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孙铭徽绝杀#和#杨瀚森暴扣#的话题被明星绯闻淹没时,CBA管理层或许该意识到:这场看似成功的全明星周末,暴露了中国篮球与新时代传播法则的致命脱节。2025年CBA全明星周末在长春落下帷幕,这场聚焦了众多球迷期待的盛事,场内座无虚席,热烈的掌声仿佛能将会场的气氛点燃到顶峰,然而,赛后的热度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几乎没有话题能够引发社交媒体的轰动。这其中的原因,不仅关乎于赛事的本身,更牵涉到CBA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
现代传播环境的剧变,让CBA不得不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挑战。短视频平台如微博、抖音已成为信息传播的新主流。这种转变意味着内容传播不仅需要质量,更在乎传播方式的创新。然而,CBA似乎未能与时俱进,造成了“现场爆满与网络失声”的尴尬局面。相较之下,乒乓球赛事即使在热度上略逊一筹,依然能通过社交平台形成热烈讨论,这与其背后强大的流量明星和持续的粉丝互动不无关系。
在全明星周末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奇元老赛的推出,这是一项可以唤起无数老球迷情怀的赛事。尽管这场比赛无疑是情怀营销的成功体现,但如果没有足够的传播渠道,这份情怀也难以化为现实的点击量。考虑到央视未对这一赛事进行直播,大量想要关注的球迷只能依赖社交媒体的短视频回顾,极大降低了内容传播的有效性。
如何打破这种传播困局,成为了CBA需要认真思考的首要任务。当前赞助商和转播方的选择亦显示出问题的复杂性,咪咕作为主要的转播合作方,其会员墙的阻隔可能使新观众难以加入,使得整个赛事的传播限制在忠实球迷的圈子内。因此,CBA在选择转播渠道时,必须考虑如何增强赛事在年轻群体中的吸引力,促进这类新媒体平台的有效利用。
当然,CBA的造星能力也在此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往的年代,流量明星为赛事带来了大量关注,而现在只有少数几位中生代球员,如郭艾伦、周琦,能依旧维持一定的曝光度。人才的断层不仅影响了球迷对赛事的热情参与,也制约了年轻一代对篮球运动的热爱与追随。当青少年的关注逐渐向其他领域转移,CBA又该如何应对?
或许CBA需要深入学习其他成功赛事的经验,如英雄联盟的宇宙构建与粉丝文化,建立与年轻人之间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体育场上找回归属感。探索如何吸引年轻一代、重建他们对篮球的热情,是CBA未来发展的关键。
从长春体育馆的镁光灯到抖音信息流的暗战,这场未完成的传播革命,也许将决定中国篮球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命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