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三平的“建国三部曲”、李少红的《终局·营救》,到吴京领衔的《长津湖》、《金刚川》,再到陈凯歌的“志愿军”三部曲......
拍摄战争片时,华语导演总偏爱宏大的战争场面、超大的制作班底以及大明星的倾力加盟。
只顾竭尽所能的“大”。
却忘了“小”也可以感动观众,震撼观众,小切面同样可以描绘大战争,再现英雄儿女的热血。
9月27日,《冲锋》上线。
没有动辄千人的拍摄团队,也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演员表更是暗淡无光,看不见一个当红演员。
唯一算明星的,还是居家好男人、弦子的老公李茂。
可星光暗淡的它,却拍出了真正的英雄,拍出了真正的战争,拍出了真正的“星光”。
长津湖战场,杨根思(李感饰)、张佑民(李茂饰)领导的三连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赶到小高岭阵地,接替友军五连,堵截撤退的美军。
零下四十度的低温,400里的重装奔袭,前有美军战机后有韩军巡逻,一路还要穿过多个敌占区。
外加后勤补给短缺,士兵们缺衣少粮,根本无法招架低温。
困难重重,三连该如何完成任务。
面对低温,士兵将袜子织成手套,再将草木灰放进鞋子里,代替袜子保暖,用土办法对付严寒。
后勤补给短缺,三连士兵就渴了吃雪,饿了啃树皮、煮树根,靠毅力支撑自己。
美国战机巡逻,他们就藏在弹坑中隐匿行踪,昼伏夜出,在敌人的眼皮子下穿插深入。
就像杨根思的口头禅:
所有的困难都是人去克服的,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作为一部小成本战争片。
导演自知无法拍摄大场面战争戏,索性就将镜头对准了战争中的人,透过人的喜怒哀乐,侧面描述战争的残忍与悲壮。
穿插途中,三连士兵拯救了被韩军欺辱的朝鲜群众。
他们不懂得南北关系,也没有参与战争,可他们却成了战争的牺牲品,成了失去家园的流民。
看着被火烧掉住宅的朝鲜村民,杨根思的眼神有怜悯又有坚毅,他同情朝鲜儿童的遭遇,也不允许自己的家乡再被侵略者糟蹋。
小高岭阵地保卫战,敌军在一次又一次地进攻受挫后,美军少校决定用坦克、飞机,炸平整个阵地。
面对丧心病狂的美军,三连士兵知道要决死一战。
他们将烟斗、钢笔留给家人,将重机枪送回后方,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不留给敌人。
他们心中有对爱人的不舍,有对祖国的怀念,有对家乡的思念,这一刻,所有的思念不舍化成了他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以身报国的勇气。
最后,夸一下“美军”。
不同于同类型作品,编剧没有“矮化”、“降智”美军,而是较真实地还原了美军新进的装备、强大的动员能力、完善的后勤保障,以及美军军官对中国士兵的敬意。
这是对史实的尊重,更是对英雄的尊重。
影片结尾,杨根思连出场,年轻的士兵眼中有光,喊声如虎,士气如虹,和故去的英雄一模一样。
他们不是明星,却比明星更值得被尊敬,更值得被崇拜。
《冲锋》,满星推荐。
#国庆档电影#
码字民工:小配角
免费编辑:威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