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4小时里,湖南卫视的官方微博连续发布了20条与杨幂相关的信息,这看似是一场普通的“顶流盛宴”,实则揭示了明星与媒介之间长达十年的较量。在杨幂从《宫锁心玉》走红后,直至成为《密室大逃脱》的常驻嘉宾,她的辉煌历程几乎与湖南卫视的娱乐王国同频共振——她充分利用了平台带来的明星效应,而湖南卫视也借此巩固了它的“娱乐帝国”。
在这十年中,双方的较量始终围绕着“谁更依赖谁”展开。杨幂在《古剑奇谭》和《三生三世》的时候,为湖南卫视带来了可观的收视率,但随着合约到期,她选择了转投视频网站。与此同时,湖南卫视通过《花儿与少年》和《真正男子汉》在综艺领域重塑了形象,却在自制剧方面逐渐失去了对顶级艺人的绝对控制权。随后,杨幂携手嘉行推出自制剧《暴风眼》,这场持续的拉锯战开始出现微妙的转变——顶流艺人不再甘愿做平台的“打工人”,而是开始主动争夺内容的发言权。
在这场较量的舞台背后则是行业规则的悄然重塑。湖南卫视推行工作室制,推出“季风剧场”,意在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减少对明星的依赖;而杨幂则成立了MCN机构,还投资了上市公司,将她的个人品牌转化为资本。在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的当下,明星与平台的关系也从过去的“供养”演变为“共生”。如《爱的二八定律》的台网联播模式,就是双方在这一新形势下找到的平衡点——卫视需要顶流来提升广告招商的热度,而明星则借助传统平台保持了他们的国民知名度。
这场长达十年的“相爱相杀”在如今的“20连发”中上演了戏剧性的和解。湖南卫视通过大幅的宣传活动宣告“顶流女王回归”,而杨幂的工作室也同步宣布与芒果TV共同开发女性悬疑IP的消息,这暗示着双方的博弈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当明星开始转身成为资本方,而平台则变成了内容服务提供者,真正的赢家或许是那些既能创造流量又能掌控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旨在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避免低俗内容。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迅速删除相关内容。若对某些事件内容存疑,联系我们后将立即进行删除或修正。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