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2023年度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公布。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59名,中国技术研究院增选院士74名。其中,45岁的结构生物学家颜宁近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当天,颜宁的父亲颜景君向记者分享了他对女儿当选院士的感受。 “我们以平常心对待,家里没有什么特别的聚会。”
23日,颜宁本人就她当选中科院院士一事公开回应。
正在加载视频...
☝☝点击观看视频☝☝
帽子无法改变你是谁
11月23日上午的深圳女科学家论坛沟通会上,新当选中科院院士的颜宁在回答主持人提问时表示:“怎么办。我是指在这些“帽子”之下吗?实际上,它们无法改变你作为一个人。不能(可以)改变你是谁。这并不是说你因为这个(“帽子”)或类似的东西而变得更好”。
“作为一名科学科学家工作者,我认为我们所追求的就是我在科学史上留下的东西,以及我为这个社会所做的事情。所以如果你从那个初心出发,你总是会想到志存高远(志存高远),”颜宁说。
学界也追星:“他们常用的词就是:认可”
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生活在象牙塔里”的科学家不同,颜宁在社交媒体上非常活跃。记者从颜宁的微博账号中发现,除了科普科学知识、记录实验室的日常活动外,他更关注社会公共事件甚至娱乐新闻。他自称是一个娱乐博主,不太擅长做生意。他喜欢明星朱一龙,经常充当“水龙头”,在微博上宣传自己的作品。他还认真解释了自己喜欢朱一龙的原因。颜宁表示,他更多的是朱一龙的粉丝。一种“欣赏”,对一个职业演员的评价。或许,朱一龙的专注和挑战自我的本性,正符合颜宁所崇拜的这类人的共同特征。
记者发现,颜宁多次在微博上表示自己被朱一龙这样比他小很多的人“刺激”了。看着朱一龙在电影道路上咬紧牙关前行,也给自己一个“反思”。
博主颜宁的自由生活
翻看颜宁的简历,我们看到,2007年,还不到30岁的他就成为了当时清华大学医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十年后,颜宁离开清华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教授。 2019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记者发现,与很多科学家不同的是,颜宁在微博上拥有近127万粉丝,并多次表达了对演员朱一龙的喜爱。他还分享自己作为教师的知识,并活跃于在线空间。 。他认为,健康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本科生或博士后接受过良好的培训来完成他们的项目,并可以随时选择任一方向的自由。”
“我有三个梦想”
去年11月1日,45岁的颜宁穿着白鞋、红衣、黑裤走上了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的讲台。他身后的大屏幕上写着四个大字:回去,来。
离开清华大学到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五年后,颜宁从美国回国,参与了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创建。
颜宁在论坛上分享了三个职业梦想。
2000。颜宁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随后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师从著名科学家教授施一公,并获得博士学位。 2007年,他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建立实验室,不到30岁的他就成为清华大学医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圆了他的第一个职业梦想。
37岁时,他带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花了六个月的时间攻克了50年来一直没有解决的最引人注目、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科学问题之一。膜蛋白研究领域。 2015年荣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和“萨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
“我的另一个梦想是等到50岁以上,做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成果,然后也许会被邀请回到普林斯顿大学任教。”这个梦想在十年前就实现了。 2017年,颜宁离开。在清华大学工作十年后,他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第一位雪莉·蒂尔曼教授。雪莉·蒂尔曼(Shirley Tillman)是世界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也是普林斯顿大学第一位女校长。 2019年,颜宁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两年后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
去年11月1日,颜宁分享了他的第三个职业梦想:“创建一个平台,支持更多优秀的科学家,应对人类的各种健康威胁,发现和挑战生物医学问题,做出原创性突破,回馈社会。
他正在深圳等待这个梦想的实现。
深圳市医学科学院此前宣布:颜宁参与组建深圳医学科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21。 2023年11月,颜宁创办的深圳医学科学院在深圳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揭牌。颜宁在致辞中表示,深圳医学科学院将探索推动源头创新新机制,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重要使命,坚持健康第一、注重卓越、合作共赢的原则。 ——共建共享、开拓实验,共创生物医药世界。东部大湾区。 “师生关系是一个大家庭,相辅相成”
2007 年。 1990年,不到30岁的颜宁成为当时清华大学医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决不能摧毁学生的自信心。但为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切不可盲目迁就某个特定的团队成员。 “我驱赶人的原则是,如果他们沉迷于电子游戏或说谎。如果出现这两点,我会给他们三个选择。但如果经过充分沟通,他们仍然不肯改变,我只能诚实地告诉那个人不要再呆在实验室里了。”
谈及实验室文化,颜宁表示,如果实验室学生取得好成绩,他们就可以激励他人。 “有人说他们天生就有‘佛’性,但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逃避现实,我不认为一个人能在这么年轻的时候真正成就‘佛’。”
此外,颜宁也更喜欢质疑他的学生。 “面对这样的学生,你要有意识地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提问能力,不要担心你的权威受到影响。这些学生将来往往会成为学生的工具”。
他形容师生关系就像一个大家庭,相辅相成:“至少对我来说,四五年后,他们就像亲戚一样。亲戚不仅担心,而且严格,没有必要为了虚伪和隐瞒,但时间——有时他们会成为亲戚。”最自然的事情就是希望有美好的事情发生。”
颜宁说:如果你用心引导学生,如果他们做得好,他们的路就会越走越宽,他们的未来就会更加光明;如果他们做得好,我的实验室看起来会越来越整洁,我自己也会赢得很多。人数众多,师生相辅相成。
“以后我还是要走我自己的路,说我想说的。”
科学家在其经过验证的微博帖子中表示,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争论是做科普博主还是娱乐博主”,这两个账户都有近127万粉丝。 “洒脱”是他的简介。
他的“自由”从他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就可以猜到,充满原则和自我约束。
虽然她经常被称为“美丽的女科学家”和“清华女神”,但她本人并不喜欢因外表而受到评判,她说:“那些在微博评论中称呼我‘美女’或‘女神’的人是在试图说服我嫁给我。如果你看到这个,它就会被删除。”
谈起原因,她曾解释:“如果我高兴地听别人说‘漂亮’,我也应该忍受别人说我丑。正好我也喜欢自己的外表,喜欢自己的皱纹,我喜欢观察自己的美丽。”我的头发有多少变白了?只是因为我的长相是我父母的特质的综合体。皱纹和白发是我努力的记录,但这不关别人的事。
颜宁认为,无论是简单日常还是休闲妆容还是严肃着装,都是她自己的事,只取决于她自己的心情,与其他人无关。
他也拒绝被称为“女科学家”,只在代表女科学家集团发言时强调性别。在电视节目《开讲啦》上,他承认“女科学家”这个称号有歧视意义:“让人觉得你所有的努力都没有被别人看到,别人一眼就能看到你的样子,这很坏的。”
简洁的风格不可避免地带来颜宁问题。会被断章取义,被有兴趣的人传播,引起网络上不同观点的争吵……他也删除了自己的微博,但很快又说道:“我觉得这两天有点不对劲,我什么时候了?”按照我微博上的身份被抢了?以后我还是有办法的,说什么就说什么。” (来源:成都日报金观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