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代言花掉71%利润,溜溜梅IPO成色几何? 高营销低研发引质疑
溜溜梅母公司溜溜果园最近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材料。早在2019年,公司曾计划在深交所上市但最终撤回申请。今年4月,溜溜梅再次冲击资本市场。
尽管近三年来营收和净利润有所增长,但核心产品的毛利率持续下滑。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间,溜溜果园的总收入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及16.16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68亿元、0.99亿元和1.48亿元。然而,其主要品类青梅制品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39.6%下降到2024年的32.1%,西梅产品类的毛利率也从36.7%降至32.4%。原材料成本从4.89亿元升至7.71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从41.7%攀升至47.7%,对盈利能力造成压力。
溜溜梅主要通过直销和经销模式销售产品,直销占比从25.5%升至59.2%,而经销占比从74.5%降至40.8%。虽然零售商表现不错,收入从1.51亿元增至8.18亿元,但毛利下降明显。经销商数量减少且合约负债大幅下降,从1.09亿元降至0.73亿元,反映出经销商拿货意愿降低。
现金流紧绷与短期偿债压力成为公司的难题。应收账款从2022年的0.79亿元增至1.63亿元,账上现金储备仅剩7805万元,而短期债务高达3.12亿元,缺口达2.34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34%至8437万元,实际到手现金减少。
公司在营销上的投入巨大,2022年至2024年间,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2.83亿元、3.09亿元和3.1亿元,其中近一半用于明星代言和广告。例如,2024年明星代言支出为1.06亿元,占净利润的71.6%。然而,这些投入并未带来预期效果,反而引发争议。产品质量投诉频发,累计421条投诉中超过60%涉及发霉、异物混入等问题。
相比之下,研发投入却大幅削减。三年内研发总投入仅为7613万元,2024年研发费用砍掉43.8%,只剩1894万元,占比只有1.2%。研发团队仅有26人。
红杉资本在2024年以减资方式清退持有的全部股份,结束了近十年的投资关系。这一举动发生在溜溜果园二次冲刺港股IPO前夕,引发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质疑。红杉资本退出后,溜溜果园引入华安基金和兴农基金,获得7500万元外部资金,并约定如果2025年底之前未能完成上市,则需以6%的对价回购其股份。若未能成功上市,公司目前的现金情况难以完成这笔回购。
网址:明星代言花掉71%利润,溜溜梅IPO成色几何? 高营销低研发引质疑 https://mxgxt.com/news/view/855185
相关内容
明星频繁塌房,还在玩饭圈经济的溜溜梅们如何防患未然?溜溜果园二次闯关港股:16亿营收背后的″梅″好与隐忧
溜溜果园递表港交所 “你没事吧”和它绕不出的“梅子帝国”
失去杨幂后,溜溜梅的“超级符号”不保了?
解约杨幂,溜溜梅还能走多远?
溜溜梅明星产品重磅升级,0添加无核西梅让你吃得更“畅快”
溜溜梅是什么梗 没事就吃溜溜梅是谁说的
利润2%、研发费不及明星代言 良品铺子真能以高端零食上市?
韩束母公司冲刺IPO:三年半营销达33亿元,靠明星和平替难成气候?
卡恩文化IPO折戟:研发或薄弱、质量难把控、信披自相矛盾