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都是满族人那么他们是怎么看待满语的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皇帝们汉语越来越好的同时,他们时刻也没放松满语。满人建国日久,母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缩减,不少旗人开始汉化,自然引起朝廷警惕。从清中期开始,旗人御前奏事、请安、谢恩、报履历按照规定必须使用满语――这一制度也一直维持到了清末。
普通旗人官员侍卫尚且如此,宗室王公的要求则更加严格。自乾隆起,宗室袭爵都需要“考封”――有爵位的宗室除了继承者以外,其他兄弟都要参加考试,考试成绩决定他们能继承什么爵位。考试内容主要是翻译、马箭、步箭,翻译即为满文。所以到了清末,可能反而是有爵位的宗室旗人满文水平好于其他人等。
对于学不好满语的旗人,皇帝往往会直接批评,如顺治帝就撂过“年久无成者,决不轻贷”的狠话。顺治十一年,下令旗人不准学习汉文原版著作,只许看满文翻译本。康熙同样居安思危,他曾对侍臣说:“此时满洲,朕不虚其不知满语,但恐后生子弟渐习汉语,竞忘满语,亦未可知。雍正帝也批评侍卫“弃其应习之清语,反以汉语互相戏谑,甚属不合”。
可能最令人意外的是,著名的汉语爱好者乾隆却在维护母语上表现的最为强硬,甚至停办了宗学汉语。为强调满语的重要性,他发布过多条谕旨,如乾隆四年要求各部院不准偷懒,档册中满汉文都必须写全,乾隆七年时又说:“满洲人等……凡遇行走齐集处,大臣、侍卫、官员,以及兵丁,俱著清语。”
乾隆以后这一态度仍得以延续。嘉庆五年的上谕要求“各省驻防人等若专务此而废弃清语骑射,即停止此例,不准考试。”道光也曾下旨“清语、骑射系满洲根本,人各应习。
各省驻防人等原由京城分拨满洲,非绿营可比,亦应一体学习清语。”咸丰二年,又有“八旗人员骑射、清文是其本务,即使于清文义理不能精通,亦岂有不晓清语、不识清字,遂得自命为旗人之理?”的训诫。
光绪也曾经做过把不会满语满文的旗人大臣罢职撵回去读书这种事。据《光绪朝实录》记载,光绪二十年正月,德宗上谕:“本日召见委散秩大臣兴泰,奏对谢恩,清语甚属生疏。经朕询问,据称未经学习清语。兴泰著开去委散秩大臣,回旗读书。”可见直至清末,皇帝对于满语的使用还是一样有严格要求的。
除了面见皇帝时规定必须使用满语以外,清宫中还有一些场合如堂子祭祀时,萨满也必须说满语。清末时皇帝与侍卫的对话,有些也为满语。如苏勋丞在口述历史《我所见到的慈禧和光绪》中,就言及光绪用满语指挥侍卫快点走:“……30里路,一个钟头跑到,把跟随的兵士跑得汗如雨淌,光绪还嫌不快,手拍轿窗,一个劲地催:‘加步!加步!伊里加步!’”(即满语 yabu, yabu, ili yabu――“走!走!停,走!”之意)。
许多 ... 公文也要使用满文书写,如奏折、上谕和各部档册。条约也多数以满文为准――早期如尼布楚条约,原本没有汉文,只有满文、拉丁文和俄文的版本,到清末时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原文也一样注明了以满文本为准的字样。
直到1901年的辛丑条约,才彻底没有了满文的位置,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因为慈禧太后长期垂帘听政,而她又几乎完全不懂满语文的缘故。
网址:清朝皇帝都是满族人那么他们是怎么看待满语的 https://mxgxt.com/news/view/921577
相关内容
清朝灭亡后,那些皇族为何不逃到北方做皇帝,而是继续待在紫禁城清朝皇帝的皇子皇女们 他们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清朝灭亡后,公主、格格们嫁给谁?这几位明星其实是满清皇族后裔
吴京是八旗中的满族人,那么旗人一定是满族人吗?
满族八大姓改成了什么汉姓?很多明星出身满族,吴京是满族正白旗
有哪些明星是满清皇族?哪些明星是清朝皇室后代?
贝勒爷是皇帝的什么人
汪小菲是正黄旗爱新觉罗皇族?其实清朝皇帝后裔大都不在两黄旗!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皇帝是怎么对待他家人的?
大清灭亡,贵族们的后代们现在怎么样了?大明星其实都是皇室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