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韬卖卫生巾:明星跨界的 “真诚” 能撑多久?

发布时间:2025-04-26 22:40

刷到黄子韬卫生巾公司的招聘公告时,我正蹲在虹桥高铁站啃周黑鸭。"女性友好、大专起投、月薪 3 万" 三个红底白字的标签在招聘海报上格外扎眼,旁边配的工位图里,穿着卫衣的年轻女孩正对着电脑调试直播间灯光。这场景让我想起去年某顶流男星卖面膜时,把客服团队清一色换成 "声音甜美的小姐姐",结果被网友扒出客服主管其实是他表弟 —— 明星跨界总爱玩些 "人设营销" 的小花招。

朵薇这次招聘的岗位很有意思:电商主播、素材剪辑、渠道销售总监,清一色围绕线上渠道打转。这让我想起去年采访某 MCN 机构时,负责人说过的话:"现在做快消品,90% 的预算都砸在直播和短视频上。" 黄子韬显然深谙此道,他的招聘公告里写着 "抖音流量操盘手",要求候选人 "熟悉千川投流逻辑",甚至连产品经理岗位都要 "会用剪映做产品卖点视频"。这种 "全员皆主播" 的配置,摆明了要把工厂变成 24 小时不间断的直播间。

大专起投的策略也暗藏玄机。卫生巾行业传统岗位如研发、生产,通常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但朵薇的核心岗位集中在电商运营和内容创作。这让我想起前年某网红咖啡品牌,用 "大专起投 + 高提成" 模式,三个月内把直播间 GMV 做到行业前三。不过这种 "重营销轻研发" 的打法也有隐患 —— 去年某明星自创护肤品因成分问题翻车,就是因为过度依赖流量而忽视品控。

招聘公告里 "女性友好" 的标签,在卫生巾行业显得格外刺眼。毕竟这是个连产品设计都充满 "直男思维" 的领域:市面上 70% 的卫生巾夜用款长度不足 290mm,护翼设计总让大腿内侧发红。黄子韬在直播里展示的 1 分钱试用装,同样暴露出这种局限性:只有 240mm 的日用款和 190mm 的迷你巾,压根没考虑量大女性的需求。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某女性健康论坛时,专家痛心疾首地说:"卫生巾行业创新停滞太久了,连防漏边宽度都十年没变过。"

但朵薇的工厂透明化操作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直播里展示的全自动生产线、24 小时监控系统,甚至连卫生巾从生产到包装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实时查看。这种 "沉浸式体验" 营销,让我想起当年小米手机的 "参与感" 策略。不过话说回来,卫生巾毕竟是贴身用品,光靠透明化生产还不够 —— 就像网友在测评里吐槽的:"蚕丝面层摸着舒服,但 240mm 的日用款坐着不漏,站起来就漏,这设计明显没考虑女性日常活动场景。"

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十年的黄子韬,显然比普通创业者更懂 "注意力经济"。他在直播间把卫生巾检测报告怼到镜头前,用 "比我脸还干净" 的话术强化信任感;推出 "1 分钱试用装" 时,特意强调 "5 万份中有 500 份留给家人朋友",这种 "把消费者当家人" 的情感牌,比传统品牌的硬广有效得多。这让我想起谢霆锋做预制菜时,用 "我儿子也在吃" 的话术打开市场,最终年销 15 亿的案例。

但卫生巾行业毕竟不是餐饮,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建立在长期使用体验上。朵薇的招聘公告里写着 "产品经理要懂女性生理周期",可面试时发现,不少候选人连卫生巾吸收层结构都搞不清楚。这种 "外行领导内行" 的风险,在明星跨界项目里屡见不鲜 —— 去年某女星自创内衣品牌,因为设计师团队缺乏人体工学经验,导致产品穿着不适,最终草草收场。

站在虹桥高铁站的落地窗前,看着来来往往的年轻女孩,突然觉得黄子韬的这场实验挺有意思。他用娱乐圈的玩法搅动卫生巾行业,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石头,虽然水花四溅,但也让大家开始关注这个被忽视太久的领域。不过话说回来,当直播间的热度退去,消费者终究会回归理性 —— 毕竟,卫生巾的核心功能是 "不漏",而不是 "好看"。

最后想说,明星跨界创业就像一场马拉松,前半程拼的是流量爆发力,后半程拼的是产品耐力。黄子韬的卫生巾事业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能否把 "责任感" 三个字,从直播间的口号变成工厂里的每一道工序。毕竟,女性消费者的卫生巾抽屉里,永远只给 "真正懂她们" 的产品留位置。

网址:黄子韬卖卫生巾:明星跨界的 “真诚” 能撑多久? https://mxgxt.com/news/view/862245

相关内容

黄子韬跨界做卫生巾,为什么被骂?
黄子韬透露跨界做卫生巾进展
硬核跨界!黄子韬将直播卖卫生巾,业内人士:打破传统模式
黄子韬跨界做卫生巾掉粉46万,这背后隐藏了什么?
黄子韬否认卫生巾是代加工:明星跨界背后的“透明革命”
“黄子韬版卫生巾”被挂上二手平台
明星黄子韬宣布要做卫生巾,别让卫生巾话题沦为流量收割工具!
黄子韬做卫生巾是玩真的!5万单1分钱试用宠粉,徐艺洋立大功了
黄子韬“破界”入局卫生巾赛道:当明星创业撕开性别友好企业
黄子韬直播称准备跨界卖卫生巾,徐艺洋已经试了三四款,“不能保证完全没有瑕疵,但绝对干净安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