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我认为人人都可以当导演
乌迪内远东国际电影节,简称:“FEFF”。自1999年举办首届,是欧洲最大的介绍亚洲电影的电影节。每年开春在意大利东北部小城乌迪内举行,展映来自远东地区的优秀影片。
2024年第26届乌迪内远东国际电影节于4月24日至5月2日举办,包括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74部影片,以及15个全球首映。张艺谋导演获得此届乌迪内远东国际电影节金桑树终身成就奖。
以下为远东电影节现场张艺谋大师班现场对谈实录的整理,原文比较长,将分为上下两篇发布。
大师班现场
现场录音/视频:发条辰
编辑:吴睿雨
责编:刘小黛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主持人:为什么决定要当电影导演,是什么使你走上了这条路?
张艺谋:其实决定当电影导演是在上电影学院的时候,我当时是全校最大的学生,可能比别人都晚了10年,所以我觉得当摄影有点不好意思,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比我小10岁,我看隔壁导演班年龄偏大,我就决定在毕业的时候去当导演。大概在大二的时候我就悄悄地向导演系的陈凯歌、田壮壮我们那些同学借一些导演的书、简介的书来看。那时候有这个想法,纯粹是因为做摄影师年龄比较偏大,有点不好意思,完全不知道导演未来是什么样。
主持人:你之前的摄影师经历是如何影响你导演的创作的?
张艺谋:对,我1982年大学毕业之后,就开始做摄影师,也做了三部电影。其实我觉得后来当导演,摄影师的经历对我还是很有帮助的,至少对视觉、对画面有很高的要求。除此之外,你在现场跟你的摄影师就不废话了,甚至可以直接说你换28的镜头。你换250的长焦。在技术上就非常简单,所以是好处。还有一个其实从今天来看,电影更加视觉化,包括很多网络上的短视频,还有各种影视作品,其实对于视觉的训练和对视觉的支持都对于当导演很有帮助。
主持人:在1987年你获得了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演员的经历是怎么推动你导演生涯的呢?
张艺谋:我当年做摄影师的时候拍了黄土地,电影导演是陈凯歌,是我的同学,一下子就有名了,大家注意到我说这个摄影师不错,很年轻,刚毕业,然后大家都有点抢着要我成长,希望我去帮帮忙。然后当时吴天明导演他是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厂长,也想找我帮他拍一部电影叫《老井》,所以我其实是作为摄影师到吴天明导演那里的。
当时需要选演员,我们就想在全国选一些新面孔,不想找一些老的演员或者明星。我就负责带一支队伍在西北五省去跑,跑了将近三个多月,选的演员都有点偏胖了,那时候,我们觉得农民应该是比较瘦的。我那时候比较瘦。来应聘的人我们就说希望瘦一点,给人家讲拿什么做例子,就拿我做例子,就说你看像他这样瘦就可以了,他也是西北人。然后我成了一个例子。这样选了三个多月以后没有成绩,就是选不到人。
《老井》早期海报
有次陈凯歌导演和吴天明导演聊天,就突然说你干脆让艺谋演,既然要像他一样瘦。我个人认为他们聊天的时候是有点起哄,因为我不是演员是摄影师,我也没当回事儿,结果过了两天吴导来找我,说给你一个星期考虑。我完全没有表演经验,我也很不好意思,在镜头面前我是很放不开的,我到今天都不认为我是个好演员,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胆子比较大,觉得可能会有意思。
后来我就同意了,这个事情就定了,就宣布了,我就后悔了,但是全国都知道了,不好变了。我突然发现表演根本不容易。开始训练,就特别不好意思,在镜头面前完全不可能放开,拍别人的人现在突然走到这儿来,从那预备开始,从这里走到那里,你基本上就不会走路了。
所以不行,后来没办法,我们就去农村体验生活,因为是个农村电影去拍农民的故事,所以我们就到山西去体验生活,那时候没有办法,这个事情已经接了,就打算把自己变成农民。我有三年农村的插队经验,所以差不多有三个月、半年的时间在农村跟农民一样,然后就完全把自己变成一个年轻农民的样子,后来我觉得那一阵我就完全像农民,然后自己觉得有把握了,这样就演了这部电影。很有趣,演完其实自己都是蒙的,我不觉得我演得多么好。
然后我当时拿这个做一个交换,吴天明是厂长,他可以决定谁来当导演,我就跟他说,我演你电影,下一部戏我要在你这里当导演,他就同意。然后我就筹备我的电影《红高粱》这是我第一部作品。后来参加电影节什么的我都不去了,我就说我要拍电影了。
我印象很深,昨天还跟朋友聊,我在拍《红高粱》的时候晚上拍夜戏,我们在熬夜,所有的演员都在现场,男主演是姜文,女主演是巩俐。半夜大概12点、1点左右,我们的制片人跑来说你知道吗?你在东京得了最佳男主演。完全没想到,然后我们所有演员就不演了,姜文带头不演了,说导演我们回去休息了,我们演什么呢?你都得奖了,我们演什么?
《红高粱》早期海报
主持人:你觉得电影节这个平台对电影行业意味着什么?
张艺谋:我觉得电影节这个平台很重要,尤其对于年轻导演来讲,我们这些就是中国第五代年轻导演,就是从电影节这个平台开始。我记得第一次是参加香港国际电影节,我是作为《黄土地》的摄影师参加的,根本没有出过国,就是第一次去香港大开眼界,你看到世界各国的很多电影非常惊艳,然后接着就是去不同的电影节,我们的作品开始受到关注,我觉得没有这些电影节,没有这些平台的介绍,我们不可能被世界所了解。
《黄土地》早期海报
其实全世界的电影人都应该靠电影节来交流,互相来理解,所以电影节是非常好的平台。我至今我都觉着好像拍电影不可能没有电影节,就像今天远东电影节有这么多观众来,大家互相交流,而且远东电影节是欧洲最大推广亚洲电影的电影节,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所有来看电影的这些电影人或者观众,都是热爱亚洲电影的,希望了解亚洲电影的文化和故事,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我差不多40多年一直频繁地参加各种电影节。其实最近几年参加得少了,因为工作比较多,拍电影比较多。
我觉得这个是我们主要的介绍自己的平台,因为现在全世界电影都比较商品化,很多电影院它不一定放你的电影,尤其对年轻导演来说,因为资本在背后,可能觉得没有票房,可能觉得不赚钱。所以决定一个电影能不能上电影院演多长时间,怎么都不是导演能决定的。所以常常有很多电影我们叫它一日游,一天以后就出去了,就没什么人看到,那就剩电影节了。
我觉得电影节是可以推广介绍一部电影给更多的人看,尤其对于年轻的导演,年轻的电影工作者来说,他们还没有在商业上有价值的时候,他们的才华,他们对电影的爱,他们所有表现出来的讲故事的能力,所以电影节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主持人:您是第一次在电影节遇到邱复生(《悲情城市》《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枪火》制片人监制)吗?
张艺谋:对,我在戛纳刚刚第一次见复生,当时很亲切。因为我们两岸三地都很亲切,他和侯孝贤几个人一起合作的《悲情城市》,当时在宣传,后来去了威尼斯,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就看侯孝贤的作品。《童年往事》我非常喜欢,他是我非常喜欢的导演,又都是中国人,所以大家就一见如故,聊得很开心。所以那个时候就希望能不能有机会合作,于是就跟邱复生先生开始合作,就拍了大家看过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拍了《活着》,拍了两部电影。我们那时候叫合拍。
在中国当时条件是这样的,如果你是合拍的,你可以引来外边的资金,比如说邱复生代表台湾的资金,香港的资金你可以进来的话,我们叫外汇。有外汇的话,你的摄影机就可以好一点,你可以同期录音,你可以有低噪音的发电车……好像制作上可以稍微有一点钱,所以我们都很愿意合作。那个时代大家都很愿意合作,这样导演在技术上能获得一些更好的保证,所以电影的质量也许会好一点。包括后期,像大红灯笼的后期是在日本,在日本声音等等,所以也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技术保证。
《大红灯笼高高挂》
主持人:在您做电影导演的这30年间,您认为这30年里电影发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张艺谋:这几十年其实我们看到变化非常大,时代完全变了,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一个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或者叫一个影像时代。我认为人人都可以当导演,在互联网上,所有的短视频长视频,所有的影像处理,影像处理节奏,甚至讲故事,人人都会。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给朋友圈,分享给各个平台上,所以今天这些技术门槛都非常低,我经常在网上看到很多东西,我也很惊讶,很多年轻人拍的东西非常棒,很短的视频,但是非常棒、非常有想法。甚至介绍一些地方或者像旅游一样介绍一些事情,介绍一些美食……所有的东西都很有意思,你会看到真的是不一样了,年轻人的思路也非常的宽泛,非常的活跃。
我自己常常说今天人人都是导演,在我们那个时代导演是高的,你要仰视他,我觉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导演。今天人人都是导演,甚至人人都是演员,我觉得很多东西都拍得非常好。像我这做了几十年电影了,今天看最重要的,我觉得应该还是感情,哪怕我们今天有很多机器人,有很多AI,有很多技术来帮助我们编剧,帮助我们处理故事,帮助我们来处理技术,这些都没有问题,你都可以找到很好的工具,但是我认为最打动人的和最主要的还是感情。
那拿我自己来说,比如说我现在去寻找剧本,我看到经常会被问,你想拍什么故事,你下一步有什么计划,其实常常你会觉得我在寻找,我在看剧本,但这个东西你看什么呢?你挑什么剧本呢?上下左右你都可以挑,挑什么呢?其实不是挑什么,我们经常说一个好故事,我自己看可能让我的心突然动一下。在读剧本的过程中,你突然被打动,不知道是什么道理,不知道什么原因。一般来说我自己的经验是如果你突然被打动一次,可能这个剧本你就要好好研究一下,如果你被打动两次或者三次,ok那这个剧本你一定要拍,你一定不要放过。
大师班现场
那是什么?打动你的是什么?我觉得就像今天我们所有人都会上互联网,我看每天大家都是低头族,在手机上看各种五花八门的东西,我相信我们在座所有人都看,你常常会被打动,会被吸引,到底吸引你的和打动你的是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我觉得那个可能是最宝贵的,我们笼统地叫它是感情,就打动你的心,让你突然有一种共情,这就叫感情的共鸣,我认为这个东西是人类才有的。所以无论现代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无论未来的电影门槛再低,谁都可以做。
昨天我跟皮特(远东电影节策展人)聊,他说未来的摄制组可能就6、7个人,只剩编剧、导演和演员,别的技术都易如反掌,处理影像、声音……一切东西都非常简单,你可以输入一个指令机器人给你编100个故事随你挑,你可以让他进行修改。现在我们都广泛地使用机器人, Ai的技术,但永远不能替代的是你心动的那一刻,我认为就是感情,这是最难以捉摸的,最不一样的,而且它随着时代的变化,可能2020年、2030年、2040年你的后代他们还要讲故事,他要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我们今天看到许多互联网上的短视频,他都是分享,他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朋友,我们人类是一种分享的动物,分享什么?分享吸引你的东西,让你觉得好玩,让你觉得有趣,让你觉得有意思的……这种有意思其实就是感情,我认为这个可能是以后永远不会变的,我相信科技越发达,这些东西会越来越珍贵。
今天我们人类的交流都跟过去不一样了,你看每个人坐地铁坐火车,反正在中国每个人都在刷手机,大家已经很少去交流,所以我昨天晚上在这里,我说像这么大的一个可以容纳1000多人的剧场、一个电影院来看一部电影这件事情已经很少了,乌迪内还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中国的市场是非常大的,可是我们1000多人的电影院也不多见了,改得更小一点了,让情侣们更舒服一点的小厅,所以和大家在一起打动的东西是最重要的。
大师班现场
这是我的体会,就是说什么东西是永远在你心里且很在意的?你看我现在已经算是个老导演了,因为我在我们国家也是这样的,好像是一个资深导演,我觉得还有比我还老的导演,还老的演员80岁90岁,你去跟他们聊,他们还想创作,再拍一个作品,再演一个人物,人心里面那种想表达的感情,想拿出来给大家分享,好像是他不会死心的,他只要能动他都还有这个想法。这大概就是我们创作的动力,人类不断向前进化的动力都源于我们的感情。而且今天我觉得年轻人表达感情非常快,非常直接,非常多元化。
去看30年前一个电影,我觉得非常好,但是你会觉得稍微慢了一点。正是时代,就像大家刚刚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差不多20多年了,可能你会觉得稍微慢了一点。我现在看过去的东西我就觉得慢了一点点,实际上这是我们阅读感情和理解感情的能力在进化,我们的眼睛看影像的能力也在进化。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所以我们已经可以迅速地解读它,这种节奏的变化是越来越快的,是人类大脑进化的一个反应,它其实是让人类更健康、更聪明,更有活力。
所以可能20年以后,你再看今天的电影,你可能也会觉得慢了,未来多快你不知道,快到什么程度你不知道,我看我几个孩子,他们看短视频,动漫我都完全跟不上,我还没看清他就过去了,所以你看时代不断的进步就是这样,但是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万变不离其宗,就说你一件事情一万个变化总有一个根本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感情。
我们看短视频,在互联网上看到很多东西,我们感动,我们在心里面一直好几天在想这个事情,跟朋友去谈这些事情,我们愤怒,我们生气,我们感觉到爱,我们感觉到不公平……很多事情都是我们的感情,所以感情应该是最伟大的。无论节奏多快,无论世界发展什么样,无论电影未来是什么样,100年以后电影还存在不存在?不知道,但是感情是不会改变的,所以这就是我们所有人的一个动力。
主持人:您是如何发掘新人演员的呢?
张艺谋:我应该是中国导演里面发掘新人演员最多的一个导演。常常会被问这个问题,说说这有什么诀窍?有什么秘诀?首先我认为人人都可能会演电影,让你演你一定会演,但不是人人都能做演员的。比如说我虽然得了奖,大家说你了不起,但是我不是一个演员的料我知道,所以演员是特殊的一种感情表达,是一种特殊职业,不是人人都能做演员的,跟长得好看难看是无关的。
所以你要发掘一个新人,我们就要进行海选,中国人也多,到处你都可以选。我们有一套自己的方式。我团队有一种训练了很多年的方式,就是先海选,海选出来以后,比如说男的女的我们总共看了多少人,但是因为中国人那么多是看不过来的,我们原则上是会集中在艺术学校和艺术圈里边,你不大可能跑到普通人当中找,那样子效率太低了。所以我们都是在这样的一个范围之内,比如你看了1000人,我的经验是看到1000人的时候,应该会有1个到5个候选人,就是千分之1 、千分之5的一个比例。
那么选上的演员是什么样子的?首先应该长得是不错的,因为大家爱看美,对吧?现在这些观众喜欢男演员要帅一点,女演员要漂亮,可能颜值本身还是重要的。其次他适不适合做演员呢?你要不断地进行测试,我有自己的一套测试方式,这可能跟我做过摄影师有一定关系,我通常都是用摄影机来测试。
在半年时间内对这个人不断地拍摄,然后我自己去判断他是不是有一张大银幕的脸,我自己的标准是这样的,我们叫电影脸,电影脸是啥样不知道,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就是他的脸拍出来以后,在大银幕上你觉得它唯一,有非常特别的魅力,也不是好看和难看的问题,不是特别的美丽,很微妙,我通常是这样子来判断。
当然接着就是一些表演系的功课式的东西,比如说声音、台词、形体、表演能力、理解等方方面面,就很像戏剧学院的训练一样,去训练那些基本的东西,这个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个演员要敢于大胆地呈现自己,就是说他愿意把自己抛开,让别人看到他的内心,他愿意在别人面前哭,在别人面前笑,在别人面前做一切东西,他没有不好意思,他非常愿意让你看到他的内心和情感,所以这些是特殊的能力,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除了这些基本的东西之外,最重要的是脸是一张电影脸。我们中国也有很多评论家也说我会选电影脸,我是长期地用摄影机从各个角度不断地拍,不断地研究,大概是经过这样的一个漫长过程,所以现在我们选一个演员,无论男演员、女演员,如果他是从来没有演过电影的,是个新人的话。训练和各种准备差不多要一年到一年半才可以,所以你要有耐心,要有这个时间。
谢霆锋、张艺谋、邱礼涛于远东电影节
网址:张艺谋:我认为人人都可以当导演 https://mxgxt.com/news/view/937370
相关内容
为什么谁都可以当导演了?看看张艺谋怎么说!张艺谋刘震云女儿都成了导演 曾志伟用人脉为儿子铺路
张艺谋导演
张艺谋捧女儿当导演 《山楂树之恋》跟班不计酬
导演王潮歌否认与张艺谋闹掰:还是一家人
王潮歌:与张艺谋最“铁”的女导演
刘天池作为导师很红,当初听了张艺谋的劝,才没进入娱乐圈当演员
两大导演筹备新片 巩俐抛弃姜文还是张艺谋的人
张艺谋和李安,你认为谁更厉害?
张艺谋:从放羊娃到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