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父母起诉子女案正挑战印度传统家庭观
2022年5月10日,萨达娜·普罗萨达在印度圣城哈尔德瓦尔地区法院提起了一项诉讼,将自己的儿子萨格尔、儿媳及其娘家人列为被告。普罗萨达夫妇在起诉时指出,自己只有这一个儿子,为培养他倾其所有,包括送他去美国学习飞行员;也包括花费巨资为其举办婚礼,还专门掏钱让其去泰国度蜜月。结果婚后,这对夫妇不但不跟自己一起生活,而且儿子的收入都由儿媳及其娘家支配。儿子儿媳结婚六年后不要孩子,让自己和老伴正经历断后的痛苦。因此,他们的诉讼请求是,对方要么一年生孩子,要么赔偿他们含辛茹苦抚养儿子的费用及断后的痛苦损失费5000万卢比(约合439万人民币)。这看似荒唐的案件背后,却折射了印度传统家庭观的现代转型挑战。据印度媒体报道,这是印度第一起父母诉子女要求抱孙子或赔偿抚养费的案件,因此,引起了印度国内及国际媒体广泛关注。
我们一家在印度生活了七年,印度式父母和中国式父母有相似之处,如父母对孩子无保留地付出,尤其在教育投入上。但我发现更多的是家庭观的不同。印度比中国更维持了传统,也即家长权威制及大家庭观念。
首先是父母或家庭中尊长的权威。比如,直到今天,即便那些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孩子,其婚姻也基本是父母安排的,自由恋爱的婚姻很少。印度的大多数年轻人,在结婚后要与男方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如果有爷爷奶奶,也要一起生活。针对金德尔全球大学的印度学生,校方还在课程系统上开辟家长端口,在其他国家,恐怕只有中小学生有这种安排。很多时候,学生外出或缺勤,需要争取父母的意见。参加家庭聚会,所有的印度人都要去这个家庭中最尊长者那里行触足礼或以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尊敬问候。这处处都体现了家长制权威或尊长权威。
这种亲子关系类型,也培养了印度人的大家庭责任感。比如,有同事申请停薪留职一年,回去照顾自己生病的母亲,尽管自己的学术生涯正在快速发展期。我还有一位学生争取到去西班牙的学期交换,结果没等到考试就匆匆回来了,原因是他的堂妹要结婚,他必须要回来张罗,结果导致接下来的几个学期他需要选很多课来弥补学分。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这个案件在印度引发了比较大的公共讨论。有些人认为,父母的请求理所应当,甚至担心,会引发父母状告子女的雪崩式爆发。还有的替老人担心,认为老人们应该留自己的房产,万一子女不跟他们一起生活,不至于流落街头。但评论区毕竟年轻人多,戏谑这对老夫妇的评论更多。有些提出,印度的父母太霸道,总认为孩子应该对自己言听计从。还有的说,儿子应该反诉父母要一个亿,给一个亿后再生孩子,否则养不起。还有的说,既然父母让孩子下不了台,儿子应该反诉父母,以后即使生了孩子也坚决不让父母接近……
我原以为,印度大家庭观的延续是相对波澜不惊的。普罗萨达夫妇的这一诉讼及其相关评论,让我们看到了这一大家庭观在看似平缓的社会流动下波涛汹涌的一面。
(澎湃新闻 5.13 张文娟)
网址:一起父母起诉子女案正挑战印度传统家庭观 https://mxgxt.com/news/view/948681
相关内容
重组家庭中,继父和继母谁更可怕?心理学家的答案很统一家长是明星了不起,家庭光环背后的担当与挑战
印度家庭文化.pptx
拜托,跟父母“决裂”并非正确的原生家庭观
印度家庭文化介绍.pptx
同母异父、同父异母一起来的3个明星家庭, 最后一个家庭无人敢惹
家庭教育,祖父母的价值
“许凯自曝家庭教育观:独特理念颠覆传统,明星家庭如何塑造明日之星?”
下面哪一项关系在印度教徒家庭中占优势地位?()A、父子关系B、兄弟关系C、夫妻关系D、母子关系
印度女子为当明星扔掉儿子,孩子38年后起诉要14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