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明白这两个人际交往原则,维系长久关系很简单

发布时间:2025-05-01 13:47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是日常所需以外,人际交往也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进行的,如何维系一段亲密好的关系,对于个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这种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对一段关系的维系小到会对个人情绪状态会产生积极影响,大到对个人的发展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极其讲究人情的国家中,关系的维系更加重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阿德勒(Adler)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的一切烦恼都源自于人际关系,从因为人的社会性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人际交往也是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才能维系好一段人际关系呢?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万事万物都有它息息相关的规律,人际关系也有它相应的规律,只要明白了这两个心理学原理,关系长久并不难。


一、保持“距离”:明白人与人相处之间的“界限感”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爆发矛盾的根源就是丢失了界限感,就是没有保持合适的距离,人固然是渴望亲密关系,渴望在这段关系中证明自己的价值。

1.界限感是对人主体性与独立性的强调

人是社会性的,同时也是主体性的,是独立的个体,界限感的丢失就是源自于对他人作为人的主体性与独立性的一种剥削。

在中国式家庭中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自己梦想的延续,不仅表现为他们的思维上,还表现在他们的行动上,比如限制孩子的爱好,让孩子紧紧地按父母的意愿生活。

这种父母对孩子的极强控制就是对孩子主体性与独立性的否认,而孩子也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追求,他们并不是你的私有物品。


强权父母丢失了与孩子相处时的“界限感”,二者的距离看似很近,实则很远。随之而来的激烈的争执与矛盾也是自然而然。

什么是界限感,是承认他人的主体性与独立性,给予这段关系一定的空间与自由。

2.界限感是对熟人的尊重与认可

纳兰容若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当今社会中脍炙人口的一句话,这句话着实有一定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感慨这段关系不复当面,不复初见。

新买的一双鞋子,第一天穿的时候我们会百般小心,生怕它被弄脏,弄脏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办法把它擦干净,然而在穿它的第三个月的时候,脏与不脏都不重要。


在无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在刚开始时总是会百般小心,也总是会时刻想要给对方留下最好的印象,因为第一映像的存在让很多人在初见相识总是拘谨又“完美”。

在长时间的相处过程中,两个人逐渐了解了彼此,在逐渐了解的过程中似乎又丢了一些东西,譬如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因为过度了解与熟悉,导致我们会逐渐地将对方的感受与情绪慢慢忽略,那些带刺的玩笑与心直口快带来的对他人的伤害被你说成因为熟悉,所以不拘小节。

因为熟悉就可以没有界限感,没有最基本的尊重吗?一段关系的破裂往往是界限感丢失后,情感需求被忽视的结果。

二、等价交换:“互惠”是长久关系的基础

一段关系中什么是重要组成部分,那必然是交往,交往包括了信息交换,精神交换与物质交换。


大部分关系都是以信息交换为主,然而信息交换只是进行简单的分享与聊天吗?并不是这样,最简单的信息交流在一段关系中也会满足彼此的某些需求。

对于朋友来说信息交换是一种倾诉方式,可以宣泄一些情感与情绪,对于恋人来说两个人之间的普通信息交流是情感维系的基础。也就是说在大部分关系中,都包含着一定程度上的需求满足的交换,并且这种需求交换必须要保持等价原则,即互惠原则。

用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来阐述的话,更好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社会交换上。

社会交换活动中,如果一个人付出的社会成本(比如物质,精力,时间等)高于他可以获得的社会酬赏(比如爱,地位,服务等),那么这个交换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终止。


在任何一段关系中必然都会存在一定的交换,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也存在着需求上的交换,父母通过对孩子的养育与教导来满足他们为人父母的权利上的获得。

子女通过遵从父母的教导来满足他们对爱的需求,不管是对等的关系还是不对等的关系中都会涉及一定的交换,恋人与朋友需要情感需求上的互惠,合作伙伴需要利益上的互惠。

在一段关系中,如果存在着某一方只会获取而不懂付出或者是只会付出不要回报的心态时,这段关系就会变得无法“互惠”,等价交换也难以进行。

前者会因为贪得无厌,习以为常地接受别人的恩惠而导致关系破裂,后者会因为需求上的缺失与不满足而精疲力尽。

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认为一个人身边的人如何对待他,都是他自己教出来的,在人际关系中,很多人都是一面镜子,你的行为也决定了他们的选择。


“互惠”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让人去势利看待一段关系,而是要明白在一段关系中一定要保持平衡,要懂得给予对方想要的,而不是一味地去索取自己想要的。

长久关系并不是一个人单方面可以决定的,可以维系的,长久关系是两个人共同经营的,不管是友情还是爱情中,那些长达几年的感情中绝不是某个人单方面的付出或索取

综上所述,维系一段关系的时候,需要我们时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感,关系再好也不能越界,距离产生美,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权利与自我选择的权利。

- The End -
作者 | 汤糜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Moreland, R; Beach, S. (1992). Exposure effects in the classroom: The development of affinity among stud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28, Issue 3, May 1992, Pages 255-27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心理学:明白这两个人际交往原则,维系长久关系很简单 https://mxgxt.com/news/view/918186

相关内容

心理讲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交往时,记住这3个“潜规则”,关系才能长久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几个原则
大学生如何处理人际交往关系
【心理科学】如何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
为什么你的人际关系总是不长久?哈佛研究揭示维系感情的3大黄金法则
男女交往的深层规则:长久关系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这些本质因素
如何处理职场人际关系【处理职场人际关系的九大原则】
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成因
情人之间的关系怎么维持才能长久?遵守四个原则,才能维持长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