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左上角品味读书免费订阅本号
历史百科号
历史一万个为什么
历史黑料
作者丨酱姨
来源 :伴刊(ID:bankan330)
冈察洛夫说:“生活中并非全是玫瑰花,还有刺人的荆棘。”
深以为然,因为很多看上去引人入胜的东西,背后都潜藏着让人后悔不已的陷阱。
“14岁女孩上网,被追星粉丝群吸引,为了免费礼品上当受骗,让父母瞬间损失6万……”
这是前不久登上热搜,引发网友们议论不断的一则事件的大致描述,小女孩儿被吸引的点,以及背着父母的所作所为给很多人提了个醒:
网上信息需要甄别,孩子辨别能力需要提升。
家住扬州的小颖(化名)今年14岁,因为放暑假在家空闲时间也比较多,她便喜欢在网络上闲逛。
某天,她刷到一则网络视频,其中提到如果加入一个少年偶像团的粉丝群,就可以免费领到一些礼品。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侵删
许是对偶像团体有喜欢之意,许是对赠送的小礼物感兴趣,以致于小颖想都没想就直接加入了群聊当中。
小颖刚一进群,就收到了群聊管理员发布的公告,意思是礼物数量有限,只能是完成任务的前200名能获得。
这种话术,很容易激起大家“争先恐后”的意识,在小颖这里效果尤甚。
任务看上去也很简单,而且“有益”,就是需要扫一个二维码给某慈善机构捐赠3.99元。
因为金额不大,所以对于小颖这样十几岁的孩子而言,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
而且,任务完成后的礼物太过吸引人,不仅能领到偶像团体的周边,还能领到印有偶像照片的水杯等。
如果大致了解一点追星方面的信息,就会知道这样的礼物,对追星者而言,吸引力是极致的。
再加上群里管理员还一直发送类似“先完成先获得,晚了就没有名额”之类的语言,以及在群里频晒其他粉丝领到礼品的截图。
这让本来就跃跃欲试的小颖,打消顾虑,直接扫码转账了。
小颖这边捐款完成后,还等着对方能按要求赠送礼物,以及说好的红包呢,却没想到紧接着便收到了群聊管理员发给她的一张截图。
上面说明,因为是未成年付款,所以存在风险,需要小颖这边配合进行认证之类的话。
而且还说明,如果不辅助认证,则需要缴纳8035的违约金,而且这个费用会从父母账户扣除,并且以短信或者电话的方式通知父母。
截图上的话术,几乎字字句句都是“威胁”,言外之意就是要小颖按照他们的方式辅助认证,如果不这么做的话,那她追星转账的事儿就会让父母知道。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侵删
而且,从一开始群聊当中的公告,就直接说明了,未成年人不得转账。
这前后一呼应,对方说是小颖隐瞒了自己未成年人的身份,导致出现后来的结果,小颖也是无话可说。
小颖才14岁,她根本就不懂这其中的是与非,她只知道自己现在做错了事情,而且不按照对方的要求做,父母就会知道这一切。
再加上小颖的父母不喜欢她追星,所以她在对方这样的文字表述下,整个人都是懵的,情急之下她选择求助对方。
小颖的一句“怎么办”,便顺理成章地引出了对方早就准备好的对策,引导她添加解冻客服的联系方式。
她照要求添加后,紧接着对方就给她打来了视频电话,告诉小颖,让她拿妈妈的手机扫客服的二维码进行转账,并且还开了快捷支付。
对方表达得很坚定,说完成解冻后这些钱都会再还回来。
小小年纪的小颖便信以为真,就在对方的引导下,拿妈妈的手机给所谓客服转账6万元。
不懂人心险恶的她,还以为这些钱会像对方说的那般还回来,还以为自己的追星的事儿也能瞒住父母。
直到小颖的父母回家,才发现女儿上当受骗了,尽管他们在第一时间就报了jing,但案件的侦破还需要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侵删
一则网络视频,一个网络群聊,一个不认识的客服,前前后后也就半天的时间,对方就骗走了小颖6万。
听上去觉得很不可思议对吗?但如果仔细想一下对方所借用的“偶像粉丝群”的幌子,以及引导小颖参与活动的话术,就会明白小颖的上当并非偶然。
是那些心怀恶意之人,早就已经计划好的,就等着小颖心动后行动了。
而且,类似的骗局,并非少数。
浙江嘉兴的小李(化名),今年13岁,某天她突然收到了一条私信邀请她扫码入群,为她喜欢的某星应援。
小李高兴坏了,以为自己是那个幸运不已的粉丝,忙不迭地就加入了群聊。
但她刚进群没多久,群里便出现了一位自称“张jing官”的人,声称该群聊当中有人泄露了艺人隐私,要求所有人配合调查。
如果有人不配合的话,不仅会联系其监护人,还要缴纳罚款2万。
小李才13岁,她根本经不起吓唬,只是这么一条群聊当中不知真假的信息,她便主动联系了那位发信息的人,想要进行解释。
但对方告诉她,这些事情要跟律师解释清楚,便让她添加了另外一个联系方式。
添加完之后,便是对方说什么,她便照做什么。她以为自己的积极配合,一定会证明自己的清白,同时不会暴露自己追星的事儿。
可一晚上的“一一照做”,换来的是天亮之后,小李的父母发现孩子被骗了35.8万。
尽管他们也在第一时间报jing求助了,但这笔钱到底什么时候能追回来,根本就是未可知的事儿。
从小颖到小李,她们上当的点几乎一模一样,对方使用的招数也几乎没有差别,甚至只要有一个成年人知情,这骗局便会被识破。
但她们就是上当了,原因就是那些有心之人,太知道她们感兴趣的是什么,也太清楚她们担心的是什么,所以整个掉落陷阱的过程,看上去就很不可思议。
这些对准未成年人的骗局,其实早就存在,只不过现在是换了一种外在的包装形式,以及目的罢了。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侵删
早前,还有游戏存在一些暗示,以致于很多没有正确认知的孩子,会背着父母,把自己的隐私部位进行拍摄,给并不相识的人看。
还有些孩子,会因为很另类的“攀比”心理,沉溺于网络浏览量,跟风似地,把摄像头对准自己的母亲,拍摄下很隐私的画面进行上传,然后去期待那些虚无的点赞和评论。
其实,都是些很容易就能识破的骗局对吗?
但因为孩子年纪太小,是非判断能力有限,辨别陷阱意识不强,他们便很难逃过那些为他们量身定做的陷阱。
恶人的恶,总是藏匿在让人难以察觉的暗处,但我们也并非什么都不能做。
比如有效的沟通,比如类似的专项教育,比如相关案例的普及,比如良好亲子关系的培养……
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在遇到不知所措的事情的时候,向父母求助,从而得到有效的帮助。
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书中写道:
凡动物较高等的,对于幼雏,除了养育保护以外,往往还教他们生存上必要的本领。例如飞禽便教飞翔,鸷兽便教搏击。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和自己的父母,相处足够交心。
希望每对父母,都能和自己的孩子,相处足够平等。
更希望,我们可以抵得过所有恶意满满的骗局,让成长之路鲜花盛开,荆棘不再。
祝好。
-END -
作者:酱姨。一个以笔谋生、以字共情的90后自由写作人。阅尽万水千山,感知世间冷暖。以理性和智慧陪伴万千女性成长!
向您推荐一个不错的公众号
↓↓↓
历史一万个为什么
ID:lishiwhy
每天带你了解历史人物,历史趣事,历史传记等历史故事,分享那些不为人知的世界历史故事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名片一键收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