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详之鸟”猫头鹰,临死前为啥会吐出一个“毛球”,是啥东西?
猫头鹰由于头部与猫极其相似,故得名猫头鹰,这是一种特殊的鸟类,怎么个特殊法呢?喜欢昼伏夜出,叫声恐怖,相传猫头鹰是一种具有灵性的动物,是智慧的象征,同时他也有神秘的一面,在民间猫头鹰更是被称为“报丧鸟”,俗名夜猫子,关于猫头鹰的离奇传说也各种各样,比如“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猫头鹰笑死神到”等,除此之外也常听农村老人们说,猫头鹰临死前会吐出一个毛球,那么这个毛球究竟是什么呢?有没有科学依据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要想了解这一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为什么猫头鹰会吐“毛球”以及猫头鹰的习性,我们先来看看猫头鹰的习性,猫头鹰的种类超过130余种,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猫头鹰的踪影,在我国最常见的种类就是雕鸮、鸺鹠、长耳鸮、短耳鸮,猫头鹰虽说一直被称为不祥之鸟,对于人类而言它却是一种益鸟,它们昼伏夜出,主要以老鼠和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偶尔也会吃一些鱼、蜥蜴、小鸟等小型动物,据相关数据统计,一只猫头鹰一天能吃掉三到五只老鼠,那么猫头鹰为什么会临死前吐出毛球呢?
其实猫头鹰不是临死前才吐毛球,而是几乎每天都在吐毛球,这种行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猫头鹰所吐出的毛球其实就是通过自身的腹部蠕动然后“逼出来”的,这原理有点类似于食草动物的反刍,上面我们说了,猫头鹰主要以老鼠、小鸟等小型啮齿类动物为食,但鸟类几乎是没有牙齿的,肉食性的鸟类一般都是靠尖利的喙,将猎物身上的肉一块一块撕下来再吞下去。
而猫头鹰既没有牙齿喙也不够尖利,所以它们在进食时只能连肉带骨的生吞下去,幸而猫头鹰的胃有一种特殊的功能,能够将食物转换成半流质送往肠道,但是对于一些皮毛、骨头、牙齿和羽毛等难以消化,这些不能消化的部分则会留在胃中,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猫头鹰会利用自己的嗉囊肌将其压缩成丸状从嘴里吐出,这就是为什么猫头鹰会吐出毛球的原因?
而在动物界会吐毛球的并不只有猫头鹰这一种动物,还有大概两百多种鸟类都会吐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吃肉的猛禽为主,比如老鹰、翠鸟、伯劳鸟等等,那这个毛球究竟是什么呢?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个东西就会想这是不是传说中的内丹或者是内脏什么的,其实都不是,这个毛球有个正式的叫法叫食丸,也叫唾余,简单来说就是一些食物残渣,有生物学家曾对猫头鹰突出的毛球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鼠类毛发、骨头以及昆虫的硬壳,这些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混杂着胃液在胃里形成团状物,这就是食丸。
既然我们说猫头鹰每天几乎都要吐一次毛球,那为什么我们平时很少见到呢,这就与猫头鹰的习性相关了,他们总是昼伏夜出的,每当深夜他们出门时我们都已经熟睡了,即使侥幸看到了,晚上的灯光较暗的情况下,即使猫头鹰吐出毛球,我们也不一定看得见,所以一般只有在他临死时才会发现它的毛球现象,所以很多人就误以为猫头鹰只有在临死前才会吐毛球。
对此,大家有什么不同见解?大家有见过猫头鹰吐毛球吗?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网址:“不详之鸟”猫头鹰,临死前为啥会吐出一个“毛球”,是啥东西? https://mxgxt.com/news/view/879541
相关内容
辟谣:猫头鹰临死前会吐出一个“毛球”?这是猫头鹰的“精华”?猫头鹰吐毛球的行为,是临死前爆内丹?还是一种常规操作?
猫头鹰临死前真的会吐出“毛球”吗?揭秘这一传说
猫头鹰真的是“不祥之鸟”吗?还原一个真实的猫头鹰
猫头鹰的神秘日常:为何它会吐出毛球?
猫头鹰:从“不祥之鸟”到真实益鸟的科普之旅
一年吃掉1000多吃老鼠的“益鸟”猫头鹰为何会被“妖魔化”?
猫头鹰在我国被视为不祥之鸟?揭秘猫头鹰失宠真相
猫头鹰会“报丧”、“弑母”?它为何有这些怪异行为?一文说清!
保安湖科普小课堂:鸟类科普之猫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