着戏班子到处走,正式走上了学艺之路。1948年,牛得草进了开封颇有名声的和平剧社,不久后当成了剧社的台柱子。 [4]1954年调黄委会黄河文工团。1958年随团转入鹤壁豫剧团,历任副团长、团长。 [2]牛得草10岁学艺专攻文丑,在博采旁收、广取众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自成流派,“官丑”尤称一绝。其代表剧目有《做文章》《张古董借妻》《三不愿意》《拾女婿》等; [3]与陈素真、常香玉和唐喜成等大师一样,牛得草在全国范围内受到豫剧爱好者的喜爱。他技艺精湛,擅长丑角,唱腔诙谐幽默,自成流派。代表作品有《卷席筒》《唐知县审诰命》等,后者由牛得草亲自执笔并主演,在1979年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为电影《七品芝麻官》并获第四届“百花奖”最佳戏曲影片奖。 [5]其中的一句台词“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脍炙人口。 [3]1992年,获得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 [7]1993年参与春晚,戏曲小品:《群丑争春》。他的学生有金不换(梅花奖得主,一级演员)、张仙草(全国豫剧十大名丑获得者之一) 等人 [6]。
1998年5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郑州逝世,终年65岁。
牛得草,1933年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小时候他从师豫剧名丑李小顺 [2],专攻丑行,宗祥符调,可那时他连个名字也没有。大家管他叫“小牛”。后来团里一位老艺人为他取名“俊国”,并说:“振兴国家就靠你们这一代了!”
解放初期,牛俊国的丑角艺术已颇具特色。1950年曾在河南省汇演中获得角色创造奖,开封的一些老戏迷都爱看他的戏。其中有一位老人叫李春芳,看完戏后常常到后台找牛俊国聊天,两人成了忘年交。一天,李春芳对牛俊国说:“你丑角演得好,可惜名字不风趣,也不好记。大凡名演员都有个好艺名,如梅兰芳、盖叫天等。”牛俊国也有同感,他说:“牛俊国这名字是不怎么样,尤其是在别人叫我时,如果吐音不准或咬字不真,或是听不清楚,就成了‘牛进锅’了,丑牛如果进到锅里,不就成了煮熟的五香酱牛肉了吗?总感觉很不吉利。”而且,俊国这名字与牛先生的演艺职业及他的“小花脸”行当也不对路。
李春芳表示要为牛俊国改个艺名。他是一个满腹经纶的清末秀才,回家后,老人翻了一摞古书和字典,终于想出了个好名字。第二天,他找到牛俊国侃侃而谈:起名要因姓而宜。姓侯的有叫侯得山的,猴子得了山,便可以攀登跳跃,自由玩耍。还有叫侯宝林的,美猴王如果得了果林,就如同得到了风水宝地,便可以有美味可口的鲜果子吃。姓于的有叫于得水的,鱼儿得了水,就可以自在畅游。姓朱的有叫朱得康的,猪如果得了糠,就可以膘肥体胖。姓马的有叫马得料的,马要是能够得到营养丰富的好饲料吃,便可以身强力壮,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你姓牛,牛儿如果能够得到最喜欢吃的青草,便可以越吃越胖,力大无比,负重劲行,辛勤耕作,万事如意,韧力无尽,事业有成了。我看你应该叫牛得草。
牛俊国听了非常高兴,他说:“老李给我取的这个名字,既幽默,又吉利,而且还颇有‘丑角’演员风趣滑稽个性特征的深刻含义。如今解放了。我从一个要饭孩子和被人看作‘戏子’的穷艺人,成了人民的演员,是党把我从地狱里解放出来,重见天日,有吃有穿,不正是小牛得到了青草吗?太好啦!”
从此,牛俊国的艺名便改为牛得草,字“清泉”,号“料足”,别号“饮水”。牛得草还有个小名叫小林,牛吃饱喝足后,还可以卧到茂密的树林里,美美的休息。牛得草,草、料、水、林俱全,只等奋蹄耕作了。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八个大字:“立志为牛,艺为人民”。
牛得草这艺名,既诙谐富于哲理,又好记,与他的丑角身份很合拍。从此,牛得草奋蹄耕耘,在电影《七品芝麻官》中饰演“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小芝麻官一举成名,家喻户晓,他的名字叫红了中原大地。 [1]
在博采旁收、广取众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自成流派,“官丑”尤称一绝。他技艺精湛,唱、念、做、舞俱佳,既讲究程式规范,又力求贴近生活;洒脱雅致,寓庄于谐;既有大家风范,又有乡土气息。
牛得草《七品芝麻官》剧照图片
由他执笔整理并主演的《唐知县审诰命》1979年进京演出,曾获文化部颁发的剧本整理一等奖和演出一等奖。该剧拍摄为电影《七品芝麻官》后,又荣获第四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和“最佳故事奖”。香港《大公报》撰文称他为“东方的卓别林”
由他执笔整理并主演的《唐知县审诰命》1979年进京演出,曾获文化部颁发的剧本整理一等奖和演出一等奖。该剧拍摄为电影《七品芝麻官》后,又荣获第四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和“最佳故事奖”。香港《大公报》撰文称他为“东方的卓别林”
他历任鹤壁市豫剧团副团长、团长等职。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剧协理事,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会员,鹤壁市剧协主席。
牛得草图片
《七品芝麻官》《做文章》《张古董借妻》《卷席筒》《拾女婿》《三不愿意》等等。
1992年11月,农历壬申年: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
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共设6个奖项,38人获奖。
获奖的戏曲曲艺类演员
豫剧牛派艺术传人中的“四草一金”(葛圭璋艺名葛草旺、牛亚非艺名小牛得草、王艺红艺名牛小草、张仙草、金不换)都在继承发展着牛派艺术,牛派艺术已经成为河南著名的文化品牌。
传统戏剧中以丑角为主演的剧目不多,牛得草以丑角领团,把丑角唱成了剧团的台柱子,非常了不起。牛派艺术在剧本上体现了人民性、大众性,在创作方法上充满了机趣,加上极具观赏性的表演,因此久演不衰。很多观众说,有些新排剧目不好看、不耐看,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唐知县审诰命》中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从牛派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到河南戏剧的继承与发展问题,认为牛派艺术非常有特点,有很强的“剧种意识”,而“剧种意识”是流派声腔发展的灵魂。
网址:牛得草 https://mxgxt.com/news/view/969337
相关内容
豫剧《卷席筒》牛得草等主演行止是否算得上老牛吃嫩草呢?
非洲水牛:草原上的“战斗牛”
老牛吃嫩草啊主任
除草剂,杂草,小蜗牛,萤火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河北张北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之地
盘点老牛吃嫩草的十大女星
有自己的狂徒 赵今麦 老牛吃嫩草?
拥有独特的狂徒 赵今麦 老牛吃嫩草?
还记得放牛娃阿宝吗?从草根歌手到跌落神坛,今51岁再登台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