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时评】
理性看待“明星人设”
点开网络短视频平台,会发现不少明星网红账号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他们大多主打妆容颜值、唱歌跳舞、搞笑幽默等特点,每推出一个短视频作品,都严格符合账号调性,也就是常说的“符合人设”。而特定的“人设”也吸引着特定的粉丝群体,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粉丝文化现象。
所谓“人设”,即人物设定,简单来讲就是在内容平台提前设定并演绎出一个相对完整的人物,如高颜值形象、“学霸”、“女神”等等,他们相信精准人设能够精准吸粉,围绕“人设”策划推出短视频、图片等各类作品。若想在相关平台获得受众,必须提前选择好“赛道”,并在“人设”限定下持续推出精准匹配调性的作品,这既由平台算法决定,也是基于粉丝喜好的设计。
在一些互联网内容平台,利用“人设”打造明星网红、吸引粉丝并进行流量变现,已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商业模式。在“双11”等重要消费节点,有着讨喜“人设”的明星网红,动辄“带货”上千万元,这既证明了粉丝经济的巨大潜力,也说明“人设”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的成功。甚至有人说,要想在短视频、社交网站走红,就必须预先设计好“人设”。
然而,健康的粉丝经济应当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正确的商业逻辑也需要与正确的价值导向相结合。“人设”终究是人为设定,如果名实不副、德不配位,形象则可能“逆转”。近年来明星网红“人设崩塌”的情况并不鲜见,例如某“人设”为“学霸”的男明星学历造假事件、某标榜自己才华多样的明星露馅事件、“网红带货”中重数量轻质量问题等。调查中显示,超过半数粉丝表示追星是为了视其为榜样,向其学习,如果明星网红的“人设”有其名而无其实,则不仅会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更会对粉丝群体形成负面的价值导向。
再精心打造的“人设”,也不过是一种刻意呈现出来的形象,并不一定是真的,本质上是一种营销行为。然而,真正的自我最终是体现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在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把人生也当成了一场带着“服化道”的“表演”,演得再好,也总有出戏的时候。粉丝对于明星“人设”的真正期待是,返璞归真、找到自我,不断打磨技艺、沉淀修养,走出一条更为纯粹的演艺道路,将德艺双馨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价值。
引导粉丝文化释放更多正能量,网络平台同样责无旁贷。网络平台带有天然的传播属性,这使得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粉丝经济呈现出传统经济不具备的特点,即更具有社会属性、舆论属性,从一开始就在商业逻辑、经济运转中附带了价值引导的功能。正因此,无论是“人设”还是其他商业模式,都应该在经济效益之外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让粉丝群体成为社会规范的守护者、舆论正能量的弘扬者,让粉丝文化驶入正确的价值航道。
【文章结构】
(点击可查看大图)
【佳作赏析】
追星的风潮年年变,这几年最火的概念就是人设。这篇文章就很好的探讨了人设的种种,当然,这篇文章的结构也很有意思。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是一篇评价概念的文章,评价的是“人设”这一概念。整个的文章思路,其实就是讲清楚人设到底好不好。这种文章在考试当中是比较少见的,很少有题目会让我们写一篇文章评价一个社会现象,但是在小题目当中还是经常会出现的。其实不管是小题目还是大作文,背后的写作思路有着想通的地方。
文章的第一段介绍背景,引出话题,告诉读者这篇文章想讨论的是人设这一话题。紧接着,第二段文章在解释含义。毕竟,读者们不一定知道人设到底是啥意思,所以要解释一下。这一段除了解释含义,其实还分析了人设出现的原因。这一点以后我们可以学习,解释含义和分析原因可以放在一起。
第三段和第四段是具体的对于人设的评价。第三段是在说,人设有着好的一面,不管怎么样,人设带动了消费,促进了经济发展。然后第四段就是在说,人设也有这许多危害,有着诸多不足。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这两段的内容中,作者都举了例子。这再次告诉我们,学会举例子对于写作文来说有多么重要。
那三四两段分别说了好坏,究竟听谁的?所以第五段要出现了,这一段就是在下结论——人设这个东西,本质上就是一种营销。这一段就是盖棺定论。那我们现在知道了,人设不是特别好的东西,所以要怎么做呢?这就来了第六段,这一段重点就是写对策。
所以,大家记住,以后写类似文章,我们可以按照解释含义-分析原因-分析利弊-下结论-谈对策,这种思路进行写作。
【佳句摘抄】
所谓“人设”,即人物设定。 (这类句式可以用来解释含义。)
这既证明了粉丝经济的巨大潜力,也说明“人设”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的成功。 (这类句式可以用在举例子之后的分析。)
健康的粉丝经济应当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正确的商业逻辑也需要与正确的价值导向相结合。(优秀语言。)
如果把人生也当成了一场带着“服化道”的“表演”,演得再好,也总有出戏的时候。 (精彩比喻。)
让粉丝群体成为社会规范的守护者、舆论正能量的弘扬者,让粉丝文化驶入正确的价值航道。(类似句式可以用在结尾)
时评分析:上官炳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