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剔”的综艺之王 费玉清哥哥张菲的小兵到大将蜕变史
早期的秀场文化
在七十年代之际,是台湾秀场的鼎盛时期,“南猪北张”之一的“北张”就是指张菲。
当时的张菲也才二十岁出头,但因为生活环境所迫,不过是毛头小子的年纪,张菲却已经显得比常人要稳重,识大局。
因为排在家里居中的位置,上有姐姐,费贞绫——有东方“维纳斯”之称的艳星,下有弟弟,费玉清——歌喉清亮,秀场公务员之称的歌手,张菲在大胆和拘谨之间,有着中和的意味,他成熟稳重,做事严谨。
在演艺圈里,是因为姐姐费贞绫先行试水,看到台湾以及其他地方的演艺圈开始大红,于是费贞绫将2个弟弟都带入演艺圈。
也是因为这个先见之明,张菲一家三个兄弟姐妹在日后成为众人称赞的“一门三杰”。
作为眷村出身的张菲,本身也有着眷村文化的身影——刻苦、奋斗。
在当时经济不大好的时代,人们需要给多舛、多变的生活添加一些笑料和放松,所以有点经济能力、或者有点社会地位的人等,都会到歌厅、露天休闲场所等观看表演,亦或是日常的红白喜事,或者乔迁、庙会等,也会请那些擅长唱歌、说笑的人演出,以此作为排场和门面。
在这样的种种情景下,就衍生出秀场文化。
参加秀场的歌手、艺人等,红的人经常是通告不断,一个接一个地,四处奔波,但收入也很可观,因为秀场艺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看秀观众的红包。但是艺人不红的时候,通告很少,也经常食不果腹。
秀场里的小兵
秀场环境里,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为观众们的反应经常是五花八门,临时加各种要求、各种演出节目的请求等也是不按套路出牌,所以早期的歌手、艺人、主持人等,都被锻炼出好口才以及很好的现场应变能力。
早期的张菲就是在这样的秀场环境里被锻炼出来的。
外加他沉着稳定的性格,张菲做到了“南猪北张”的格局。
秀场时光,可以说是张菲“小兵”经历的积累和转折。
电视机里的大将
当科技的进步带着电视机步入人们的生活并普及化后,综艺节目继承了秀场的部分功能——逗笑观众。
从西餐厅等秀场里辗转到电视台的张菲,其实原先是因为歌唱能力出道的。但后来因为正式出现在电视机上,因为偶然的机会,主持了综艺节目《黄金拍档》,以及后来演出喜剧电影,从而慢慢地定型,在综艺节目里,以主持人的身份深耕。
从《音乐教室》到《龙兄虎弟》,以及后来得《综艺大哥大》等,多个火得如日中天的综艺节目,不仅让他接触到从音乐到演戏,以及幕后等娱乐圈里多个领域的出色人物,同时,也接待了当时政治上的多位大人物。
在张菲之前,这样的场面很少,也可见张菲在娱乐圈里的影响力之大。
当时,尚且的吴宗宪还不见经传,一个劲儿地在张菲主持的综艺节目中找存在感。
张菲和弟弟费玉清二人,一个用一本正经地讲各种笑话,与各个上节目的女艺人传“绯闻”等立人设,一个是则是一本正经地开车,以及顺手拈来就对女歌星、男歌星的歌唱特点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两个人各有各的特色,外加他们是谁亲兄弟,经常拿家里的事情、八卦等说笑,极大地满足了观众们的好奇心。
第30届和第39届的台湾电视金钟奖综艺节目主持人奖肯定了张菲的主持能力,却没能直观地向观众道出张菲背后的“挑剔”。
“挑剔”是“小兵”向“大将”质变的原因
在旁人的眼中,张菲非常敬业,甚至有点“挑剔”。
他可以因为节目拍摄的效果达不到自己心里预期的,就一直拖延时间,直到拍摄的效果是自己满意的。
敬业的态度从中可见。
也难怪他能拿金钟奖。
日常生活中,张菲对待主持事业的心态也从没放松过。
在生活中看电视、看电影时,他经常是一眼就看到幕后工作。以致于他得自己买DVD等回家看,边看边暂停播放,研究别人那好的情节是怎么拍摄出来的,那不好的地方该如何改进,以及如何避免等。
按张菲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他自诩自己为艺术家,所以都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也得感谢这样的高标准,成就了张菲自己的一生,也为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带来了很多难忘又欢乐的回忆。
网址:“挑剔”的综艺之王 费玉清哥哥张菲的小兵到大将蜕变史 https://mxgxt.com/news/view/879319
相关内容
喜欢费玉清的女明星 费玉清和哥哥张菲同爱一人姐姐费贞绫却削发为尼费玉清哥哥是台湾很红的综艺大咖,姐姐一代艳星却遁入空门
费玉清与哥哥张菲的“爱恨情仇”——是“龙兄虎弟”,也是“冤家对头”……
费玉清和张菲:费玉清和张菲是亲兄弟为什么不同姓
娱乐圈你不知道的亲兄弟:胡兵哥哥也是模特,费玉清和哥哥差别大
费玉清和张菲是兄弟吗什么关系,费玉清张菲感情好吗为什么不同姓
费玉清和张菲是亲兄弟为什么不同姓 费玉清靠什么立足娱乐圈
张菲和费玉清是什么关系?
费玉清遗憾缺席父亲出殡 哥哥张菲悲伤送行
47年完美演艺人生!费玉清正式封麦,原来哥哥姐姐都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