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通常会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青茶、黑茶、红茶、白茶六大类。由于不同茶叶种类诞生的先后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绿茶的消费在茶叶消费市场中占比超过50%,这就导致了很多茶友在接触其他茶类时,往往会带有“绿茶思维”。举个例子,许多刚接触六堡茶的朋友,看到茶中有梗,就会认为这个茶品质差、不会好喝。这就是“绿茶思维”。
那么有梗的六堡茶真的不好吗?这个问题我先放一放,要知道茶中含茶梗并不是六堡茶所独有,许多茶都会含有,如云南的普洱茶、白牡丹、等级稍低的绿茶等等,只不过它们的茶梗往往与芽叶相连,或短或长,而不象六堡茶那样把茶梗分离出来再添加到毛茶中付制成成品。
为什么六堡茶会在茶叶中添加茶梗呢?原因有三个,第一,加工工艺需要。六堡茶属于后发酵工艺的黑茶,在其加工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工序——冷水渥堆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叶芽鲜嫩比较容易“烂掉”,且内含物比较容易流失,这样做出来的六堡茶耐泡度较低,而适量添加一些嫩茶梗,就能较好的改善上述的问题。因此六堡茶的茶梗在前期制作很重要。
第二,提升口感需要。现代研究数据表明,发现茶树的嫩梗中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单芽的含量近三倍之多。氨基酸是决定茶叶香气和鲜爽滋味的主要成分,因此茶叶中添加富含氨基酸的嫩梗能使茶叶香高味鲜。另外,茶梗中还富含茶多糖和酶,茶多糖能降解血糖,有较好的养生功效。而酶可促进多酚类物质氧化分解,让六堡茶在后期陈化时越陈越醇。
第三,历史沿革的因素。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六堡公社成立了初精合一的六堡茶厂,既收购鲜叶加工毛茶,又收购毛茶加工精制茶,按国家规定:六堡茶毛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级外)、七级(粗茶)。一直以来,出口南洋诸国的六堡茶包括有各种级别的,但以较为粗老的三级四级为多,甚至是四级五级、级外的茶。在六堡茶的二级茶中,其净度要求是“净,稍含嫩茎”,而三级四级,则直接是“粗实、紧卷”、“有嫩茎、有茎”这样的标准。可见,六堡茶与其他如精细绿茶等不同,是不排斥茶梗的。
除了六堡茶,其他的黑茶如普洱茶以及青茶(乌龙茶)的采摘标准中,都是需要较为成熟的鲜叶,所以在这些茶类里,茶梗的存在是很正常的现象。喝过铁观音的人都知道,每逢铁观音上市的春、秋季节,许多茶叶店门口都有那么几个“熟练”女工在挑拣铁观音的茶梗,让茶叶卖相更好售价更高。而茶梗则单独便宜售卖,买家可买来泡水喝,也可制作成清香的茶枕。那是商家对茶梗的后期处理,但是在前期,这些茶梗都参与到铁观音的制作当中,让铁观音更香味道更好,因为茶梗中含有不少有益的养分呢。这和制作六堡茶时添加茶梗的道理是一样的。
了解了茶梗对六堡茶的意义,有梗的六堡茶好不好我想茶友们已经心中有数了,下次在遇到有茶梗的六堡茶时,请不要嫌弃它。
本文由“六堡茶之家”编辑整理,部分内容摘录自《六堡茶入门手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