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发布时间:2025-04-26 14:28


无论找对象还是找工作

高个子似乎都更受欢迎

但有研究表明

高个子的人比矮个子的人更易患癌!

死亡风险更大

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身高与寿命长短有何关系?

我们又应该如何科学管理身高?

NO.1

[ 矮个子真的自带防癌基因吗?]

2022年3月1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期刊《癌症流行病学, 生物标志物及预防 》(Cancer Epidemiology,Biomarkers & Prevention)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身高与癌症发病率的研究。


该研究表明,高个子的人可能比矮个子的人更容易患上结直肠癌或结肠息肉,而这些息肉后来可能会变成恶性肿瘤。身高每增加10厘米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14%,患腺瘤的风险增加6%。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男性(18~44岁)平均身高169.7cm,中国女性(18~44岁)平均身高158cm,这意味着179.7cm 的男性和168cm的女性或更高身高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14%,患腺瘤的风险增加6%。

一项囊括了瑞典550万人,跟踪时间最长超过50年的研究发现,无论男女,身高每增加10厘米,患癌风险就增加10%以上。

2011 年,《柳叶刀·肿瘤学》上发表了英国著名“百万女性研究项目”的研究结果,通过对英国100多万女性平均10年的跟踪研究,研究者发现身高和患癌风险几乎是直线关系,英国女性身高每增加10厘米,患癌症的概率增加16%。


而且研究结果并不是某一种癌症风险增高,而是几乎所有癌症类型的风险,都随着身高增加而增加。这次研究一共比较了17种女性常见的癌症类型,其中有15种常见癌症发病率都增高了,其中风险增高最多的包括乳腺癌(增加17%)、结直肠癌(增加25%)、白血病(增加26%)、肾癌(增加29%)等。

不只是女性,男性的身高也一样和患癌风险有关。只不过女性身高和癌症的关系,看起来比男性更加明显。

而且这种关系不只存在于欧洲人身上,东亚人同样如此:2019 年,对2000多万韩国人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果:无论男女,身高越高,患癌风险越高。

NO.2

[ 身高与寿命长短有什么关系?]

以上研究提到身高与寿命长短有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高个子患癌风险更大。为什么矮个子能更好地防御癌症的侵袭,而高个子却常常更易成为癌症青睐的对象呢?针对此种现象,目前的主流理论有:

01

高个子的人可能胰岛素生长因子水平较高,这和激素的增长以及癌症有关;

02

身材较高的人由于器官比较大,所以整体细胞数量多,如此一来,细胞变异的几率便较大;

03

与人体内激素分泌有关,身高较高者往往生长激素分泌更旺盛,更容易刺激细胞分裂和生长,进而增加罹患肿瘤的风险;

04

高个子体内拥有类似于胰岛素的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被激活后增加了细胞的生长,进而提升患癌风险。

05

还有学者表示,个子高人群寿命短,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中风有关。个子越高,心脏将血液泵到头部向大脑供血的负担就越大,血压就越高。

而流行病学表明,血压和人体寿命长短密切相关,血压越高心脏负担越重,心肌容易肥厚,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就越高。血压每升高 20/10 毫米汞柱,冠心病发病率增加 50%,脑中风发病率增加 60%,即使血压仅仅上升2毫米汞柱,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率也会明显增加。如此看来,个子矮点也具有很大优势。

综上,这些研究从科学的角度证明了身高并非越高越好,一定程度上为矮个子正了名,因为个子越高,其整体患病风险可能会随之增加。尽管有些个体个头较小,但其体内或许存在长寿基因。

注意:不管是个子高还是矮,都不是导致疾病的直接原因,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爱吃加工食品、喜欢久坐等,致病、致死风险比身高的影响大得多,更应该警惕!

NO.3

[ 矮个子自带防癌基因 ]

就证明身体无懈可击吗?

1、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

身高与2型糖尿病风险成反比,随着身高增高,胰岛素分泌作用效率会显著上升,身材矮小者可能更需要关注餐后血糖。

2、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同矮个子相关联的基因,会增加低密度胆固醇水平升高的风险,进而增加患心脏病的几率。所以身高较矮的人应更注重锻炼、避免久坐。

3、早产几率高

身材较矮的女性妊娠期较短,婴儿体形较小,早产风险比较高。

NO.4

[ 如何科学管理身高?]

身高遗传公式:

男孩高(cm)=(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cm

女孩高(cm)=(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5cm

注:公式中“±”号体现了后天因素。

如果发挥不好,身高减掉 5 厘米;

发挥得好,又能加上 5 厘米。

提示:

生长发育个体差异性非常大,所以身高预测并不代表最终身高。一般来讲,女性骨龄在14 岁、15岁时,身高已达最终身高的95%;男性在骨龄16 岁、17岁时,达到最终身高的95%。

孩子的身高70%~80%由遗传因素决定,20%~30%受后天因素影响,包括营养、运动、睡眠、心理、疾病等。身高太高或太矮都可能会带来一些健康隐患。

1、定期监测身高

家长可以每月给孩子测量一次身高,并记录下来。孩子身高的增长不是匀速的,但如果出现长时间停滞,最好去正规医院儿科咨询。

2、均衡营养

骨骼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钙、磷、锌等矿物质。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喝一杯奶(250毫升~500毫升),适量补充各种肉类、谷类及水果、蔬菜。

3、做运动计划

运动能促进孩子的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发育。可以适当选择篮球、排球、跳绳等。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骼发育。

4、保障睡眠时间

晚上深睡眠时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要保证孩子每晚有8 小时~10小时的充足睡眠,晚上睡觉时间不晚于 10点。

5、注意体态

习惯性地低头、端肩、驼背,会导致脊柱变形、侧弯、探肩,会影响身高生长。

资料来源:CCTV生活圈、科普中国

文章图片用于公益科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公众号/科普熊猫

抖音号/科普熊猫

新浪微博/@成都科协

今日头条/成都科协

网址:健康生活 https://mxgxt.com/news/view/859376

相关内容

传播健康理念 乐享健康生活
健康生活习惯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月丨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我的健康我做主
生活健康习惯
“5125”健康生活理念
传播健康素养知识 践行健康生活理念
秉承“健康生活”理念,解密美好生活
传递健康生活理念 社区“健康达人”展风采
爱情隐秘与健康生活:明星私生活如何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
自然阳光直销用绿色健康理念,引领健康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