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教师用行动和爱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交汇点讯 9月10日,是全国第38个教师节。徐州作为教育大市,各个学段的教师默默坚守奉献,甘做一名擎火者与点灯人,用温暖和光亮助推学生向上生长,书写为人师者的动人篇章。
徐州市公园巷幼儿园年轻教师张雯雯
用心奉献把温暖与爱带给孩子
“作为一名幼儿老师,要做一片绿叶、一丝春风、一缕阳光,把温暖与爱带给最可爱的孩子们!”徐州市公园巷幼儿园张雯雯是一名95后年轻教师,也是班级三十位孩子“无所不能的妈妈”。她将青春热血化作春霖秋霜,深深融入幼儿教育这片沃土。新学期,张雯雯第一次迈上班主任岗位。“这是新的起点,更是新的责任与使命。”张雯雯表示。
今年暑假,张雯雯组织新入园的“萌新”小朋友以视频的形式在微信群做自我介绍,互相认识同伴,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减轻入园焦虑。酷热的假期,张雯雯走访每一个新生家庭,了解每一位幼儿的基本情况,拉近老师与家长的距离,为顺利开展家园共育奠定扎实基础。她还利用书信及问卷等多种方式与家长做好家园联系访谈,认真听取每一位家长的想法,及时给予富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一位妈妈这样回复:“感谢张老师的来信,您认真仔细的教育经验分享与解答让我们对孩子的幼儿园生活更加了解,也更加放心!”
有了假期的良好铺垫,开学第一天,新入园的“萌新”孩子相互之间、与老师之间都倍感亲切,减少了陌生感、距离感,很快融入温暖的大家庭中。“当听到一声声稚嫩的‘张老师我好喜欢你讲的故事’‘张老师教师节快乐’时,我感受到了更深、更多的幸福与快乐。教育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张雯雯说。
从教三年多的时光里,张雯雯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与老教师交流分享教育经验,探索一日活动游戏化的组织与开展。她还担任暑期读书活动领读人,在学习中不断地吸收与内化、实践与反思,提升专业能力,丰富专业知识,逐渐形成自己扎实的教育风格,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有了前辈们的耐心指导与帮助和幼儿园的细心栽培与支持,我才能像颗种子一样,冲破泥沙,将嫩绿的幼芽指向天空。”张雯雯感叹。
徐州市大马路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张俊
勇于探索改革用心引领学生迈向未来
新学期开学,大马路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张俊投入了紧张的教研工作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出台后,我与大马路小学语文教研组老师坚持学研结合,以小切口为突破,每次培训一个主题,鼓励教师深入研究,做到解决一个问题,突破一个难点。”张俊介绍,在大单元教学的基础上,教师们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在任务群教学思想指引下,让新课标理念在课堂上落地。
今年,张俊还承担起一项新任务,成为学校衔接课程负责人。“幼小衔接课程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以‘慢节奏,宽视野,重习惯,激兴趣’的理念,设计‘心·新’幼小衔接课程。”张俊介绍,入学前送给学生四颗“心”,帮助新生安心迎接新学期,悉心准备新用品,潜心养成好习惯,对自己能力提升有充分信心;入学后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找准幼儿园、小学之间的衔接点,精心设计入学主题课程。一位家长说:“孩子入学前我们内心有些焦虑,现在孩子每天回到家都开心地讲述学校发生的事,我们终于放心了。”
不仅是幼小衔接课程,张俊经过深入调研,切合学生实际,带领学校教师从幼小衔接、低中学段衔接、中高学段衔接等方面,系统架构全学段衔接课程体系,将课程设计做到主动适应,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中高学段的衔接课程以沟通、自主、鼓励、接纳为主题。”张俊介绍,例如,针对三年级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转化,经常以老师和家长的语言作为衡量事物对错的标准等特点,她鼓励学校教师围绕看待成绩、亲子共读、制订计划等方面向学生和家长提供“小妙招”,达到平稳过渡的效果。
“我会坚守育人初心,始终践行大马路小学‘在今天设计,为明天育人’的教育理念,将教研和改革带给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当作给自己的最好教师节礼物。”张俊说。
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初三教师荀一明
迎难而上多措并举唤起学生学习热情
2022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当“新课标”落地,注定会有很多改变。“作为一名初三毕业班教师,如何在‘双减’背景下将新课标精神贯彻到日常教育教学中,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道课题。”徐州市三十一中数学教师荀一明说。
要想破解难题,首先要加强自身学习,涵养“源头活水”,方能“水到渠成”,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支撑。荀一明利用暑期先后参加了全市初中数学暑期培训、新教育研讨会、基础教育暑期研修培训班、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相关培训。在培训中不断聆听专家的点播、同行的经验分享,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胸有成竹投入到暑期教育实践当中。
荀一明以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为抓手,带领学生们以九年级课本上的“数据统计”相关知识和技能作为实践基础,分成若干小组,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设计不同的调查内容。收集数据、绘制图表、提出问题、得出结论、成果展示……一系列活动下来,学生们都表现得特别兴奋,直观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在教学中,荀一明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抓住体育与健康课在新课标中占比提升的良好契机,以家访、班级群内体育打卡等丰富形式,陪伴学生开展打球、游泳、爬山等体育运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锻炼身体,提升团队意识。荀一明还十分重视学生意识形态养成教育,将淮海战役烈士陵园和国防馆作为拓展学生实践教育的选择。
“有了这些准备,新学期开学之后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随之高涨。”荀一明欣喜地说,为更好地帮助学生消化课堂上的新知识,也为一部分下班较晚的家长解决实际困难,他创新开设毕业班自习室,在延时课放学之后仍义务指导部分学生自修,让学生增强自觉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真教育需要‘心心相印’,我一直秉承三十一中‘顺承天性玉成其美’的校训,用心教育,打动学生心灵。”荀一明说。今年有学生问荀一明教师节想要什么样的礼物,他说:“你们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就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徐州第三十五中学数学教师董飞
默默耕耘点滴关怀呵护学生坚实成长
早上6点出门,6点40分之前赶到教室,每天监督学生早读、管理班级,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分小组督促学习……这是三十五中数学教师董飞开学后紧张忙碌的工作日常。“我承担两个班的数学教育工作,要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充分提质增效。”董飞表示。
新学期董飞继续留教高三毕业班,为尽快熟悉新年级组的学情及教情,他不断加大教研力度,和年级组的老师共享2022届高三教学管理的经验,着力探索如何适应新高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个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好感与尊敬,就首先要把课上得既扎实又生动。”董飞说。他始终坚持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加强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研究,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精研精讲习题,重视问题情境的分析,协助学校领导科学制定备考措施。
新高考背景下,班主任工作要给每个学生精准定位,帮助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董飞充分利用空中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总结学生上传作业中的易错难点,录制成微课发到班级群里,有针对地打造贴合不同学生学情的“空中课堂”,这种思路能有效帮助学生协调班级学科作业和时间分配,形成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
作为班主任,董飞还坚持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2016届高三毕业的吴同学,借助回家探亲的机会来看望董老师。他激动地说道,“董老师,我特别感谢您!如果没有您的鼓励和支持,就不会有我的今天。”谁曾想,这个让家长老师头疼的“淘气包”,在董老师的悉心培育下,顺利考上了军校。“高考结束后,董老师依然在帮助我规划人生方向。他不断鼓励我、鞭策我的场景不时浮现在眼前。从董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了不断向上的力量和老师对学生那份无私而深沉的爱。”
十年来,董飞每学年教学成绩均居年级前列,多次在业务考试中取得突出成绩。值此教师节,毕业过的学生们纷纷向董飞发来大学新生活的感悟与节日祝福,董飞既开心又欣慰。“未来我将继续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再出发,实现教学质量新突破。”董飞说。
张雯雯、张俊、荀一明、董飞是千千万万心系学生,热爱教育的教师缩影。如今,徐州正处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徐州教师将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履行好教师职责,尽心尽责为学生发展做贡献,用行动和爱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负教师的责任和光荣。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耀文
编辑: 陈彤
网址:徐州教师用行动和爱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https://mxgxt.com/news/view/878487
相关内容
教师个人成长故事 (通用13篇)江苏中小学启动线上教学:老师变主播 家长当助教
陈萍:教师专业成长的领跑者
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与力学同行 伴师生成长——记鼓楼区“名校长聊吧”活动
如何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进行转化,老师如何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英雄
做引领教师成长的教导主任
散文诗作家徐成淼文选研讨会在贵州民大举行
教师个人成长故事(精选20篇)
培养“会当家的孩子”:这所学校用劳动教育影响学生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