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曲艺界的师徒关系已经变质,代师收徒、批量收徒皆是乱象

发布时间:2025-05-02 07:56

戏曲、曲艺艺术是传统的艺术,那么传统的艺术就是传统传承方式,这些艺术靠的就是师徒传承,而不是像如今的戏校系统的学艺。

其实师徒传承和戏校教学各有优缺点,就拿师徒传承来说师徒关系更加密切,并且更加的严格,正所谓严师出高徒。但是戏校则不一样了,一些艺人成为了戏校的学生,而这主要是看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并且戏校的教学更加的拖沓,有时候一个学期才学一两出戏,但是戏校的教学更加的系统,在学艺之外还接触其他的文化知识。

然而师徒传承制度时至今日出现了问题,因为很多人将这种传统的师徒关系变成了互相利用的关系,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代师收徒

代师收徒这种事情在相声界出现的很多,可以说这就是一种陋习,过去没有,而现在相声艺人为了所谓的师承想出来的一个办法。

侯耀文拜师赵佩茹是李伯祥代师收徒,要知道但是赵佩茹都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结果这对根本没有师徒之实的二人却成为了名义上的师徒。

那么试问侯耀文的能耐是跟谁学的,是跟赵佩茹学的吗?

其实这种做法在其他领域也出现过,像豫剧演员武惠敏就曾经在豫剧大师陈素真的坟前拜师,结果遭受到了关灵凤老师的斥责。

除此之外,像相声演员李嘉存拜师已故京剧名家袁世海,郭德纲拜师京剧名家赵麟童。

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一直以来师徒关系是为了艺术的传承,拜老师就是为了学习艺术,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当初戏曲、曲艺界注重师承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上述这些做法是为了学习艺术吗?这些名家都离开了怎么去学习艺术,难道是在梦中去学习艺术吗?这不都是无稽之谈吗?本来好好的师徒制度,结果却被生生演变成了一个陋习。

批量收徒

过去师父收徒弟那是需要考量天赋、人品的,所以收徒是十分谨慎的,而收徒数量也是不多。

像京剧大师余叔岩一生中的弟子就是“三小四少”七位,这七位名家都得到过余先生的教授,这就是师徒。

可是现在出现了一种乱象,那就是互相利用,完全失去师徒的意义。

其一,那就是戏曲、曲艺界一些人是收徒几百位,有时候举办一次收徒仪式就是几十位、上百位这其实不正确,因为收徒这么多你根本就教授不过来,甚至于是连名字都记不住,那么这么做为什么?其实无非是拉大旗、扯虎皮,让外界看看我的门户多么枝繁叶茂。

其二,那就是一些戏曲、曲艺界艺人收徒就是互相利用,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就是一些艺人自己名气大了,而看重哪一位演员有能耐就想收入门下,例如赵本山想收魏三、郭德纲想收卢鑫和玉浩,其实无非是想壮大自己,而这两位都没有如愿,因为对方没承认。这就是现在收徒背后的互相利用,但是终究会有树倒猢狲散的情况,这也是师徒关系淡薄化、商业化!

所以说话说回来师徒关系自古有之,那么看重师徒关系实则是为了艺术的传承,我们看过去曲艺界收徒那是十分的严格的,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摆知。这件事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就提到过,这其实就是一个形式而已。但是现在很多艺人过分的看重这种外表上的形式,然而拜师只不过是为了一个名分,为了让圈内人认可自己,这其实是不正确的,也是违背了师徒传承的真谛。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网址:戏曲、曲艺界的师徒关系已经变质,代师收徒、批量收徒皆是乱象 https://mxgxt.com/news/view/932634

相关内容

相声靠师徒关系传承,但代师收徒实是一种陋习,并且越来越像帮会
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侯少奎收徒史舒越
王者荣耀:师徒系统深度解析,轻松拜师收徒
80岁曲艺家刘兰芳再开山门 收七名徒弟
技艺传承,师徒关系的变与不变
【往事】京剧大师青海收徒记
从“郭德纲风波”看新型师徒关系该如何建立
省琼剧院举行2023年“拜师收徒”仪式
古代的师徒关系是怎样的?师傅对土地重要吗?关系牢固吗?
邱勇收徒的启示:王旭朝的才华与师徒情深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