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就叫,“老师”这个称呼何以“万能”?

发布时间:2025-04-30 20:49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逢人叫“老师”变成了日常交际礼仪。

有人说,今天,“老师”这个称谓已经跳出了传统的职业概念,成了称呼的“万金油”。与人打交道,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称呼对方,如果拿捏不准,喊一声“xx老师”往往最稳妥。

图片“老师”成了称谓“万金油” 图源:人民网

在各行各业,“老师”也无处不在,美发界有“托尼”老师、媒体圈有记者老师、互联网大厂有实习生老师、演艺行业有演员老师等。

我们不禁疑惑:人际交往中,“老师”的称呼为何如此普遍?

“老师”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除了我们熟悉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还有哪些内涵?

“老师”最初并不指“老师”。“老师”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春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原文是“老师费财,亦无道也”。“师”在这里指军队,和我们现在说的教书育人的“老师”,八竿子打不着。

图片“老师” 一词在古代,最初不是指现代意义上的教授学生的教师 图源:AI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活动逐渐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越来越多,这时,“老师”一词开始用来称呼那些年高资深、德高望重的学者,有了点现在“老师”的味道。唐宋时期,“老师”与教育的关系愈发紧密,发展到金代,指代传授文化知识、教导学生的人,含义就和今天差不多了。到了20世纪,“老师”作为职业名称普及开来。

“老师”称呼泛化不是新事。“老师”称谓的普遍性使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1996年,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本中,已经将“老师”注释为“尊称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

图片在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中,文艺工作者互称“老师”

只要你具有一技之长或资历较深,都有可能被人称作“老师”,“职业+老师”的叫法也逐渐流行。值得一提的是,网络空间更是衍生出“up主老师”“带货老师”等新型指称。

“老师”还带着地域特色。在山东、川渝等地的方言中,“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很高。问路、打车、买菜、吃饭等场景中,都有可能听到别人用“老师”来称呼你。

图片在不少地方方言里,“老师”也是常用称谓 图源:网络

在重庆方言里,“老师”常伴随着上扬的尾音,听着十分爽快;而山东的“老师儿”则带着儿化音,喊起来十分亲昵。当山东人和重庆人喊你“老师”时,往往有种“咱们是自己人”的意思。方言里“老师”的含义往往与职业、技能无关,它是地域语言文化的独特符号,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情感温度。

在诸多称呼中,“老师”为什么成了最大公约数?

社交场合的“安全选择”。称呼定义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恰当地称呼对方是一份情感交流的开始。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频繁,社交场景复杂多样,“叫人”不是件容易事,不少人说自己有面对陌生人的“称呼焦虑”。

图片看似简单的“叫人”,实则是门学问 图源:电视剧《西游记》剧照

面对各种“人物关系”,还要研判“此情此景”,要是每次打招呼前都要对称谓权衡一番,难免会增加社交负担。

渐渐地,人们发现,“老师”这个词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包容性,不管男女老少、亲疏远近,无论对方是何种身份、职业,使用“老师”来称呼基本不会出错,安全又高效。

自带尊重的“心理投射”。与生俱来的,在人们的心目中,“老师”便是有学问、有修养的象征,常使人联想到才智与学识。因此,一声“老师”,饱含了满满的敬意。

图片图源:电影《老师好》剧照

术业有专攻。随着社会分工、评价体系的不断细化,被称作“老师”的群体也更加多元: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是“老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是“老师”,某个领域的行家里手也是“老师”……

打破社交的“称谓悖论”。有专家指出,社交称谓应遵循两大原则,即等差原则和情感原则。前者强调选择称谓时,要考虑对方的社会地位、彼此间的长幼差序等;后者则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和情感交流。

图片等差原则和情感原则是汉语称谓的两大原则 图源:AI

然而,在实际社交中,这两大原则却带来了“称谓悖论”:当以等差原则相称,强调长幼差序,一定程度上就无法平衡情感,人和人之间容易“隔着一层”;当以情感原则相称,在一些正式或特定场合,可能会因忽视“等差”而不合时宜。

而“老师”的出现为等差和情感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叫别人“老师”,既表达了尊重,又将双方关系置于“师生”关系这一轻松、亲密的模式中,能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

就像每个人的口味各不相同,同样,大家对不同称呼的接受程度也有差异。随着“老师”走热,也有人吐槽,见谁都喊“老师”,似乎少了份真诚。确实,在人际往来中,可选择的称呼很多,远不止“老师”这一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这是电影《雪国列车》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放在称呼的选择上同样适用。

比如在职场里,若大家职级清晰,可能更适合以职位相称,像“张经理”“李总监”既体现了工作中的层级关系,又彰显出职场的专业性和严肃性。在商务洽谈、工作汇报等场景中,这样的称呼能迅速明确彼此在业务中的角色,让沟通更高效。

图片在职场里,若大家职级清晰,可能更适合以职位相称 图源:影视剧截图

在学术领域,“教授”“研究员”这类称呼,则精准地定位了学者的学术身份与成就,表达着对其专业能力的认可,在学术交流会议、研讨讲座上,使用这些称呼,也代表着对其学术能力的尊重与重视。

没有真正的“通用答案”。无论是当下流行的“老师”,还是此前盛行的“亲”“美女”“帅哥”等,这些亲切、万能的称呼,其实都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通用答案”。

图片怀揣善意、真诚待人,开放心态、尊重他人,才是人际交往重点 图源:AI

每个人的认知和接纳程度各有不同,在称呼这件事上,难以达成完全的统一,更不必强求。在交往互动中,我们不妨将重心从寻找“完美称呼”转移到更深层次的人际相处之道上。不论称呼还是被称呼,怀揣善意、真诚待人,开放心态、尊重他人,才是人际交往重点。

对一个称呼的热烈讨论,反映着当下大家对称谓文化和社交礼仪的重视。如果你还在为怎么称呼犯难,喊声“老师”未尝不可;如果有自己的称呼“秘诀”,从实际情况出发,礼貌又让双方舒服的称呼才是最优选。

作者:张芝萌

来源|青岛宣传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逢人就叫,“老师”这个称呼何以“万能”? https://mxgxt.com/news/view/906809

相关内容

见人就叫“老师”,这个万能敬语怎么来的?
香港老戏骨吐槽:内地娱乐圈“老师”称呼多,道具、化妆都叫老师
娱乐圈里是个明星都称呼为“老师”,这样好吗?看看蔡徐坤怎么做
马东才50岁出头,就被贾玲叫“马老”,这个称呼到底是怎么来的?
师父的老公叫什么,师傅的老公怎么称呼 – 百场汇
英语口语小知识:如何正确地称呼自己的老师?
何家劲拒绝“老师”称呼惹争议,他直言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当老师的
娱乐圈明星为什么流行叫老师 娱乐圈艺人都喜欢称呼叫老师的原因
为何娱乐圈都爱互称“老师”?大多数明星们是否担得起这一称呼?
男星对另一半的称呼:周润发叫皇后,冯绍峰叫老师,他称呼最亲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