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中,杨少华与杨议父子的恩怨情仇是一个久为人谈的故事。两人都曾投身相声事业一生,然而,许多人却称他们为“海青”。在相声行话中,“海青”是指没有师父的相声演员。按照相声行业的传统,没有师父意味着无法在这一行业生存,亦不能入相声家谱。
杨议则是典型的海青,他从未拜过师。而杨少华的师承背景则较为模糊。他出生于1931年,满洲血统,少年时便失去父亲,家境贫寒。1944年,杨少华进入北京启明茶社做学徒,主要负责端茶倒水、清扫等杂务。启明茶社由常连安创办,常连安的三子常宝霆和四子常宝华与杨少华年纪相仿,当时他们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相声演员。
常宝霆心地仁厚,看在杨少华孤儿寡母的份上,常常替他向父亲求情。最终,常连安大发慈悲,同意让杨少华学习相声,还特意指定郭荣起作为他的师父。郭荣起是启明茶社的知名演员,原本并不看得起杨少华这个贫寒的小子,但因为常连安既是老板,又是亲戚,他虽未明确答应,但也未拒绝。然而,杨少华年纪尚小,家庭困顿,既没有磕头拜师,也没有按传统礼节行事,拜师一事因此不了了之。
新中国成立后,杨少华曾在天津的轧钢厂工作。随着子女的出生,家庭经济状况日益紧张,他与郭荣起的联系也愈发疏远。1989年,58岁的杨少华在天津曲艺团办理了病退,开始北漂,开始声称自己是郭荣起的弟子。郭荣起的弟子谢天顺得知此事后,去找郭荣起告状。郭荣起微微一笑道:“他家孩子多,没办法,也得生活。”在杨少华开始有了收入后,他曾去拜访过郭荣起。
值得一提的是,在郭荣起去世时,杨少华亲自带着四个儿子将师父的遗体送上灵车,并陪同火化,尽显徒弟的孝心和责任感。上世纪80年代末,马三立在编纂相声家谱时,也把杨少华列入了郭荣起门下。常家、马家、侯家三大相声世家都公认杨少华是“宝”字辈的相声演员,但相声界不少人却不承认杨少华的师承,认为他是海青。
最近,侯耀华在一次直播中专门提到了杨少华。他回忆到,许多相声同行一直在排挤杨少华,其根本原因无非是他年轻时贫困,没有钱去摆知。侯耀华明确表示,他不认同因为杨少华未能摆知就否定其师承的做法,并直言:“我承认杨少华老师是有师承的,他不是海青。”
有网友评论称,杨少华的师承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郭荣起不承认杨少华的原因,并非因为他没有摆知。事实上,杨少华当时未能恭敬磕头,且结婚生子后久未与郭荣起保持联系,才导致郭荣起一直未正式承认他为徒。而侯耀华虽然有正式的师承,但因为相声技艺平平,外界对他的评价并不高。因此,关于杨少华是否为海青的问题,侯耀华无权轻易宣布。
对于杨少华是否属于海青,大家有不同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观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