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型作文”写作指导:厘清元内涵,降次消元,建构思维框架
“三元关系型作文”相较于一元或二元关系型作文,它可以通过倒推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建构起一种更为理想化的思维模型。
我们首先要找出情境中出现的关键词,即“元”,并尝试着结合情境去理解“元”的内涵,在这一基础上,再尝试建构各“元”之间的关系。而不论是“三元关系”还是“多元关系”,我们都可以将其简化为三组或者多组“二元关系”进行分析,这种思维类似于数学中的“降次消元”,而梳理出的几组关系,我们则可以引入数学中的“排列组合”进行建构。只要我们能够将“三元”乃至“多元”关系“降次消元”为“二元”关系,那么我们就已经将其同化为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训练过多次的二元辩证思维模式,从而进行分析建构。而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提炼分论点,建构文章框架的过程。这类“三元关系型作文”在提炼分论点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围绕各“元”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构,那种忽略关系、着眼一元的分论点是很难体现学生的思维含量的。以下两点在写作过程中要引起重视:
(一)厘清多元逻辑关系
【关键能力】
思辩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作文材料中呈现的思辩思辩双方(或三方)存在的逻辑关系;如果逻辑关系都不清楚,还谈什么思辩?了解各方的内涵,才能判断彼此间想了在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如对立关系、并列关系、层进关系或兼而有之。弄清思辩关系会让我们视野开阔,在构思行文时能抓住多方关系面,进行整体性构思,体现思辩色彩。
(二)联系现实表述感悟
【关键能力】
材料作文,起于材料,但不止于材料。作文题目最后几乎都有“以上具有启示意义”“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这样的要求,很明显,作文就材料写材料是行不通的。由材料中的现象提出观点,然后以此生发开来,联系社会生活来谈这一观点的“生活化”理解感悟,对概念内涵尽量做出“落地性理解”,才是作文的要旨。考场优秀作文,50+向上走,在立意的精准和话题的深刻上是评分的等级标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代哲学家墨子认为知识的获取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方式。亲知是亲身实践从直接经验得到知识;闻知是由他人的语言传授或自己阅读获得知识;说知是在闻知亲知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知识。三种方式在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各有其用,相互联系、转化,又共同助益我们获取知识。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解析】
(一)寻找关键词并界定概念。这道题中,我们很容易找到三个关键词,即墨子提出的获取知识的三种方式“亲知、闻知、说知”,且三概念之间界限分明,在概念界定上难度不大。
(二)“降次消元”,梳理三元关系。材料第三句话说三概念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各有其用,相互联系、转化,又共同助益我们获取知识”,明确指向了三概念之间的关系。而要想梳理建构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依据“降次消元”“排列组合”的思维模式,将这一组“三元”关系拆分为三组“二元”关系,即亲知和闻知的关系、亲知和说知的关系、闻知和说知的关系,然后再将分析所得进行梳理建构,我们便能够从中提炼出行文的框架结构。
首先梳理亲知和闻知的关系。根据材料可知,亲知是亲身实践从直接经验得到知识,闻知是由他人的语言传授或自己阅读获得知识。两者都可以获得知识,亲知强调亲身实践,但这个世界上我们能够亲身实践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闻知则不受此局限,能够最大程度最为简捷地丰富人的知识,但往往需要转化成亲身实践加以确认才能够为我们所信服。由此可知,二者在人获取知识上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
其次,梳理亲知和说知的关系。根据材料,说知是在闻知亲知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知识。由此可知,说知重在逻辑推理,所得对自己而言多为新知识,当然对这个世界而言可能是已知的。但说知必须建立在自己的已知基础上,而这一基础由亲知闻知提供。亦即亲知是说知的基础,而说知又可以回过头来丰富亲知。
最后,梳理闻知和说知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与亲知和说知的关系类似,不必赘述。在梳理完这三组“二元”关系之后,我们还要回归材料,从整体或者宏观的角度综合考量这三者的关系。我们看到“三种方式在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各有其用,相互联系、转化,又共同助益我们获取知识”,其中“各有其用”一词告诉我们三者之间并无主次之分,“共同助益我们获取知识”又明确了三者拥有共同的方向。
(三)建构三元关系,提炼分论点。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梳理出三层关系:
第一、亲知、闻知之间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二、亲知、闻知与说知之间的关系;
第三、亲知、闻知、说知三者共同助益获取新知的关系。
在行文的过程中,我们只要以此为基础,将这三层关系用恰切优美的语言将其转化成三个分论点,那么这篇文章的框架结构也就随之建构起来了。
基于以上分析建构起了文章的三个分论点:
1.亲知验证闻知,闻知补充亲知,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亲知闻知立说知之基,辟知识新境;说知又能引航亲知,丰富闻知,助知识进阶。
3.亲知、闻知、说知,相互促进又相互转化,共同助力我们开启知识的大门。
网址:“三元型作文”写作指导:厘清元内涵,降次消元,建构思维框架 https://mxgxt.com/news/view/934745
相关内容
三次元降维攻击?明星们在用这几种姿势进击二次元一次元二次元三次元四次元,分别指什么?追星是几次元?
元宇宙的七层产业架构
二什么意思次元
强国之问作文写作的指导例文.ppt
大咖谈教学|如何在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李宝荣)
打破次元壁:二次元真的存在吗?
泛二次元消费“泛”到你了吗?
二次元闯入三次元世界 《明日》养成“跨次元”偶像
基于参数化设计的三维桥梁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