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故事
我是晓敏青春说的学员——大麦茶儿香(筱妈),也是一位17岁青春期孩子的母亲。
回想陪伴孩子成长的这17年间,晓敏老师在课堂里讲的那些雷,我都踩过。
当孩子出生的那一刻,父母的角色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我们的身上。
我和先生把自己想象成最好的父母,全身心去爱孩子,但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用无知的爱在伤害着孩子,阻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们自诩为新父母,因为我们自认为比上辈人更注重亲子关系,更强调爱与尊重。
但当我们真实的面对孩子时,却会不由自主的受到习惯力量的驱使,以致在新旧模式中苦苦挣扎。
殊不知因我们对孩子过度的宠爱、过度的关注、过度的保护……导致孩子不快乐。
更是我们的不觉醒,让我们尚未读懂自己的情感与自己积极对话,而是将自己的情感延续到孩子身上。
将自己未获满足的需求、没有达成的期望、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
我清晰地记得女儿初中二年级最后一学期,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文艺汇演。
班主任把这次文艺汇演的任务全权交给我女儿负责。
从选定舞蹈队员、曲目、编舞、排练到服装的款式、化妆,孩子协助老师完成得非常顺利,舞蹈也获得了全校比赛的第二名。
女儿因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而开心,但就在文艺汇演结束后的第二天下午,班主任请我去学校“喝茶”。
原因是女儿私自做主,每人花25元钱请校外的化妆师给参演的6个孩子化妆。
其中一位孩子的家长因为化妆费的问题找了班主任老师的麻烦。
班主任觉得我女儿没有和他及时说明情况,给他的工作带来影响,觉得孩子辜负了他的信任,让我把孩子带回家反省。
当时我非常生气,在回家的路上,一言不发,到家后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对孩子便是一顿批评、说教,要求孩子给班主任老师道歉。
也就是从这件事后班主任老师隔三差五挑孩子的毛病,沟通也出现了一些状况,不是罚站就是请家长。
孩子的成绩直线下降,总向我哭诉老师经常指责批评她,还说自己每天在学校就是煎熬,有时为了躲避班主任的数学课,还经常请假。
我明白老师是想用这种打压的方式激励孩子,希望她有所进步。
但这种方式似乎使问题越来越严重,看到孩子的痛苦,我很心疼。
面对孩子的抱怨、吐槽,在没有遇到晓敏青春说之前,我就变成了“二极管”。
孩子一抱怨,不是说教、批评,就是不用心听孩子唠叨。
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和我们交流,家里的欢声笑语越来越少,我和先生也因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常常发生争执。
先生性格内向、言词少、固执,家里遇到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孩子的话题时,我只好“唱独角戏”,意见和观点不一致时,先生常常几天不说话,也不理人。
事后我想继续沟通,而他认为没有必要,久而久之一个个问题都堆积在一起,家里感觉死气沉沉的。
记得童年漫画家几米说过:“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得不到肯定的人,一生都在等待治愈。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痛定思痛。
理清思路后,除了每天坚持听晓敏老师的《父母的觉醒》,还先后参加了《31天亲子场景沟通训练营》、《40天解除手机依赖实战训练营》等课程。
俗话说:“只要父母改变1%,孩子就能改变100%。”
通过学习,慢慢地,我发现自己莫名的生气、悲伤和担心越来越少了。
晓敏老师经常说:“你好了,家就好了!你对了,世界就对了!”
是的,“我”是一切的根源,我必须觉醒,改变从现在做起。
一有时间,我就静下心来回听晓敏老师的课程、回看班主任老师在社区里的赋能,感到无比的暖心和踏实。
现在孩子不但愿意和我们交流,偶尔还把朋友带到家里来,让我帮助疏导她的朋友。
父母与孩子是人生旅途中的伙伴,平等互助是亲子关系的核心。
如果父母能够放弃虚荣心、自负感、控制欲,尊重孩子的天性,接纳孩子的本真,就能与孩子建立起亲密和谐的关系。
如果父母愿意敞开胸怀,在实践中学习,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寻找答案,就能与孩子一起获得进步与拓展。
父母只有安顿好自己的身心,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健全的人。
孩子是因你而来,但绝对不是为你而来。
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们不要以“爱的名义”硬性去改变孩子。
父母这一生唯一的修行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无线拉伸自己的境界。
希望伙伴们在晓敏青春说里持续精进,收获更自由的人生。
完美主义究竟好不好?
阻碍你接纳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如何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周四晚19点
来#视频号:晓敏青春说
听晓敏老师分享
如何对不完美不忧虑
晓敏老师,专注青春期教育十三年,协助千万家庭走出困境,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和案例。如果你遇到了养育的困惑,记得,晓敏青春说一直都“在”。
网址:家长故事 https://mxgxt.com/news/view/906386
相关内容
长寿故事高二成长的故事
名人读书成长故事
100名人成长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艺术家卷
金莎回家见家长!孙丞萧的爱情故事如何让人动心?
名人成长的故事 5个现代名人故事简短
校长故事(三)
名人成长小故事8篇
Eminem 女儿 Whitney:成长的故事
名人成长故事范例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