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门相见不相识”邻居咋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发布时间:2025-04-30 08:32

楼上漏水,楼下遭殃,新装修不久的家,彻底被毁了;四处弥漫腐烂臭味,整栋楼住户心悬7天。这是两件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但对于当事人来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恐怕就是住在你楼下,可却不知道楼上住的人是谁。这也让他们再次想起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老话。

如今城市发展迅猛,住宅小区越来越多,人们生活在变得更加舒适的同时,邻里关系却变得越来越疏远。毗邻而居,原本应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缘分。然而,城市中,一扇门、一堵墙、一幢楼,便隔断了邻里间的关系。“你知道对门邻居叫啥吗?”记者采访中,却没有几个人知道。

案例

漏水两天束手无策费尽周折见上邻居

今年10月份,王女士在位于西安钟楼附近的印花布园小区购置了一套房产,因为是老小区的房子,她还特意将房屋装修了一下。12月9日,王女士早上睡醒之后,发现自家的被子突然变湿了,等仔细查看之后,才发现家中不仅墙面壁纸全湿了,木地板上也全是水,整个家简直成了“水帘洞”。

王女士赶忙来到楼上的邻居家,不论怎么敲门,屋内就是没有回应。“几乎半个小时就上楼来一趟,一天时间跑了20多次,但屋内就是没人。”王女士说,因为是刚搬来不久,对楼上的邻居不熟悉,问了很多邻居,但没人知道她家楼上住的人叫啥,更别提电话了。

两天时间,就是联系不到人。王女士说,因为是老旧小区,小区内并没有物业公司,又没有楼上邻居的联系方式,她只好找到社区居委会,可结果还是令她失望了。无奈的王女士,只好求助于自来水公司,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在检查了楼上住户的水表后,并未发现异常之处,初步估计是下水管道出现故障所致。庆幸的是,通过自来水公司的帮助,她总算知道楼上邻居的姓名;可失望的是,自来水公司的备案中,只有楼上邻居姓名,依旧没有任何联系方式。12月11日,王女士只好找到辖区的南大街派出所,在民警的帮助后,才找到了楼上的这位邻居。

四处弥漫腐烂臭味整楼住户心悬7天

40多岁的沈先生,在西七路有一套单位小户型房产,考虑到父母年龄大,在北郊他又重新购置了一套面积较大的房子,选择与父母同住。搬入新家后,老房子闲置下来,但屋内的一些家具和家电一应俱全,考虑到东西都比较新,就舍不得对外出租。

直到今年7月的一天,民警找到他时,他才知道,老房子出事了。“民警一见到我就说,整栋楼的住户,提心吊胆过了整整一周。”沈先生说,民警告诉他,他的屋内散发出非常浓烈的腐烂臭味,楼上楼下的住户反复敲门没反应,趴在窗户上又看不清屋里的情况,也不知道他的电话。这个小区还没物业,大家只好找到辖区的社区民警反映。民警通过小区所属的单位才最终联系到他。

沈先生来到老房子,刚进入一楼,还没到自己居住的五层,就闻到一股浓烈的腐臭味,等他打开家门后才知道,放在冰箱里的肉全部腐烂了。

“搬家时,把放在冰箱里的肉忘得一干二净,之前买的100度电用完了,冰箱里的食物出现腐烂变质。”沈先生说,自从搬入新家后,就没回过老房子,因为小区原来住户基本都搬离了,多半都是租住户,谁也不认识谁,所以大家都在猜忌,会不会有凶案发生,当时弄得他特别尴尬。事后,沈先生为清理气味,特意买了好几瓶花露水,从一楼一直喷洒到顶层。

调查

住两年记不住邻居长啥样

王女士家和沈先生家发生的故事,或许只是生活中很偶然的事情,但这种小事,却让他们再次想到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老话。

在生活中,您对您家的邻居熟悉吗?几天来记者就此采访了5个小区共50位业主。

市民刘女士搬到现在所居住的明德门小区已经两年多,记者采访时她正带着两岁多的儿子在楼前玩耍。

当记者问起她是否知道对门邻居叫什么时,刘女士果断地摇了摇头,“别说叫什么了,长什么样也记不清楚。”

刘女士今年33岁,在城南一家地产公司上班,每天不到8点就得出门,晚上临近7点才能回来。

平时都是匆匆忙忙的上下班,即便是在楼道里遇见邻居也不会主动打招呼。刘女士说,搬到小区两年多的时间,她居住的这个楼道除自己之外还有13户居民,但她一家都不认识。

“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没特别的事谁也不会去主动认识别人,没有必要。”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有时会与邻居擦肩而过,但从来不打招呼,所以连对门住了几个人都不清楚。

声音

反正不常住管他对门住的谁

如今,租房一族在西安很是普遍,或是因为工作的变动,或是因为房租的跌涨,大多租客不会常年租住一个地方。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比于常年住户来说,租客的邻里关系更是陌生,7名受访者没有一个人能够叫得出对门的名字。

大学毕业两年的小张跟一个女同学在西安北梢门附近租了一套房子,虽说已经租住了一年时间,但是对门住的是谁,小张根本不知道,“对门可能也是租客,平时都没遇见过,更别说认识了。”

在华远君城租房子的刘倩告诉记者,对门她肯定不知道叫啥。“我是跟房东联系租住的房子,回到家门一关谁都不跟谁说话,反正不在租的地方常住,管他对门邻居是谁。”

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居住在老小区、单位家属院里的业主与邻居的关系普遍比较好,住在新建商品房小区的居民则极少与邻居有交集。童年、青少年时期居住在单位小区里,工作后住在商品房小区的周晋宇对此有很深的体会。“父母工作的单位有家属区,小时候我和院里的住户都很熟,放学了小孩就在院子里玩,到吃饭时间有时还会在小朋友家蹭饭,大人之间的感情也很好。工作后我在商品房小区买了房子,比老房子大得多,但是小区里人情味很淡,大家见面都不说话。”

变化

网络通讯催生新型邻里交往方式

不过,在传统交往方式受到冷落的同时,随着网络通讯的发达,原本冷淡的小区邻里关系却在虚拟世界里变得热络起来。如今不少小区还未交付使用,住户们就通过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聊到了一起,每天都有不少住户发言,探讨收楼注意事项、购买装修材料、设计房屋装修风格等问题,有不少住户已经约出来见过几次面了。

城南御城龙脉小区很早之前就有了业主微信群,最开始人数只有几十人,至今已有200多人。业主赵先生告诉记者,就在这个周末,他们小区的微信群中有业主号召大家在小区内自发组织一场烘焙手工活动。倡议马上得到了业主们的响应,有人免费提供场地,还有人免费提供原材料,业主们“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格外让人暖心”。

“网络交流是趋势,现在多数小区都有QQ群和微信群,邻居间不认识,但在QQ群里却可以讨论很多小区的共同问题,这样既保护隐私,又能交流、解决问题。”赵先生说,今后,邻里之间“圈子式交流”会越来越多,比如跳广场舞的人、打太极拳的人、带小孩的人等,相互之间会很熟悉。

专家

当今社会更需要邻里互助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市民表达出这样的疑问:现在我们为什么要认识邻居?意义在哪里?市民黄先生就说,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亲人、同事、好友,想见面随时都可以,好像没有和邻居交往的必要。一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聊天;二是不知道该聊点什么。叶先生也认为,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找物业,110、119、120、114等社会各类服务热线与机构都很齐全,几乎能满足和解决生活中的任何需要与问题。

对于这一现象,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组长石英指出,邻里之间相互陌生其实属于城市病的一种表现,城市人一方面出于“不要同陌生人说话”的保护心理,另一方面因为居住环境复杂,居民社会背景各异,导致邻里间共同语言的减少。

“新的邻里关系要彼此尊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人们现在多以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社区可以多组织社区晚会、社区美食节、社区广场舞等活动,发动志愿者进社区,联络大家感情。在当今老龄化社会愈发严重的情况下,和睦互助的邻里关系能带给人们更多的温暖。”石英说,其实在客观上,很多事情非常需要邻里互助,因为邻里间具有区位相近的自然优势。(本报记者谢斌实习生张晴悦采写)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对门相见不相识”邻居咋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https://mxgxt.com/news/view/896378

相关内容

这结局真是让人泪目,分手后再相遇,却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女婿上门了》“岳婿关系”搬上荧幕:最熟悉的陌生人
落幕之后,晓明与baby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邻居,何时不再冷漠相待?
以为不熟悉,其实是姐妹,赵丽颖baby还好,看到刘亦菲:咋认识的
吴奇隆苏有朋:从熟悉的陌生人到“避嫌”风波,揭秘两人关系真相
与美国邻居的相处之道,刚搬入美国住宅区应如何与邻居相处,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邻居入户门开门影响相邻关系的怎么办
“以为不熟悉,其实是邻居”,杨幂佟丽娅不意外,他俩还传绯闻
娱乐圈里很多明星都是邻居,看到吴谨言的邻居好想去串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